风暴原记录||善德庙供奉民族英雄刘善邦百多年来香火不断
布洛克王朝到英殖民地时代,刘善邦和参与起义的石隆门华工,都被视为私会党徒或匪帮,但民间却奉他们为民族英雄,悄悄为他们造庙,百多年来香火不断的供奉着众英灵的神主牌。
善德庙供奉民族英雄刘善邦 百多年来香火不断
距离新尧湾巴刹一哩外,友兰路第二巷斜坡上的“善德庙”,所供奉的主神便是率众起义,反抗拉者王朝的华工首领刘善邦和王甲等人,自起义失败后,每年的中元节,客家人假借古晋上帝庙阳春台下举行的普渡法会,也是在拜祭和超渡当年壮烈牺牲的华工英灵,和数以千计无辜被屠杀的华工家眷亡魂。
新尧湾“善德庙”也被称作“刘善邦庙”,是座小巧玲珑的庙宇,1980年重建后,庙身长约十六尺、宽十尺,砖瓦结构,左侧有座牌坊式的三义亭,右边有间迷你“拿督公祠”,前方是宽阔的泊车场,和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流与丛林。
庙宇虽小,但气势不凡,正殿“三义堂”的神龛上,供有“老祖天师、刘珍珍姑娘、刘大伯公公、刘善邦公公、王三伯公公、玄天上帝”的神位,供桌上除了香炉外,还加竖一面大理石的神主牌,上边刻着“刘善邦神位”的字眼。
除玄天上帝和老祖天师,是华人民俗宗教里耳熟能详的神祗外,其余四名神明在一般善信而言,也许会感到陌生,然而摊开砂劳越近代历史,便能阅读到刘善邦在1857年,于石隆门帽山率领华工起义,挥军攻打拉者布洛克在古晋老巢的一页可歌可泣之史迹。
善德堂供奉的主神,就是率众起义反抗白皮人统治的刘善邦,而神牌上的刘珍珍姑娘据说是善邦公的胞妹,刘大伯公公则是刘善邦的结拜兄弟,至于王三伯公公,则是当年率领敢死队攻打古晋的义军总司令王甲。
在庙址附近遇害
相传刘善邦在1857年,率部众从古晋撤返石隆门途中,遭到拉者詹姆士挥军追杀,他们最终在善德庙庙址附近,与敌军展开激烈战斗,刘老和众多华工在此阵亡,他的遗体被就地安葬,当地的民众后来偷偷的在刘老墓地不远处,盖了间小庙,让他与两名义结金兰的兄弟和胞妹,得享人间香火的供奉。
刘善邦庙建于何时,已无从稽考,但在庙里所悬挂的“建庙缘起”说明里,就有透露在1925年春,由当地坡众推选出来主持祭祀的“值年总理”,因鉴于原有庙宇已残破不堪,便向政府申请重建,由此可见此庙已落成多时,一般相信可能是刘善邦等遇害后的几年间,便有民众罔顾被划为乱党共犯的危险,悄悄的在刘老葬身的土坟旁,盖起了座简陋的小庙,供奉当时还被视为匪酋的刘善邦等人香火。
按照已故史学家刘伯奎的追述,他在1951年曾到善邦庙考察,当时小庙的屋顶是亚答盖成,四周为木板围墙,庙内只设三个神位,中央为玄天上帝、左边是老祖先师,右边则是“善邦公”。
从刘君的叙述显见,基于当年的政治环境,民众供奉刘善邦,是冒着极大的风险的,为了掩人耳目,非但不敢让刘善邦的神位居中而坐,甚至还刻意不写出他的姓氏,直至华工事件被平反,刘善邦被追认为民族英雄后,他才名正言顺的坐上主位。
●各属善信上香膜拜的情形,只是她们是否晓得此法会最初是在祭拜刘善邦等华工英灵?
1977年重建
1977年友兰路坡众鉴于善邦庙已破烂不堪,便发动重建大计,新庙在三年后竣工,庙名改为“善德庙”,神明排位也跟着大调动,刘善邦得坐主位,且再添加了刘大伯、刘珍珍和王甲的神位,成了州内唯一供奉华工义军领袖的特殊庙宇。
善德庙的所安奉的神位,除了刘善邦和王三伯,是众所周知的华工领袖外,刘大伯公公与刘珍珍姑娘二位的来历与事迹,则没在历史记载中出现过,据说他们是善信通过乩童之口的转达后,近年才加上去的。
●客属公会每年于中元节,假上帝庙阳春台下所摆的“地孤”,据说最初就是为了祭祀在起义后壮烈牺牲的华工英灵。
●每年的中元节,新尧湾的坡众都会在善德庙前办盂兰胜会,祭祀刘善邦等罹难华工英灵。
●1955年由史学家刘伯奎所排摄的新尧湾友兰路“善德庙”档案图片。
每年盂兰胜会 相传为拜祭 刘善邦和华工
据传刘大伯、刘善邦及王甲曾义结金兰,向以兄弟相称,所以善德庙的正殿,也称为“三义堂”,百多年来,每年传统中元节的前一天傍晚,友兰路一带的农户,都会在庙前举行盛大的“盂兰胜会”,主持祭祀者在焚香恭请神灵时,开头的第一句话,便是虔诚的念出“恭请开山地主刘善邦”的尊号,可见当地民众是何等崇敬这位先烈,而把他视为“开山地主”。
同时在法会现场,都会循例悬挂十四袭纸袍,上边各标上“善邦公袍”、“刘大伯袍”、“王三伯袍”等字眼,并在祭礼结束前逐件于坛前焚化。
说到中元节的“施孤”法会,古晋亚答街的上帝庙,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日,都会举行盛大的“盂兰胜会”法事,在2005年之前,此法会最大的特色,便是分成两组进行,即是除了庙方在庙埕上摆设丰富的供品进行中元节祭祀外,于庙前的戏台“阳春台”下,还有另一组叫做“地孤”的法会,而它向来是由客属人士所筹办,相传当初就是为了拜祭刘善邦和在华工起义中牺牲的同胞。
原来在华工事件后,有部分居住在新尧湾,和石隆门的华工后人与农户,悄悄的迁居到古晋,寓居于亚答街和大井巷一带,初时他们在每年的中元节傍晚,于大井巷的巷口摆设祭坛,拜祭刘善邦等华工烈士的英灵,名为“大井巷盂兰胜会”。
后来随着拉者政府对华工事件的敏感度逐渐淡化,就有热心人士在每年的中元节前夕,向古晋范围内的客属商家募款,藉以筹办祭典,并以“掷杯”方式选出值年正、副总理,也就是后来所称的正、副炉主,和四名福首(头家),统筹中元节祭礼的事宜。
同时他们亦与当年主理上帝庙的顺丰公司(潮州公会)取得协议,把原本在大井巷巷口举行的祭祀地点,改于上帝庙戏台前的地上进行,于是从那时起,每逢中元节傍晚,便由客属人士先在庙前阳春台下办“地孤”法会,完成前半场的普渡法会后,再由顺丰公司的神庙管理小组,在庙埕开始隶属于上帝庙本身的后半场普渡法会。
刘善邦扶乩时出现阵阵血腥味
虽然阳春台前的中元节普渡法会,是由客属坡众所筹办,但也得到市区各属善男信女的热烈响应,纷纷捐赠各种供品参与其盛,以致规模越来越大,而它的最大特色,除了是在戏台下的地上,摆满了形形色色的祭品,即所谓的“地孤”外,在祭祀仪式结束时,还开放给各界公众把祭品“抢”回去,也就是本地俗称的“抢孤”。
其中尤以抢夺那盏悬挂在廿尺高处,一根长竹末梢上的“天灯”(照魂灯),更是整个抢孤场上的高潮。
●新尧湾友兰路的善德庙,供奉的便是起义反抗拉者统治的刘善邦。
●客属公会在上帝庙戏台下所办的盂兰胜会场面一瞥。
到了公元两千年,砂劳越客属公会接纳同乡们的建议,成立了“盂兰胜会祭祀小组”,专门协助值年炉主和头家办理此项中元节祭礼的事务,而从那时开始,客属公会也按年拨出三千令吉协办有关法会,使这一传统的祭典更臻盛大,同时也把“抢天灯”的传统作法,改为开放予善信们竞标,以避免发生意外的事故。
然而鉴于特殊缘故,从2005年开始,此项由客属人士承办了过百年的“盂兰胜会”祭典,将不再于农历7月15日中元节当晚举行,而改在翌日傍晚,于同一地点进行。
也许古晋坡众都晓得每年的中元节,上帝庙就有上演“盂兰胜会”的抢孤仪式,但却很少人知道,它居然也和百五年前的石隆门华工起义事件扯上了关系。
华人的民俗宗教,向来有将一些先人,特别是受人崇敬的先贤神化的习惯,而率众反抗白皮人统治的刘善邦,非但象诸神般,被供奉于友兰路的“善德庙”中,且一些神坛的乩童法师,甚至会在特殊的日子,恭请刘善邦的英灵到来扶乩,接受众善信的膜拜。
新渔村路口河婆大庙爷神坛的已故乩童,便会在主神“二石王爷”神诞日时,恭请刘善邦到来扶乩,曾亲眼目睹此一幕的武术界闻人吴光忠形容,每次刘善邦到来扶乩时,法师嘴里所讲的,都是属于嘉应州话,而且可能他是战死沙场的关系,每次在他降临时,神坛周围便有阵阵血腥恶臭。
「 支持乌有之乡!」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本网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侵删
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