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铁饭碗”成了亡国的砒霜
晨雾里的烟草局家属院,石凳上的老爷子还在炫耀“三代烟草人”的“门风”;夕阳下的公安家属楼,酒桌上的老刑警正吹嘘“初中娃管户籍”的“能耐”。他们以为这是“家族荣光”,是“世代安稳”,却不知这腐烂的“世袭经”,早已是蛀空国本的白蚁,是昭然若揭的亡国之兆。
昔年商纣宠妲己、信奸佞,废嫡立庶乱了朝纲,终致牧野之战国破家亡;后来明万历三十年不上朝,任由宦官专权、勋贵囤地,最后李自成破北京,崇祯帝自缢煤山。古往今来,亡国之祸从不是突然降临的洪水,而是从“任人唯亲”“私相授受”开始,一点点烂透了根基的毒瘤。如今县城里的“世袭主义”,便是这毒瘤的新模样——把国家的编制当自家的祖产,把公共的岗位当私传的宝贝,把“为人民服务”的差事,变成了“子承父业”的玩物。
你看那烟草局,局长的侄子连烟草品种都认不全,却能稳稳占着客户经理的坑;你看那公安局,政委的儿子连执法流程都记不住,却能舒舒服服坐在指挥中心;你看那教育局,科长的女儿连讲台都没上过,却能轻轻松松当教研专员。这些“世袭子弟”,拿着国家的俸禄,占着百姓的资源,却连最基本的本职工作都做不好——他们上班喝茶看报,下班喝酒打牌,把“铁饭碗”当成了“铁棺材”,自己躺进去不算,还要拉着整个行业一起烂。
更可怕的是,他们还在堵死普通年轻人的活路。农村娃寒窗苦读十几年,考个大学回来,想找个正经工作,却发现好岗位早被“关系户”占满;城里的年轻人学了一身本事,想为家乡做事,却连招聘的门槛都摸不到。某县城招税务科员,公告里卡着“本县户籍、父母一方为公职人员”,明摆着给“世袭子弟”铺路;某县城招医院护士,录取的全是院长、科长的亲戚,连专业对口的毕业生都被拒之门外。当有本事的人找不到出路,没本事的人却靠着关系霸占资源,这个社会就会变成一潭死水——年轻人没了斗志,人才留不住,创新搞不了,最后只能眼睁睁看着家底被败光。
这还不是最致命的。“世袭主义”最毒的地方,是它会让“特权”变成“理所当然”,让“腐败”变成“家常便饭”。烟草局的“世袭子弟”,会利用职权给自家亲戚的烟酒店开绿灯;公安局的“世袭子弟”,会靠着关系给犯错的朋友“打招呼”;教育局的“世袭子弟”,会借着便利给自家孩子谋重点学校的名额。他们把国家的公权当成了私器,把百姓的信任当成了筹码,一点点侵蚀着社会的公平正义,一点点消耗着国家的公信力。
昔年齐国晏子使楚,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如今这“世袭主义”,就是长在县城里的“枳”——它看似是“家族传承”,实则是“权力腐败”;看似是“安稳度日”,实则是“慢性自杀”。如果任由这“枳”蔓延,用不了多久,县城会烂,地市会烂,最后整个国家都会被这“世袭癌”拖垮。到那时,外敌还没打进来,我们自己就先从根上烂透了;到那时,再想挽救,怕是连后悔的机会都没有了。
那些坐在家属院石凳上的老爷子,那些在酒桌上吹嘘的“老资格”,他们或许忘了,祖宗当年打天下、守江山,靠的不是“世袭”,而是“本事”;靠的不是“关系”,而是“民心”。如果他们继续把“铁饭碗”当成“传家宝”,继续用“世袭”堵死年轻人的路,终有一天,百姓会失望,人才会流失,国家会衰败——而他们口中的“家族荣光”,终将变成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的“亡国罪证”。
亡国之兆,从不是远方的烽火,而是眼前的腐烂。当县城里的“世袭经”还在被传唱,当“关系户”还在霸占着公共资源,我们就该警醒:再不管管这“世袭癌”,再不清清这“权力腐”,亡国的日子,或许就不远了。
「 支持乌有之乡!」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本网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侵删
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