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什么是“主观和客观”?

马列研学社 2025-11-21 来源:马列研学社公众号

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实质上是思维对存在、精神对物质的关系问题。

简单来说,主观是指依赖于人的意识、感觉、观点和个人经验的事物。它的核心是“从自身出发”;客观是指独立于人的意识、感觉、观点和个人经验而存在的事物。它的核心是“从事实本身出发”。

主观是指人的意识、精神。客观是指人的意识之外,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一切事物。

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实质上是思维对存在、精神对物质的关系问题。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主观和客观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客观决定主观,主观反映客观,并且能动地改造客观。主观与客观在决定和被决定,反映和被反映,改造和被改造方面形成了统一。

但同时,由于客观社会条件的限制和人们的主观认识能力的不同,因而主观与客观又是经常矛盾的。只有经过反复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才有可能克服主观与客观的矛盾,使主观逐步符合客观,达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哲学,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客观决定主观,主观反映客观,这是正确的。但是它不懂得社会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把主观看成是对客观的直观的、消极的、被动的反映,这是错误的。唯心主义哲学则颠倒了主观与客观的关系,认为主观决定客观,精神决定物质,这乃是头足倒立的哲学。

查看全部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本网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侵删

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

官方微信订阅号

相关文章

《求是》(2025年22期):习近平: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郝贵生 | 《论持久战》与中国的反腐败斗争究竟有什么逻辑联系?

劳动者能不能当家,是检验社会主义的唯一标准

好物推荐

最新推荐

郝贵生 | 恩格斯是与工农相结合的典范和楷模 ——纪念恩格斯诞辰205周年

乌有之乡网文活页资料2026年度预约公告

《求是》(2025年22期):习近平: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两日热点

小丑的叫嚣终将消散! 毛主席思想将如同日月经天,江河行地!

李甲才:浅析统台不大的事被演绎成难缠问题之见

他们在背后打的黑枪,我们会一笔一笔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