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郝贵生 | 《论持久战》与中国的反腐败斗争究竟有什么逻辑联系?

郝贵生 2025-11-18 来源:乌有之乡

当今反腐败包括军队系统的反腐败,如果不批判根本否定政治统帅军事、统帅经济、统帅一切的反马克思列宁主义、反毛泽东思想的错误思潮、错误路线,不批判作为这个错误思潮的典型著作,谈何反腐败呢?谈何反腐败是“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呢?

《论持久战》与中国的反腐败斗争

究竟有什么逻辑联系?

郝贵生

上个月,经党中央、中央军委批准,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何卫东等九人被立案审查调查,并开除党籍,将涉嫌犯罪问题依法移送军事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此前以上9人已被开除军籍。这一事件引起全党和全社会的关注。

昨日读到《解放军报》11月16日刊载署名“孙卓立”同志的一篇谈论军队反腐败斗争问题的文章。题目是《破除盲目乐观的“速胜论”》(见附录)。文中的第一句话就说:“当年,毛泽东同志的《论持久战》对当时抗战中的‘速胜论’有过精辟分析,认为“中国必胜”,但“没有一定的条件,速胜只存在于头脑之中”。同样,反腐败斗争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也不可能速战速决速胜。”笔者完全同意作者从毛主席的“论持久战”角度认识和论证中国的反腐败斗争特别是军队系统的反腐败斗争。但读后,感到其所谓的逻辑联系就是因为抗日战争是“持久”的过程,所以中国的反腐败斗争也是一个“持久战”的过程。这种论证方法太简单化了,丝毫没有揭示出《论持久战》与中国当今的反腐败斗争究竟有什么内在的逻辑联系?这里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论持久战》的精髓究竟是什么?“持久”二字能概括了吗?二是究竟如何从《论持久战》的精髓即内在含义说明和逻辑论证中国当今的反腐败斗争?正巧,笔者一周之前刚就《求是》杂志发表的巨力同志文章《今天怎么重读<论持久战>》写了两篇评论文章《<论持久战>为什么具有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论持久战>中的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的现实意义是什么?》今借这两篇文章的内容也谈《论持久战》与中国的反腐败斗争究竟有什么逻辑联系?

一、《论持久战》的精髓和科学的论证方法

谈论二者之间的逻辑联系首先必须搞清楚《论持久战》的精髓及其论证方法是什么?搞不清楚这一问题,谈何说明和论证“反腐败斗争”?笔者在《<论持久战>为什么具有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文中对此做详细的论述。首先指出精髓是“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又包括三点具体内容:一是用阶级分析的方法给抗日战争定性定位。指出抗日战争是阶级斗争(民族斗争也是阶级斗争),是得道多助的进步的革命的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在中国的特殊条件下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也就是反对资本主义)的战争。二是用唯物辩证法具体揭示分析了中日战争的各四个特点及战争进程中的各种矛盾现象,既批判了“速胜论”,也批判了“亡国论”,作出了抗日战争是一个持久的必胜的论断。三是依据群众史观理论揭示作为持久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存在于民众及其团结之中。强调人的因素的主导和决定作用,强调人的自觉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强调政治对军事的指导和巨大作用,强调“兵民是胜利之本。”(详见《<论持久战>为什么具有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只有立足于对《论持久战》的精髓及其科学思维方法的如此深刻的认识,才有可能依据《论持久战》思想解剖分析中国腐败现象和反腐败斗争。

《论持久战》对“速胜论”“亡国论”也进行了具体深入的分析,如作者所说,是“有过精辟分析”。

二、依据《论持久战》思想分析认识中国当代的反腐败斗争

《论持久战》思想确实对当今中国反腐败斗争有指导意义。笔者认为这种具体指导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1、用阶级斗争观点认识反腐败斗争的实质。中国当今的腐败现象及反腐败斗争也是一场活生生的阶级斗争。《论持久战》告诉我们一个基本的思维方法,认识和解决一个社会问题,首先必须给这个问题定性定位。认识和解决中国的腐败现象,首先必须给腐败现象定性定位。官方多年把中国的腐败现象只是定位定性为“权力的滥用”。所以解决的途径就是强化对权力的监督机制。这是错误的反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阶级斗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和核心观点,认识战争如此,认识和平环境下的腐败现象也是如此。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是典型的阶级斗争。阶级社会中的腐败现象也是政治,是不流血的政治,也是阶级斗争,是权力者利用权力这种特殊的社会资源剥夺社会大多数人的利益。它同剥削阶级利用生产资料占有劳动者的利益本质是一样的。毛主席一而再再而三地指出,夺取政权的革命战争结束之后,巩固政权的斗争也是阶级斗争,是“不拿枪的敌人”打向共产党人的“糖衣炮弹”,是复辟资本主义的斗争。反腐败的斗争就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群众反对“党内资产阶级”、反对“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反对资本主义复辟的同样是尖锐激烈的阶级斗争。它同样不亚于战争状态下的阶级斗争。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和军队内部确有高职位的权力者背叛投敌,但那是极个别极少数。然而中国当今的社会竟然有如此之多的国家级、省部级高官及高级将领被西方国家收买、被社会错误思潮腐蚀,贪污受贿腐败,出卖国家机密情报。据不严格统计,18大之后,就有近百名少将以上的将军被开除党籍、军籍和判刑。18大以来被提拔的上将一级几乎有一半人员被腐蚀拉拢。仅火箭军司令连续四届、国防部长连续两届都腐败了。多少党、国家和军队机密被这些人泄露。他们已经蜕变为资产阶级分子、蜕变为人民的敌人、蜕变为社会主义的蛀虫。这难道不是和平演变的产物吗?难道不是社会主义历史条件下的活生生的阶级斗争吗?不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中国的腐败和反腐败的斗争实质,如何“反腐败”呢?反腐败绝对不是简单地清除和处理几个腐败人物,而是彻底铲除腐败滋生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土壤。这个任务比当年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艰巨和漫长的多。毛主席1949年就说过,它和民主革命相比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1962年,谈到党的基本路线时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是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斗争,存在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毛主席的这些思想绝对不是仅凭《论持久战》中的“持久”二字简单推论出来的,而是依靠《论持久战》及一系列毛主席著作的阶级斗争思想研究社会现实的科学的结论。

2、用唯物辩证法观点认识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反腐败斗争的特殊性和规律性

腐败现象不仅中国有,外国也有,中国历史上也有。许多社会学者也对“腐败”进行过理论研究。但中国的腐败现象固然同西方国家,同中国历史上的如“和珅”一类的贪官腐败现象有共同之处,但如毛主席研究战争现象一样,也要研究中国条件下的腐败现象的特殊本质和特殊规律。西方国家和中国历史上的腐败现象实质是权力者中的一部分人利用权力占有和侵犯整个统治阶级的利益,占有统治阶级其他成员的利益,剥削和政治制度本身就是这种社会产生腐败的根源。其所谓根治的主要方法还是依靠最高权力者的旨意、监督机制及所谓“清官意识”。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腐败实质是阶级斗争,是权力者依靠权力侵犯和剥夺大多数劳动者的根本利益。其深层次的根源是旧社会的遗留痕迹即道德、法权观念、商品经济等影响,它腐蚀新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制度,导致部分“社会公仆”转变为“社会主人”。从这个意义上,社会主义社会本身如列宁所说,是成长着的共产主义与衰亡着的资本主义彼此斗争的时期。这就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特殊客观规律。而中国当今腐败深层次的根源就是几十年的私有化、市场化的改革方向,私有观念的猖狂泛滥,西方国家的“思想殖民”和平演变的战略思维等。不研究这些现实的根源,谈何反腐败斗争的“持久战”呢?

3、运用唯物史观理论解读反腐败的物质力量是绝大多数人民群众

毛主席讲,中国的抗日战争持久战最终胜利的根本原因是“兵民之本”,战争胜利的深层次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国的腐败反腐败现象实质也是代表少数人利益的腐败者与绝大多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对立。人民,只有人民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反腐败固然需要制度,但制度不是离开人的制度,制度的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调动和发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主人翁意识,最大限度发动群众,才是最终战胜腐败现象的物质力量。而调动和发动群众,最大的思想武器就是我们党自古田会议之后确立的政治统帅军事、统帅一切的法宝,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就是政治挂帅、政治统帅经济。自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一直到毛主席去世,都一再强调政治挂帅、政治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人民军队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以阶级斗争为核心的思想政治工作。但非常遗憾地看到,近几十年来,“阶级斗争为纲”不要了,政治挂帅不要了,以阶级教育为核心的思想政治工作不要了。2010年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原海南省军区政委刘鼎新撰写的《人呀人你到底是什么东西》赤裸裸的公开否定我们党的以阶级教育为核心的思想政治工作,并竭力鼓吹资产阶级的“人本性自私论”。相当多的思想理论界大人物及党和国家主要媒体肉麻性地吹捧和传播之。从这个意义上说,围绕出版和宣扬这本书的一系列行为在一定意义上说明了党和军队思想理论工作的退步甚至堕落。这本书及鼓吹的一系列荒谬观点是中国当今整个社会、党和政府特别是军队系统腐败愈演愈烈的深层次的理论根源,它本身就是当今社会意识形态领域里阶级斗争的重要表现。(见拙文《<人呀人你到底是什么东西>究竟是什么货色》(点击标题阅读)网上也可搜索)。一个挂牌省军区政委的专职思想政治工作的共产党人、一个共产党最高学府的中央党校出版社、一群相当之多的中央和部队的所谓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者竟然写出、出版、胡乱吹捧这本下三滥的典型的资产阶级人性论的反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可见思想领域里阶级斗争的极其尖锐复杂性,可见多少共产党人在这场不流血的战争中自觉不自觉地成为资产阶级的思想俘虏。因此当今反腐败包括军队系统的反腐败,如果不批判根本否定政治统帅军事、统帅经济、统帅一切的反马克思列宁主义、反毛泽东思想的错误思潮、错误路线,不批判作为这个错误思潮的典型著作,谈何反腐败呢?谈何反腐败是“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呢?它不仅不能反腐败,而且导致腐败现象愈演愈烈,最终导致整个党、国家、军队彻底变质变色,无数革命先烈、革命前辈流血牺牲换来的革命江山彻底断送在这批腐败者手中。

孙卓立文章离开《论持久战》的精髓及其科学的思维方法,简单地依靠“持久”二字,就照搬过来,推断中国的反腐败斗争包括军队系统的反腐败斗争的“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而不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具体分析中国当今腐败的实质、根源及克服的多种途径、方法,同时也没有对反腐败斗争视为“速胜论”的论调进行“精辟分析”。这完全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方法,由此反映出作者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理论的无知、薄弱及理解上的简单化、片面性。如此怎么能够逻辑地推导出科学的结论呢?

欢迎孙卓立同志批评指正!

2025年11月18日

附录:

解放军报:破除盲目乐观的“速胜论”

2025-11-16 16:24:19来源:解放军报作者:解放军报

破除盲目乐观的“速胜论”

——持续深化政治整训、纵深推进正风反腐系列谈③

■孙卓立

当年,毛泽东同志的《论持久战》对当时抗战中的“速胜论”有过精辟分析,认为“中国必胜”,但“没有一定的条件,速胜只存在于头脑之中”。同样,反腐败斗争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也不可能速战速决速胜。

新时代以来,在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的坚强领导下,经过深入骨髓的政治历练、刻骨铭心的思想锻造,人民军队由内而外洗礼淬炼、革弊鼎新。尤其是深挖彻查何卫东、苗华等贪腐分子,彰显了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的决心定力,彰显了永葆人民军队性质宗旨、巩固纯洁光荣的政治考量,是党和军队反腐败斗争取得的重大成果。

行百里者半九十。反腐败成效有目共睹,但不意味着可以毕其功于一役。成绩面前,尤须保持清醒。我们不能就此认为,反腐败斗争形势已经发生根本性转变,只要再发动几场战役、打几个冲锋,就能清仓起底、彻底解决问题。

腐败一直被视为“社会之癌”,其滋生与治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动态博弈的长期过程,治理腐败不能指望一招制胜、一劳永逸。盲目乐观的“速胜论”,要么将阶段性成果等同于全面胜利,要么将高压态势下的“不敢腐”误判为“不想腐”的彻底实现,没有正确把握反腐败斗争的基本规律,没有科学研判反腐败斗争的严峻形势,本质上是对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永远吹冲锋号”的理解不透、洞察不深。

头脑越清醒,认识越深刻,反腐败斗争才能越坚决。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腐败是党内各种不良因素长期积累、持续发酵的体现,具有严重性、顽固性、反复性。利斧破冰非一日之功,反腐败是同各种弱化党的先进性、损害党的纯洁性的病原体作斗争,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反腐败斗争不可能一劳永逸、一蹴而就,如果有任何犹豫动摇、松懈手软或半途而废,不正之风和腐败之毒就会卷土重来,取得的成果也可能前功尽弃。

“辨方位而正则”。当前,我军反腐败斗争进入一个新的关口,形势严峻复杂。从现实情况看,腐败与反腐败较量还在激烈进行,一些流毒积弊远未肃清,条件一旦具备就会沉渣泛起。从思想层面看,部队清风正气不断上扬,但影响政治生态的消极因素尚未根除,封建官本位、官场厚黑学以及江湖上拉帮结伙那一套还有市场,不少权力的运行、制约、监管等环节仍存在空转现象。

“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须努力;会心不远,要登绝顶莫辞劳。”反腐败斗争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答题”,是一场输不起也决不能输的重大政治斗争,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们既要看到成就、坚定信心,又要直面问题、保持警醒,准确把握腐败的阶段性特征和变化趋势,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宜将剩勇追穷寇”的狠劲和“马不离鞍、缰不松手”的长劲,一步不停歇、半步不退让,再加力、再冲锋,持之以恒将军队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查看全部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本网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侵删

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

官方微信订阅号

相关文章

习近平会见泰国国王哇集拉隆功

劳动者能不能当家,是检验社会主义的唯一标准

郝贵生:《论持久战》中“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的现实意义究竟是什么?

好物推荐

最新推荐

习近平会见泰国国王哇集拉隆功

湘赣红旅—追寻伟人足迹.传承红色精神

郝贵生 | “不要独尊马术”说明了什么?

两日热点

“唯一标 准”论是错误的——纪念真理标准讨论二十周年

林爱玥:高市早苗20天毁掉日本50年!

锁定坚强:《新闻联播》中谈及铭记毛主席等老一辈的历史功绩,为何让人民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