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有理、有利、有节”?
2025-11-18
来源:马列研学社公众号
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统一
“有理、有利、有节”是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为应对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行径而提出的重要斗争策略。这一原则旨在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同时有效应对国民党顽固派的摩擦和挑衅。其具体内涵如下:

有理,即“自卫原则”。
在面对顽固派的军事进攻时,“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斗争必须建立在对方主动挑衅的基础上,确保我方在政治和道义上占据主动,做到师出有名。
有利,即“胜利原则”。
不斗则已,斗则必胜。斗争必须精心准备,确保在形势和条件对我有利时进行,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避免无把握的决战。
有节,即“休战原则”。
在击退顽固派的进攻后,应适可而止,在对方未发起新的进攻时主动休战,“磨而不裂”。斗争要留有余地,避免无止境的斗争导致统一战线破裂和抗日战争大局受损。
这一策略体现了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统一,既捍卫了中共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的独立与尊严,又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大局,为最终战胜日本侵略者奠定了重要基础。其核心思想——在复杂斗争中保持战略清醒、把握斗争分寸——至今仍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 支持乌有之乡!」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本网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侵删
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