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达:人的认识发展的基本来源
在各种阶级的社会中,各阶级的社会成员,则又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从事生产活动,以解决人类物质生活问题。这是人的认识发展的基本来源。“屁股决定脑袋”的科学论述。
原文:“首先,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人的认识,主要地依赖于物质的生产活动,逐渐地了解自然的现象、自然的性质、自然的规律性、人和自然的关系;而且经过生产活动,也在各种不同程度上逐渐地认识了人和人的一定的相互关系。一切这些知识,离开生产活动是不能得到的。在没有阶级的社会中,每个人以社会一员的资格,同其他社会成员协力,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从事生产活动,以解决人类物质生活问题。在各种阶级的社会中,各阶级的社会成员,则又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从事生产活动,以解决人类物质生活问题。这是人的认识发展的基本来源。”

说 明
辩证唯物论由自然领域扩张于社会领域,就成为历史唯物论,历史唯物论的总论点是:我们人类生活在社会之中,第一件重要的根本工作,是取得物质生活资料来维持自身的存在。
所以人们在从事政治活动及其他各种解精神文化的活动之前,必先从事生产的活动,满足衣食住等生活资料的需要。
人们为要取得生活资料,必须参加社会的生产。
在社会的生产过程中,他们相互间就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依他们本身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与他们当时的物质生产力发展程度相适合的生产关系。
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就组成为社会的基础。
社会对于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的观点,以及适合于这些观点的政治法律等制度,则是受基础所规定的上层建筑。
所以社会实践虽有很多种类,而马克思主义者却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
人类由高级人猿进化而来以后,就结成原始人群,共同向自然界采取生活资料以维持生存。
他们在采取生活资料的过程中,接触到自然界的无数自然物,首先就知道他们自己是和那些自然物有区别的。
他们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逐渐认识水、火、风、雷、云、雨、动、植、飞、潜等自然现象,看到日月的运行、昼夜的交替、植物一年一度的生长和成熟等,于是就了解这些自然物的性质及其规律性,并且顺应它们的性质和规律性,经常地利用自然、克服自然、改造自然,实行和自然界交换其物质,即人类运用其劳动力来作用于自然物,而自然界便把人类所需要的东西交给他们。
照这样,人们便知道他们自己是栖息于自然之中,并与自然发生经常的相互关系。
并且,在生产活动中,人们知道他们自己必须结成一定的关系,互相交换他们的劳动,才能向自然界取得生活资料。
这样的相互关系,是生产关系。
基于这生产关系,更发生其他各种社会关系。
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人们就能在各种不同的程度上,逐渐地认识了人与人的一定的相互关系,即认识了生产关系以及在生产关系上发展起来的其他各种社会关系。
这一切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的知识,都是在生产过程中得到,并用来指导生产活动,促进生产。
在原始无阶级社会中,人人都是劳动者,各人都是自己的主人。他们最初知道按照年龄与性别,分任采集和狩猎工作,取得生活资料。
往后由流动生活转入定居生活,由采集经济转入生产经济,知道结成氏族团体,按照一定分工方法,互相交换其芳动,结成平等的生产关系。
经营农业与畜牧业,往后又经营手工业,因而生产力逐渐发展,物质生活也比较以前丰富了。
但是,随着劳动的分工与私有财产的发生,社会开始发生了奴隶主与奴隶的阶级的分裂,社会便转变为最初的阶级社会,即奴隶制社会了。
阶级社会,经历了奴隶制、封建制和资本主义制的3种形态。这3种阶级社会,都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
在这样的社会里的生产关系,基本上都是当作阶级的诸关系而存在的。
在奴隶制社会,奴隶主与奴隶结成的生产关系,是奴隶主不仅占有生产手段,而且占有奴隶;在封建制社会,封建主占有土地,农民固定在土地上而为封建主劳动;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占有机器、工厂、原料,工人们出卖劳动力。
像这样的各种阶级社会中,所结成的生产关系,方式虽有不同,但都显示着是剥削关系与被剥削关系。
一方是剥削阶级,即奴隶主阶级、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他们都独占着社会的生产手段,并不参加生产的劳动,专靠剥削其对立的阶级,过着富裕的生活。
他方是被剥削阶级,即奴隶阶级、农民阶级和无产阶级。他们因为被剥夺了生产手段,迫不得已为剥削阶级劳动,取得极少的生活资料,过着非人的生活。
剥削阶级,知道对方被剥削阶级占据绝大多数,为了镇压被剥削大众的反抗,便组织国家权力,作为压迫敌对阶级的机关,以维护其赋予法律形式的生产关系——剥削制度。
被剥削阶级在其非人生活条件下,也逐渐地认识了那剥削制度,认识了那巩固剥削制度的国家机关,他们就知道团结起来,去推翻那剥削与压迫的阶级,爆发了奴隶革命、农民革命与无产阶级革命。
被剥削阶级这样由于认识剥削制度而实行阶级斗争的知识,都是在生产过程中得到的。

注:上文摘自李达所著的《<实践论><矛盾论>解说》,本书是对“两论”解读最为详细和权威的著作。
“读书熏陶思想,思想指引行动,行动改变未来!”
「 支持乌有之乡!」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本网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侵删
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