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全实录(72)
第3073~3121摘
3073.我们现在的中心任务是动员广大群众参加革命战争,以革命战争打倒帝国主义和国民党,把革命发展到全国去,把帝国主义赶出中国去。谁要是看轻了这个中心任务,谁就不是一个很好的革命工作人员。我们的同志如果把这个中心任务真正看清楚了,懂得无论如何要把革命发展到全国去,那末,我们对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群众的生活问题,就一点也不能疏忽,一点也不能看轻。因为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1934年1月27日),《毛泽东选集》第二版第一卷第136页。)
3074.国民党现在实行他们的堡垒政策,大筑其乌龟壳,以为这是他们的铜墙铁壁。同志们,这果然是铜墙铁壁吗?一点也不是!你们看,几千年来,那些封建皇帝的城池宫殿还不坚固吗?群众一起来,一个个都倒了。俄国皇帝是世界上最凶恶的一个统治者;当无产阶级和农民的革命起来的时候,那个皇帝还有没有呢?没有了。铜墙铁壁呢?倒掉了。同志们,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反革命打不破我们,我们却要打破反革命。在革命政府的周围团结起千百万群众来,发展我们的革命战争,我们就能消灭一切反革命,我们就能夺取全中国。(《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1934年1月27日),《毛泽东选集》第二版第一卷第139页。)
3075.除了调动有训练的军队进行运动战之外,还要在农民中组织很多的游击队。须知东三省的抗日义勇军,仅仅是表示了全国农民所能动员抗战的潜伏力量的一小部分。中国农民有很大的潜力,只要组织和指挥得当,能使日本军队一天忙碌二十四小时,使之疲于奔命。必须记住这个战争是在中国打的,这就是说,日军要完全被敌对的中国人所包围;日军要被迫运来他们所需的军用品,而且要自己看守;他们要用重兵去保护交通线,时时谨防袭击;另外,还要有一大部力量驻扎满洲和日本内地。(《和美国记者斯诺的谈话》(1936年7月、9月),《毛泽东文集》第一卷第406页。)
3076.民力和军力相结合,将给日本帝国主义以致命的打击。民族战争而不依靠人民大众,毫无疑义将不能取得胜利。(《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1937年7月23日),《毛泽东选集》第二版第二卷第347页。)
3077.这次参战的地域虽然是全国性的,参战的成分却不是全国性的。广大的人民群众依然如过去一样被政府限制着不许起来参战,因此现在的战争还不是群众性的战争。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而不带群众性,是决然不能胜利的。有些人说:“现在的战争已经是全面性的战争。”这只说明了参战地域的普遍。从参战的成分说来则是片面的,因为抗战还只是政府和军队的抗战,不是人民的抗战。几个月来许多土地的丧失,许多军队的失利,主要的原因就在这里。所以,现在的抗战虽然是革命的,但是它的革命性不完全,就是因为还不是群众战。(《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1937年10月25日),《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第375页。)
3078.中国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人民完全同意的,战争的进行没有人民参加又是不能胜利的,因此民主集中制成为必要。中国一九二六年到一九二七年的北伐战争,也是依靠民主集中制取得了胜利。由此可见,如果战争的目的是直接代表着人民利益的时候,政府越民主,战争就越好进行。这样的政府就不应畏惧人民反对战争,相反,这个政府所顾虑的,应是人民的不起来和对于战争的冷淡。战争的性质决定政府和人民的关系,这是一个历史的原则。(《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1937年10月25日),《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第384页。)
3079.(三)我们主张全国人民总动员的完全的民族革命战争,或者叫作全面抗战。因为只有这种抗战,才是群众战争,才能达到保卫祖国的目的。
(四)国民党主张的片面抗战,虽然也是民族战争,虽然也带着革命性,但其革命性很不完全。片面抗战是一定要引导战争趋于失败的,是决然不能保卫祖国的。
(五)这是共产党的抗战主张和现时国民党的抗战主张的原则分歧。如果共产党员忘记了这个原则性,他们就不能正确地指导抗日战争,他们就将无力克服国民党的片面性,就把共产主义者降低到无原则的地位,把共产党降低到国民党。他们就是对于神圣的民族革命战争和保卫祖国的任务犯了罪过。
(《上海太原失陷以后抗日战争的形势和任务》(1937年11月12日),《毛泽东选集》第二版第二卷第387~388页。)
3080.游击战争不能一刻离开民众,这是最基本的原则。(《论抗日游击战争的基本战术——袭击》(1938年1月11日),《毛泽东文集》第二卷第74页。)
3081.抗日战争是要赶走帝国主义,变旧中国为新中国,必须动员全中国人民,统统发扬其抗日的自觉的能动性,才能达到目的。(《论持久战》(1938年5月),《毛泽东选集》第二版第二卷第477~478页。)
3082.如此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没有普遍和深入的政治动员,是不能胜利的。抗日以前,没有抗日的政治动员,这是中国的大缺陷,已经输了敌人一着。抗日以后,政治动员也非常之不普遍,更不说深入。人民的大多数,是从敌人的炮火和飞机炸弹那里听到消息的。这也是一种动员,但这是敌人替我们做的,不是我们自己做的。偏远地区听不到炮声的人们,至今还是静悄悄地在那里过活。这种情形必须改变,不然,拚死活的战争就得不到胜利。决不可以再输敌人一着,相反,要大大地发挥这一着去制胜敌人。这一着是关系绝大的;武器等等不如人尚在其次,这一着实在是头等重要。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成了弥补武器等等缺陷的补救条件,造成了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要胜利,就要坚持抗战,坚持统一战线,坚持持久战。然而一切这些,离不开动员老百姓。要胜利又忽视政治动员,叫做“南其辕而北其辙”,结果必然取消了胜利。(《论持久战》(1938年5月),《毛泽东选集》第二版第二卷第480~481页。)
3083.兵民是胜利之本。(《论持久战》(1938年5月),《毛泽东选集》第二版第二卷第509页。)
3084.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民众的无组织状态。克服了这一缺点,就把日本侵略者置于我们数万万站起来了的人民之前,使它像一匹野牛冲入火阵,我们一声唤也要把它吓一大跳,这匹野牛就非烧死不可。我们方面,军队须有源源不绝的补充,现在下面胡干的“捉兵法”、“买兵法” ,亟须禁止,改为广泛的热烈的政治动员,这样,要几百万人当兵都是容易的。抗日的财源十分困难,动员了民众,则财政也不成问题,岂有如此广土众民的国家而患财穷之理?军队须和民众打成一片,使军队在民众眼睛中看成是自己的军队,这个军队便无敌于天下,个把日本帝国主义是不够打的。(《论持久战》(1938年5月),《毛泽东选集》第二版第二卷第511~512页。)
3085.这个政治上动员军民的问题,实在太重要了。我们之所以不惜反反复复地说到这一点,实在是没有这一点就没有胜利。没有许多别的必要的东西固然也没有胜利,然而这是胜利的最基本的条件。(《论持久战》(1938年5月),《毛泽东选集》第二版第二卷第513页。)
3086.支持长期战争与争取最后胜利,必须发动全民族各阶层中一切生动力量,而欲达此目的,非存军事、政治、文化、党务、民运等各方面力求进步不可。没有各方面的更大的进步,就不能发动全民族一切生动力量,也就不能更进一步地统一团结全民族。(《抗战十五个月的总结》(1938年10月12日),《毛泽东军事文集》第2卷第381页。)
3087.国人必须进一步地认识抗战依靠民众这个基本问题。依靠民众则一切困难能够克服,任何强敌能够战胜,离开民众则将一事无成。(《抗战十五个月的总结》(1938年10月12日),《毛泽东军事文集》第2卷第381页。)
3088.我们需要一个正确的政策。这个政策的基本点,就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们党领导之下,打败侵略者,建设新中国。(《两个中国之命运》(1945年4月23日),《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1027页。)
3089.人民是最好的鉴定人,他们知道八路军新四军这时数量虽小,质量却很高,只有它才能进行真正的人民战争,它一旦开到抗日的前线,和那里的广大人民相结合,其前途是无限的。(《论联合政府08(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选集》第二版第三卷第1038页。)
3090. 在中国解放区,在民主政府领导之下,号召一切抗日人民组织在工人的、农民的、青年的、妇女的、文化的和其他职业和工作的团体之中,热烈地从事援助军队的各项工作。这些工作不但包括动员人民参加军队,替军队运输粮食,优待抗日军人家属,帮助军队解决物质困难,而且包括动员游击队、民兵和自卫军,展开袭击运动和爆炸运动,侦察敌情,清除奸细,运送伤兵和保护伤兵,直接帮助军队的作战。同时,全解放区人民又热烈地从事政治、经济、文化、卫生各项建设工作。在这方面,最重要的是动员全体人民从事粮食和日用品的生产,并使一切机关、学校,除有特殊情形者外,一律于工作或学习之暇,从事生产自给,以配合人民和军队的生产自给,造成伟大的生产热潮,借以支持长期的抗日战争。在中国解放区,敌人的摧残是异常严重的;水、旱、虫灾,也时常发生。但是,解放区民主政府领导全体人民,有组织地克服了和正在克服着各种困难,灭蝗、治水、救灾的伟大群众运动,收到了史无前例的效果,使抗日战争能够长期地坚持下去。总之,一切为着前线,一切为着打倒日本侵略者和解放中国人民,这就是中国解放区全体军民的总口号、总方针。
这就是真正的人民战争。只有这种人民战争,才能战胜民族敌人。国民党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它拚命地反对人民战争。
(《论联合政府》(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选集》第二版第三卷第1041页。)
3091.我们的经验是:依靠人民,再加上一个比较正确的领导,就可以用我们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的敌人。(《抗美援朝的胜利和意义》(1953年9月12日),《毛泽东军事文集》第6卷第355页。)
3092.国家不分大小,只要充分动员人民,坚决依靠人民,进行人民战争,任何强大的敌人都是可以打败的。(《祝贺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成立七周年的电报》(1967年12月19日),《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2册第458页。)
3093.红军必须继续在武器上给赤卫队以帮助。在不降低红军战斗力的条件之下,必须尽量帮助人民武装起来。……我们红色地方武装的扩大,更是刻不容缓。(《井冈山的斗争》(1928年11月25日),《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1卷第66~67页。)
3094.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创造了富有斗争经验的地方武装,这是十分难得的;这个地方武装的力量,加上红军第四军的力量,是任凭什么敌人也不能消灭的。(《井冈山的斗争》(1928年11月25日),《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1卷第79页。)
3095.一切青年壮年的劳动群众都应组织到赤卫军或少先队中去,并且加以好的军事训练与政治训练,一方面保卫地方,一方面准备上前线,这是苏维埃在国内战争中的重要任务。(《长冈乡调查》(1933年11月),《毛泽东文集》第一卷第293~294页。)
3096.广泛的扩大赤少队与游击队,是苏维埃武装民众进行革命战争的极端重要的事业。赤卫军少先队是前线红军的现成后备军,是保卫苏区的地方部队,并且是从现在的自愿兵役制转变到将来实行义务兵役制的桥梁。而游击队则是新区的创造者,是主力红军不可缺少的支队。两年来,各个苏区中是发展了这些部队,他们的军事政治训练也相当的加强了。他们之加入红军,他们之保卫地方,他们之袭敌扰敌,在历次粉碎“围剿”的战斗中,显示了他们极其伟大的成绩,致使敌人惊为奇迹,成为敌人侵入苏区的绝大的困难。这在中央苏区与闽浙赣苏区,是特别表现了他们的作用。把这个制度广布到一切新开辟的苏区去,极大地扩大他们的组织,加强他们的训练,使这些部队成为红军在革命战争中最可依靠的兄弟,这是苏维埃的重要责任。(《武装民众与建设红军》(1934年1月),《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一卷,第339~340页。)
3097.应该把赤卫军少先队的新的编制方法推广到苏区的一切地方去,把一切劳动的青年成年男女,全部武装起来。……加强、扩大现有的游击队,最广泛地繁殖新的游击队,收集过去游击战争的丰富经验,极大地加强游击战术的教育与指导,把千百支游击队伸出白区去,伸出到敌人的侧方与后方去,在那些地方袭击敌人,发展群众斗争,创造游击区域,以至发展到创造新苏区,特别在尚未连成一片的各个苏区之间去做这些工作,与主力红军的行动互相配合起来,是苏维埃十分迫切的任务。(《武装民众与建设红军》(1934年1月),《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一卷,第343页。)
3098.人民的游击战争,从整个革命战争的观点看来,和主力红军是互为左右手,只有主力红军而无人民的游击战争,就像一个独臂将军。根据地的人民条件,具体地说来,特别是对于作战说来,就是有武装起来了的人民。敌人视为畏途,主要地也在这一点。(《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1936年12月),《毛泽东选集》第二版第一卷第227页。)
3099.健强由当地干部率领与地方人民有血肉联系的地方武装是坚持平原的基本条件,特别是这种三角地带其作用更为重大。若无此种地方武装,单靠把主力分散去进行游击是困难的。(《河北平原反“蚕食”斗争的政策》(1941年6月9日),《毛泽东军事文集》第2卷第649页。)
3100.整训现有的自卫军与民兵,增强他们的战斗力。自卫军与民兵数目还不够,各地除某些个别地方不可能再扩大者外,均应尽量地扩大。九千万人民中,除老幼及患病者以外,一切男女公民,均应组织在自卫军中,在不脱离生产原则下,轮流担任保卫家乡与协助军队的任务。从自卫军中挑选精干分子组织民兵或基干自卫军,在“战斗与生产结合”的原则下,协同军队作战,或者独立自主地作战。(《一九四五年的任务》(1944年12月15日),《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237页。)
3101.中国解放区处在被敌人分割和战斗频繁的情况之下,因为普遍实施了适合人民需要的民兵和自卫军制度,又防止了对于人力资源的滥用和浪费,人力动员却可以源源不竭。(《论联合政府》(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1048页。)
3102.应当扩大解放区的军队、游击队、民兵和自卫军,并加紧整训,增强战斗力,为最后打败侵略者准备充分的力量。(《论联合政府》(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1090页。)
3103.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人民军队,每到一地,就应立即帮助本地人民,不但要组织以本地人民的干部为领导的民兵和自卫军,而且要组织以本地人民的干部为领导的地方部队和地方兵团。然后,就可以产生有本地人领导的主力部队和主力兵团。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如果不能完成此项任务,就不能建立巩固的抗日根据地,也不能发展人民的军队。(《论联合政府》(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1091~1092页。)
3104.我军人力资源是民兵,保卫乡村也是民兵,必须迅速扩大民兵组织。(《关于日本投降后党的任务》(1945年8月11日),《毛泽东文集》第三卷第455页。)
3105.国民党积极准备进攻,你们必须积极准备作战。为此,除加紧练兵,加紧剿匪,加紧解决土地问题外,应注意扩大民兵,加以整训,以便将来作战时动员一部民兵,补充前线之消耗。(《积极准备作战并加强顽军内线工作》(1946年5月26日),《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三卷第233页。)
3106.三个月经验证明:凡民兵、游击队、武装工作队等地方武装组织得好的地方,虽然被敌人暂时占领许多的点线,我们仍能控制广大的乡村。凡地方武装薄弱和领导不好的地方,就给敌人以很大的便利。今后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在暂时被敌占领地区,发展地方武装,坚持游击战争,保护群众利益,打击反动派活动。(《三个月总结》(1946年10月1日),《毛泽东选集》第二版第四卷第1208页。)
3107.发动人民的武装自卫战,是保证军队作战胜利的中心一环,对此方针游移是必败之道。(《对国防问题的意见》(1937年8月4日),《毛泽东文集》第二卷第4页。)
3108.更好地将敌后战场上的一切主力军、游击队与民兵的配合作战组织起来,加强对于主力军、游击队与民兵的技术训练、战术训练与政治工作训练,加紧打击敌人,粉碎敌人的“扫荡”。发展武装工作队,加强反“蚕食”斗争,使一切军事干部与政治工作干部学会善于总结战争经验,把反“扫荡”、反“蚕食”的艺术提到更高级的程度上来。(《中共中央为抗战六周年纪念宣言》(1943年7月2日),《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45页。)
3109.这个军队之所以有力量,还由于有人民自卫军和民兵这样广大的群众武装组织,和它一道配合作战。在中国解放区内,一切青年、壮年的男人和女人,都在自愿的民主的和不脱离生产的原则下,组织在抗日人民自卫军之中。自卫军中的精干分子,除加入军队和游击队者外,则组织在民兵的队伍中。没有这些群众武装力量的配合,要战胜敌人是不可能的。
这个军队之所以有力量,还由于它将自己划分为主力兵团和地方兵团两部分,前者可以随时执行超地方的作战任务,后者的任务则固定在协同民兵、自卫军保卫地方和进攻当地敌人方面。这种划分,取得了人民的真心拥护。如果没有这种正确的划分,例如说,如果只注意主力兵团的作用,忽视地方兵团的作用,那末,在中国解放区的条件下,要战胜敌人也是不可能的。在地方兵团方面,组织了许多经过良好训练,在军事、政治、民运各项工作上说来都是比较地更健全的武装工作队,深入敌后之敌后,打击敌人,发动民众的抗日斗争,借以配合各个解放区正面战线的作战,收到了很大的成效。
(《论联合政府》(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1040~1041页。)
3110.我军主力集中歼敌的时候,必须同地方兵团、地方游击队和民兵的集体活动,互相配合。(《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1946年9月16日),《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4卷第1199页。)
3111.帝国主义者如此欺负我们,这是需要认真对付的。我们不但要有强大的正规军,我们还要大办民兵师。这样,在帝国主义侵略我国的时候,就会使他们寸步难行。(《要大办民兵师》(1958年9月),《毛泽东军事文集》第6卷第381页。)
3112.民兵师的组织很好,应当推广。这是军事组织,又是劳动组织,又是教育组织,又是体育组织。(《巡视大江南北后对新华社记者的谈话》(1958年9月),《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第430页。)
3113.为了准备条件,在帝国主义如果发动对我国的侵略战争的时候彻底打败侵略者起见,我国应当实行全民皆兵的制度。(《对<十五年社会主义建设纲要四十条(1958年~1972年)>初稿的批语和修改》(1958年11月),《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七册第508页。)
3114.我国的广大劳动人民对于民兵制度是喜闻乐见的,其所以如此,因为他们在长期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的革命斗争中,认识到只有把自己武装起来,才能战胜武装的反革命,才能成为中国这块天地的主人;而在革命胜利之后,他们又看到,国外还有天天声言要灭掉这个人民国家的帝国主义强盗们存在;因此,全体人民决心继续把自己武装起来,并且声言:一心想要抢劫我们的强盗们,你们小心一点儿吧,不要妄想来碰我们这些从事和平劳动的人们,我们是准备好了的。帝国主义如果竟敢发动对我国的侵略战争,那时我们就将实现全民皆兵,民兵就将配合人民解放军,并且随时补充人民解放军,彻底打败侵略者。(《帝国主义如果发动对我国的侵略战争我们将实现全民皆兵》(1958年12月10日),《毛泽东军事文集》第6卷第390页。)
3115.民兵工作要做到组织落实、政治落实、军事落实;民兵武器要修理好。天上掉下来的、地下冒出来的,怎样对付,要有些办法。(《民兵工作要做到组织落实政治落实军事落实》(1962年6月19日),《毛泽东军事文集》第六卷第393页。)
3116.以宁冈为中心的湘赣边界工农武装割据,其意义决不限于边界数县,这种割据在湘鄂赣三省工农暴动夺取三省政权的过程中是有很大的意义的。使边界土地革命和民众政权的影响远及于湘赣两省的下游乃至于湖北;使红军从斗争中日益增加其数量和提高其质量,能在将来三省总的暴动中执行它的必要的使命;使各县地方武装即赤卫队和工农暴动队的数量增加质量提高起来,此时能够与挨户团和小量军队作战,将来能够保全边界政权;使地方工作人材逐渐减少依靠红军中工作人材的帮助,能完全自立,以边界的人材任边界的工作,进一步能够供给红军的工作人材和扩大割据区域的工作人材——这些都是边界党在湘鄂赣三省暴动发展中极其重要的任务。(《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1928年10月5日),《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1卷第52页。)
3117.为边界计,红军若走,则像八月那样的蹂躏,立可重来。赤卫队虽不至完全消灭,党和群众的基础将受到极大的摧残,除山头割据可以保存一些外,平地均将转入秘密状态,如八九月间一样。红军不走,以现在的基础可以逐渐向四周发展,前途的希望是很大的。为红军计,欲求扩大,只有在有群众基础的井冈山四周即宁冈、永新、酃县、遂川四县,利用湘赣两敌利害不一致,四面防守,无法集中的情况,和敌人作长期的斗争。利用正确的战术,不战则已,战则必胜,必有俘获,如此可以逐渐扩大红军。以四月至七月那时边界群众的准备,红军大队若无湘南之行,则八月间红军的扩大是没有疑义的。虽然犯了一次错误,红军已卷土重来此地利人和之边界,前途希望还是不恶。红军必须在边界这等地方,下斗争的决心,有耐战的勇气,才能增加武器,练出好兵。边界的红旗子,业已打了一年,虽然一方面引起了湘鄂赣三省乃至全国豪绅阶级的痛恨,另一方面却渐渐引起了附近省份工农士兵群众的希望。以士兵论,因军阀们把向边界“剿匪”当做一件大事,“剿匪经年,耗费百万”(鲁涤平),“人称二万,枪号五千”(王均),如此等类的话,逐渐引起敌军士兵和无出路的下级官长对我们注意,自拔来归的将日益增多,红军扩充,又是一条来路。并且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的意义。所以我们始终认为罗霄山脉中段政权的创造和扩大,是十分必要和十分正确的。(《井冈山的斗争》(1928年11月25日),《毛泽东选集》第二版第一卷第80~81页。)
3118.对于目前工作的布置,决定在国民党混战初期,以闽西赣南二十余县一大区为范围,用游击战术从发动群众以至群众的公开割据,深入土地革命,建设工农政权,由此一割据与湘赣边之割据连接起来,形成一坚固势力,以为前进的根基。(《红军第四军前委给中央的信》(1929年4月5日),《毛泽东文集》第一卷第58页。)
3119.抗日游击战争战略问题的第三个问题,是建立根据地的问题。这个问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是随着战争的长期性和残酷性而来的。因为失地的恢复须待举行全国的战略反攻之时,在这以前,敌人的前线将深入和纵断我国的中部,小半甚至大半的国土被控制于敌手,成了敌人的后方。我们要在这样广大的被敌占领地区发动普遍的游击战争,将敌人的后方也变成他们的前线,使敌人在其整个占领地上不能停止战争。我们的战略反攻一日未能举行,失地一日未能恢复,敌后游击战争就应坚持一日,这种时间虽不能确切断定,然而无疑地是相当地长,这就是战争的长期性。同时敌人为了确保占领地的利益,必将日益加紧地对付游击战争,特别在其战略进攻停止之后,必将残酷地镇压游击队。这样,长期性加上残酷性,处于敌后的游击战争,没有根据地是不能支持的。
游击战争的根据地是什么呢?它是游击战争赖以执行自己的战略任务,达到保存和发展自己、消灭和驱逐敌人之目的的战略基地。没有这种战略基地,一切战略任务的执行和战争目的的实现就失掉了依托。无后方作战,本来是敌后游击战争的特点,因为它是同国家的总后方脱离的。然而,没有根据地,游击战争是不能够长期地生存和发展的,这种根据地也就是游击战争的后方。
(《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1938年5月),《毛泽东选集》第二版第二卷第418页。)
3120.抗日游击战争的根据地大体不外三种:山地、平地和河湖港汊地。
山地建立根据地之有利是人人明白的,已经建立或正在建立或准备建立的长白山、五台山、太行山、泰山、燕山、茅山等根据地都是。这些根据地将是抗日游击战争最能长期支持的场所,是抗日战争的重要堡垒。我们必须到一切处于敌后的山岳地带去发展游击战争,并建立起根据地来。
平地较之山地当然差些,然而决不是不能发展游击战争,也不是不能建立任何的根据地。河北平原、山东的北部和西北部平原,已经发展了广大的游击战争,是平地能够发展游击战争的证据。至于能否在平原地区建立长期支持的根据地,这一点现在还没有证明;但是建立临时的根据地和小部队的或季候性的根据地,则前者现在已经证明,后者也应该说是可能的。因为一方面,敌人兵力不够分配,又执行着前无古人的野蛮政策,另一方面,中国有广大的土地,又有众多的抗日人民,这些都提供了平原能够发展游击战争并建立临时根据地的客观条件;如再加上指挥适当一条,则小部队的非固定的长期根据地之建立,当然应该说是可能的。大抵当敌人结束了他的战略进攻,转到了保守占领地的阶段时,对于一切游击战争根据地的残酷进攻的到来,是没有疑义的,平原的游击根据地自将首当其冲。那时,在平原地带活动的大的游击兵团将不能在原地长期支持作战,而须按照情况,逐渐地转移到山地里去,例如从河北平原向五台山和太行山转移,从山东平原向泰山和胶东半岛转移。但是保持许多小的游击部队,分处于广大平原的各县,采取流动作战,即根据地搬家,一时在此一时在彼的方法,在民族战争的条件下,不能说没有这种可能。至于利用夏季的青纱帐和冬季的河川结冰之季候性的游击战争,那是断然可能的。在现时敌人无力顾及和将来顾及也难周到的条件下,确定在现时广泛地发展平原的游击战争,并建立临时根据地的方针,在将来准备坚持小部队的游击战争,至少坚持季候性的游击战争,并建立非固定的根据地的方针,是完全必要的。
依据河湖港汊发展游击战争,并建立根据地的可能性,客观上说来是较之平原地带为大,仅次于山岳地带一等。历史上所谓“海盗”和“水寇”,曾演过无数的武剧,红军时代的洪湖游击战争支持了数年之久,都是河湖港汊地带能够发展游击战争并建立根据地的证据。不过,各个抗日党派和抗日人民,至今尚少注意这一方面。虽然主观条件还不具备,然而无疑地是应该注意和应该进行的。江北的洪泽湖地带、江南的太湖地带和沿江沿海一切敌人占领区域的港汊地带,都应该好好地组织游击战争,并在河湖港汊之中及其近旁建立起持久的根据地,作为发展全国游击战争的一个方面。缺少了这一方面,无异供给敌人以水上交通的便利,是抗日战争战略计划的一个缺陷,应该及时地补足之。
(《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1938年5月),《毛泽东选集》第二版第二卷第419~421页。)
3121在处于敌人后方作战的游击战争面前,游击区和根据地是有区别的。在四围已被敌占但中间未被敌占或虽占而已经恢复的地区,例如五台山地区(即晋察冀边区)的某些县,太行山地区和泰山地区也有这种情形,这些都是现成的根据地,游击队据之以发展游击战争是很方便的。但在这些根据地的其他地方则不然,例如五台山地区的东部北部――即冀西察南的某些部分和保定以东沧州以西的许多地方,在那里,游击战争在开始时期还不能完全占领该地,只能经常去游击,游击队到时属于游击队,游击队走了又属于伪政权,这样的地区就还不是游击战争的根据地,而是所谓游击区。这种游击区,经过游击战争的必要过程,消灭或打败了许多敌人,摧毁了伪政权,发动了民众的积极性,组织了民众的抗日团体,发展了民众武装,建立了抗日政权,游击区就转化成了根据地。将这些根据地,增加到原有的根据地里面去,就叫做发展了根据地。
有些地方的游击战争,全部活动地区开始都是游击区,例如冀东的游击战争。那里已有长期的伪政权,当地起义的民众武装和从五台山派去的游击支队,整个活动地区开始都是游击区。它们在开始活动时,只能在此区中选择好的地点作为临时的后方,或叫做临时根据地。要待消灭敌人和发动民众的工作开展了之后,才能把游击区状态消灭,变为比较稳固的根据地。
由此可知,从游击区到根据地,是一个艰难缔造的过程,依消灭敌人和发动民众的程度如何而定其是否已从游击区过渡到了根据地的阶段。
有许多地区,将是长期地处于游击区状态的。在那里,敌人极力控制,但不能建立稳固的伪政权,游击战争也极力发展,但无法达到建立抗日政权的目的,例如敌人占领的铁路线、大城市的附近地区和某些平原地区。
至于敌人有强大力量控制着的大城市、火车站和某些平原地带,游击战争只能接近其附近,而不能侵入其里面,那里有比较稳固的伪政权,这又是一种情形。
由于我之领导错误或敌之强大压力的结果,可以使上述的情形发生相反的变化,即根据地化为游击区,游击区化为敌之比较稳固的占领地。这种情形是可能发生的,值得游击战争的领导者们特别警戒。
所以,在整个敌占地区,经过游击战争和敌我双方斗争的结果,可以变为三种情况的地方:第一种是被我方游击部队和我方政权掌握着的抗日根据地;第二种是被日本帝国主义和伪政权掌握着的被占领地;第三种是双方争夺的中间地带,即所谓游击区。游击战争领导者的责任,在于极力扩大第一、第三两种地区,而极力缩小第二种地区。这就是游击战争的战略任务。
(《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1938年5月),《毛泽东选集》第二版第二卷第421~423页。)
「 支持乌有之乡!」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本网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侵删
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