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买办阶级”?
买办阶级的利益与帝国主义完全一致,是革命的对象。“其政治代表是国家主义派和国民党右派。”

出 处
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在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的中国,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完全是国际资产阶级的附庸,其生存和发展,是附属于帝国主义的。这些阶级代表中国最落后的和最反动的生产关系,阻碍中国生产力的发展。他们和中国革命的目的完全不相容。特别是大地主阶级和大买办阶级,他们始终站在帝国主义一边,是极端的反革命派。其政治代表是国家主义派和国民党右派。——《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925年12月1日)
——释义——
在文中,毛泽东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深刻剖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经济地位、生活状况及其对于革命的态度。其中,“买办阶级”作为中国革命的首要敌人之一,被给予了清晰而严厉的界定。
一、 “买办阶级”的基本定义与产生背景
所谓“买办阶级”,是指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那些直接为外国帝国主义资本服务、并从中获取利益的中国人阶层。他们的产生与近代中国被迫打开国门的历史紧密相关。
随着鸦片战争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大举入侵中国,开设商行、银行,倾销商品,掠夺原料。但由于语言、文化、商业习惯的隔阂,外国资本家需要雇佣一批熟悉本地情形的中国人作为中介和代理人。
这批人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特殊的阶级——买办阶级。他们通过与外国资本的契约关系,负责购销业务、金融汇兑、管理劳工等,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巨额财富。
二、 买办阶级的经济基础与政治角色
毛泽东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买办阶级的经济本质:“这些阶级代表中国最落后的和最反动的生产关系,阻碍中国生产力的发展。”
经济上的附庸性:买办阶级的经济利益完全依附于帝国主义。他们的生存和发展与外国资本的兴衰休戚与共,其业务核心是帮助外国资本剥削中国市场和民众,例如代为销售洋货、收购土产原料、办理贷款等。因此,他们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存在根本性矛盾,常常利用其优势地位压制和摧残脆弱的民族资本主义。
政治上的反动性:正是由于这种经济上的依附关系,买办阶级在政治上必然成为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言人和利益维护者。他们极力维护半殖民地的社会秩序,反对任何可能威胁到帝国主义特权和现有格局的革命运动。因此,毛泽东将他们明确划分为“帝国主义的老狗”,是中国革命的敌人。
三、 买办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区别
毛泽东在文章中的一个关键辨析,是将“买办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区分开来。虽然两者都从事资本主义经济活动,但有着本质区别:
买办阶级的利益与帝国主义完全一致,是革命的对象。
民族资产阶级则受到帝国主义和买办资本的压迫,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具有革命的要求,可以被视为革命的同盟军,但其具有动摇性和妥协性。
这一区分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使得中国共产党能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集中打击最主要的敌人。
四、 历史意义与当代启示
毛泽东对买办阶级的分析,精准地抓住了半殖民地社会的主要矛盾之一——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这为中国共产党制定“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任务提供了直接的理论依据。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其中大量包含买办资本)和社会主义改造,买办阶级作为一个完整的阶级曾经被消灭。
如今,“买办”一词在历史研究和日常语境中,仍常被用来批判那些在国际交往中牺牲本国根本利益、唯外国马首是瞻的行为和思想,延续着其历史批判的内涵。

「 支持乌有之乡!」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本网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侵删
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