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重读列宁兼答读者 | 国家资本主义理论的含义与误解

轶前 2025-07-04 来源:赤竹隐客公众号

我们要听毛主席的话,绝不能攻击斯大林。事物都有度,有界线,话不能说过头,要把握分寸。过头了,真理就会变成谬误。所以,我在这里要维护一下斯大林,虽然对他的错误,尤其是沙文主义也不高兴。

微信图片_2025-06-07_204132_028---副本.jpg

C同志在一个短短的评论里,提出了许多重大的理论问题。对我来说,限于自己的知识,也限于时间,不能跟着都去讨论。而其它的同志还在提问题,我更无力一一作答。我想,最好的办法还是读马列毛,那里有真解。下面,我只就这四个问题发表一点意见,并多少涉及相关的问题。

C同志认为:

“这里,关键是毛主席所指的社会主义是特指我国当时(CR前)的社会形态,这种社会形态又是自斯大林宣布苏联建成社会主义以来的当时的社会主义样板。我们应该问:斯大林宣称建成的社会主义(姑且称之为斯大林社会主义)是不是马恩列所认为的社会主义?

很显然,斯大林社会主义有国家的存在(尽管斯大林否认有阶级,但谁都知道国家是阶级存在的产物),有商品的存在(所谓存在两种所有制,还必须有商品交换,这还被我国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称之为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按劳分配’是用工资来体现的,而工资是等级制的,不直接对应每个人实际的工作劳动量。毛主席深刻指出:‘社会主义有没有阶级斗争?斯大林在这个问题上犯了大错误。列宁则不然,他说小生产每日每时都产生资本主义。列宁说建设没有资本家的资产阶级国家,为了保障资产阶级法权。我们自己就是建设了这样一个国家,跟旧社会差不多,分等级,有八级工资,按劳分配,等价交换。’因此,斯大林社会主义与马恩列所说的社会主义社会(无阶级、消灭国家、消灭商品)完全相反。当然有人认为这又是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其实马克思主义根本不需要斯大林来发展,列宁早就指出过,十月革命后的俄国最现实的是建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而且这‘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由‘无产阶级政权’控制的,列宁在对考茨基的论证(战)中说我们找到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就是把俄国建成无产阶级专政下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建设没有资本家的资产阶级国家’。也就是说,列宁很清楚过渡阶段的任务是什么,而斯大林宣称的社会主义其实就是一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充其量我们可以称之为‘社会主义国家’,表示是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国家。斯大林把它称之为社会主义,其实是对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歪曲(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歪曲不是一点两点,可参看肖立强在网上发表《回到马克思》一文)。

毛主席正是在我国所谓‘社会主义改造’(其实就是建立类似苏联的制度)完成后发现,这种所谓社会主义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阶级斗争还存在,根源在于各级官僚存在,‘资本家就在共产党内部’。斯大林社会主义消灭了资本的人格化身——资本家,国家成了资本的代表,按照巴黎公社原则,管理人员本该是人民公仆,但是斯大林没有遵照巴黎公社原则,而是反过来,建立了等级特权的官僚制,这些官僚反过来就成了人民的主子!

所以,毛主席洞悉了斯大林社会主义的问题,指出‘社会主义还存在阶级斗争’‘社会主义社会是过渡社会’,遗憾的是,毛主席没有看出问题的根源在于斯大林歪曲马克思主义原理,把社会主义的含义篡改了。只要把这里的‘社会主义社会’改成‘社会主义国家’,毛主席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就完美了,其实,这是马克思主义‘不断革命’的题中应有之义。”

我围绕这段话谈几点看法。

1、关于社会主义。

如果按照C同志理解的社会主义的定义,去看斯大林所领导建立的苏联社会主义社会,是不能称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也难怪他把在毛主席领导下56年以后我们所建立的社会主义社会,也给予了同样的否定。

这有一定道理。如果我说没有道理,别人马上会反问,你不是还叫半社会主义吗?

什么是社会主义?马列毛说得很多,关键一条,公有制。C同志所说的那些其它的条件,都是以公有制为前提的,没有公有制,那些条件就不可能存在。所以,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简单地表述第一阶段时,就说了个公有制。《共产党宣言》也才说全部理论就是消灭私有制。精神实质都一样。

如果这个理解不错,斯大林、毛主席都没错。其实,工资、货币,那些东西都好说,关键是所有制,所有制解决了,那是形式。大缺点是一旦粘连封建的特权、等级那一套,全民就不全民了。

但是,在毛主席、斯大林时代,这个弊端毕竟是第二位的,次要的,不是说当时就是封建特权所有制了。只要联系现实,劳动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是到处可以看得出来的,毛主席不就替人民在把着关吗?正是他,很小心,生怕变颜色,老是对弊端不满意,连资产阶级法权也看不惯。正是基于此,基于基本实行了公有制而言,这是社会主义社会。所以,我自己也一再强调,半社会主义实质还是社会主义,也可以简单说就是社会主义。

在这个问题上,我和C同志认识有一些区别。他从定义出发,我从原则出发,从实际生活出发。要是只看那个定义、那个设想,人类社会是否有那样的现实,很可能会最后落空。这是前面我所以讲方法的原因。事物是复杂的,是作为过程而存在的。典型形态只是在充分发展时才展现,而最初的过渡,最后的灭亡、消亡,都会和典型形态有差别。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里面讲了很多这样的话,列宁的《哲学笔记》也讲了很多。不能搞绝对,一切都是生动的,都随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事物的性质是由占主导地位的方面决定的,《矛盾论》中有论述。就是讲系统,也离不了这个辩证的思维方法。

2、关于国家资本主义。

国家资本主义不是列宁的发明,但是,无产阶级专政下的国家资本主义,是列宁的发明。C同志说的所谓“列宁的意见”,我怎么觉得不是列宁的意见。我在其它的网站上也看到过不少人有类似的意见。这是我想说说这个问题的原因。我以为这是一个理解的错误,是把一个正确的命题,变成了错误的命题。

我不明白,怎么可以说“其实马克思主义根本不需要斯大林来发展,列宁早就指出过,十月革命后的俄国最现实的是建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而且这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由‘无产阶级政权’控制的,列宁在对考茨基的论证(战)中说我们找到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就是把俄国建成无产阶级专政下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建设没有资本家的资产阶级国家’。也就是说,列宁很清楚过渡阶段的任务是什么,而斯大林宣称的社会主义其实就是一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充其量我们可以称之为‘社会主义国家’,表示是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国家。”

列宁1924年就去世了,怎么马克思主义就“根本不需要斯大林来发展”?在列宁之后,在当时的党的领导人当中,就是斯大林同志没有犯过重大错误(不说后来),而理论水平,比其它人也还是强。

列宁有“遗嘱”式的给党的信,那里面就是对斯大林的评价最高,缺点是粗暴。就是布哈林,老是被列宁批判,错误一大堆,而且是理论上的、倾向上的错误。实际就是修正主义观点。现在有人吹这个人,是风向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总是要发展的,斯大林在那个位置上,义不容辞。水平有局限,可以批评,但应该是同志式的批评。

而且,正是C同志所谓的列宁的“发展”,是误解,根本不是列宁的意见。

1、列宁总是讲要搞“国家资本主义”,什么时候说要搞“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了?加上“垄断”二字,就成了错误的命题了。

列宁一再说,有两种国家资本主义。一种是在资产阶级政权下的国家资本主义,一种是在无产阶级政权下的国家资本主义。列宁说:“国家资本主义问题把很多很多人都弄胡涂了。要消除这种现象,必须记住基本的一点:我们现有的这种国家资本主义,在任何理论、任何著作中都没有探讨过,原因很简单,通常一切同这一名词有关的概念都只适用于资主主义社会的资产阶级政权。而我国的社会制度虽已脱离资本主义轨道,但还没有走上新轨道,领导这个国家的不是资产阶级,而是无产阶级。我们有些人不愿了解,我们说的‘国家’指的就是我们,就是无产阶级,就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国家资本主义,就是我们能够加以限制、能够规定其活动范围的资本主义,这种国家资本主义是同国家联系着的,而国家就是工人,就是工人的先进部份,就是先锋队,就是我们。”

这种无产阶级专政能够加以限制、能够规定其活动范围的资本主义,怎么能加上“垄断”二字呢?一旦加上“垄断”,不是和对其“加以限制、规定其活动范围”矛盾了吗?这不是列宁的意见。

2、列宁什么时候说“十月革命后的俄国最现实的是建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什么时候说“我们找到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就是把俄国建成无产阶级专政下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建设没有资本家的资产阶级国家’。”

列宁肯定在当时的俄国,国家资本主义是一个具有历史进步性的事物。它的上一个台阶,正是社会主义。列宁把资本家分成了两种情况,一种是对抗苏维埃的“不文明的资本家”,另一种是接受国家资本主义的“文明的资本家”。对前一种要“无情惩治”;(而当时政权太软弱,列宁说这是“来自小资产阶级自发势力的影响和软弱无力”。这个意见很有现实意义。)对后一种,要“谋求妥协,或向他们实行赎买”。

但是,列宁从来也没有想到要把俄国建成国家资本主义国家,更不用说要建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了。我在前一篇文章中引用了列宁的话,他很明确地认为,当时的俄国有五种经济成分,其中就有以国营企业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经济。对于国营企业,列宁也认为要经济核算,“在相当程度上实行商业原则”。在“生产资料和流通资料收归国有”的情况下,这是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主导和基础。这是列宁亲自起草俄共党纲时,写下的有关条文,作为党的纲领,是极其郑重的,这才是列宁的真正的思想,是要干社会主义的思想,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想。所以列宁才有把握地说:“我们的国家资本主义同照字面上理解的国家资本主义的区别在于我们无产阶级国家不仅掌握了土地,而且掌握了一切最重要的工业部门。我们首先租出去的只是一部分中小工业,其余的都掌握在我们手里。”

国家资本主义毕竟是一个“退却路线”,是面对俄国的落后国情不得不采取的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路线,是为了更好的一跃而后退。

现在,有人攻击斯大林,好像斯大林不该放弃新经济政策,是违反了列宁的思想。

我认为这是不对的。列宁当时就认为:“如果国家资本主义在半年左右能在我国建立起来,那就是一个很大的胜利,那就是真正能够保证社会主义一年以后在我国最终地巩固起来,立于不败之地。”列宁并没有想把国家资本主义长久地搞下去,更不用说永远地搞下去。这和我们今天有些同志无原则地向资本妥协,片面发展资本主义,完全不是一个立场、一个思路。

不能拿今天的现实,和在这个现实基础上产生的思想,去简单否定已经过去的历史实践。况且,“今天的思想”也是不一样的,也有思想的对立和斗争,也还有待检验。不必轻易反攻倒算,就是倒算了,也不一定算数,就是做了“决议”,也不一定算数,不要忘记,历史老人更有权威。

至于说要把俄国建成没有资产阶级的资产阶级国家,也是以误解为基础的看法。无产阶级专政,就是无产阶级国家。这是本质。这是马列反复说的,大家都知道。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只是就“按劳分配”还是贯彻资产阶级的平等观,贯彻商品交换的公平原则来说,没有超出资产阶级的狭隘眼界,就这一点来说,也仅是就这一点来说,这是资产阶级法权,既然要保护这个法权,因为这是历史的必然要求,所以列宁发挥说,这是没有资产阶级的资产阶级国家。

马列都没有错,非常严谨。但是,不能把共产党人要建立的国家说成是没有资产阶级的资产阶级国家。把一个真理夸大过了头,就变成了错误。就是搞国家资本主义,也不是没有资产阶级的资产阶级国家,因为这个国家,是利用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是限制、规范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前途服务。这是一个无产阶级的非常革命的策略,这正是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国家性质的体现。讲错了,就变成了一个非常荒谬的策略。

我在网上不止一次见到过这样错误理解资产阶级法权、“没有资产阶级的资产阶级国家”和国家资本主义的观点。这些同志生吞活剥了列宁主义,好像比别人更懂点理论,其实,没有读懂。

3、由于这个理论错误,C同志把斯大林搞的社会主义经济形式,称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当然也是错误的。斯大林同志搞的是社会主义经济,虽然有弊端,有毛病,甚至有垄断(就专制而言),但这些问题在斯大林时代,还不能说是本质的、第一位的,国营企业,集体农庄,是公有制,是社会主义性质的,说成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以偏概全,是误解。后来变修了,为特权阶级服务了,这时,只是这时,经济发生变质,带上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但是,这也是畸型的,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还是有区别。

说斯大林顶多是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可是又说:“斯大林社会主义消灭了资本的人格化身——资本家,国家成了资本的代表,按照巴黎公社原则,管理人员本该是人民公仆,但是斯大林没有遵照巴黎公社原则,而是反过来,建立了等级特权的官僚制,这些官僚反过来就成了人民的主子!”这些话不能说没有道理,可是说得过头。那不等于说斯大林建立的不是社会主义国家而是代表资本家的资产阶级国家?那斯大林不就成了资产阶级的代理人,就成了最大的肘子派?我看不能这样说,最敢于反修的毛主席,对斯大林有批评,但在这位同志蒙受诬陷和攻击时,毛主席把他称为和列宁一样的“一把刀子”,无产阶级的刀子。我们要听毛主席的话,绝不能攻击斯大林。事物都有度,有界线,话不能说过头,要把握分寸。过头了,真理就会变成谬误。所以,我在这里要维护一下斯大林,虽然对他的错误,尤其是沙文主义也不高兴。

查看全部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本网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侵删

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

官方微信订阅号

相关文章

《求是》(2025年22期):习近平: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郝贵生 | 《论持久战》与中国的反腐败斗争究竟有什么逻辑联系?

劳动者能不能当家,是检验社会主义的唯一标准

好物推荐

最新推荐

《求是》(2025年22期):习近平: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郝贵生 | 《论持久战》与中国的反腐败斗争究竟有什么逻辑联系?

湘赣红旅—追寻伟人足迹.传承红色精神

两日热点

谁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分田单干的恶果与实事求是

人民群众开始进入“觉醒时代”,让哪些人惊恐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