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毛泽东: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坚持没有调查是不可能有发言权的毛泽东: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坚持没有调查是不可能有发言权的

石中毛 2025-11-17 来源:石中毛公众号

只有能听进去反对意见,才能获得正确的认知、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进而至少有利于自己。如果容不得反对意见,就算去“调查”,可是什么也听不进去,那还“调查”干什么。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句话,虽然曾经被人讥为“狭隘经验论”的,我却至今不悔;不但不悔,我仍然坚持没有调查是不可能有发言权的。

(毛泽东《“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毛主席语录》)

住在宫殿里,对人间疾苦什么也不知道,就胡折腾、乱折腾、主观主义,这样,就是全人类的灾难。

相反,实际的去调查、走访一下,说不定才能得出一点正确结论。

至于官员的“调查研究”,不过是下属给准备好的“场景”,走一下过场而已,没有什么意义。

所以,要想通过“调研”得到点正确认知,在调研前,不要事先通知被调研单位,直接去、突然访,就挺好,这样,说不定才知道一点实情。

事先通知被调研单位,那个单位就准备、彩排、演习,然后迎接“领导调研来访”,不过是形式主义、乾隆下江南,还不如“午休、静坐”。

晋惠帝听说发生饥荒,民众都饿死了,就疑惑“为什么不吃肉粥?”除了晋惠帝本身是个白痴、傻子以外,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晋惠帝是太子登基,从小生活在皇宫里,对外界的事情什么都不知道,把马误认为老虎,这也是再正常不过了。

晋惠帝这类人,现代社会也有,智力方面的因素外,就是没有实地调查过,假如看到民众不要说“肉食、粮食”了,连野菜、树皮也没得吃,自然就不会说出那些话了。

所以,实地的去看一下、体验一下,才能得出正确的认知、结论;如果主观臆想,就会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但是,就算实地去调查、哪怕是“突然袭击”、没有事先通知被调研单位,也未必能得出正确的认识。

为什么呢?因为“先入之见”。假如戴个有色眼镜、去看世界,世界实是那样,但是看到的景象,却是“带颜色”的,不是真实情况。

就如那个“盲人摸象”的故事,如果眼睛是瞎的,就说大象是“蛇”一样、或者说大象如同“柱子”、或者说像“扇子”。

如果先抱着个“主观成见”,去认识事物,把事物往自己那个成见上“扯”、“套”,这就是主观片面主义。

什么是“有罪推定”?就是先认为你“有罪”,然后找“缝子”,得出结论:你有罪。

所以,认识问题,不要先做“结论”、有“先入之见”,而是根据事实、实际,再做结论;或者,要依据现实情况,调整以前的错误认识。

“忠言逆耳利于行”;“忠言”,往往是难听的、逆耳的,只有那些谗谀之言,才听起来十分舒服、顺耳。

所以,“人君”分为“昏君”和“明君”;什么是“明君”?就是能听进去“忠言”,虽然感到十分难听、不舒服,但是,能“明察”、能“明辨是非”,知道说的对。

因此,任何一个人,应该多听听“反对意见”;凡是“反对”的,恰恰有其合理之处,反而是那些百依百顺的言行,却要知道是“藏奸”、甚至“包藏祸心”。

只有能听进去反对意见,才能获得正确的认知、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进而至少有利于自己。如果容不得反对意见,就算去“调查”,可是什么也听不进去,那还“调查”干什么。

查看全部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本网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侵删

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

官方微信订阅号

相关文章

习近平会见泰国国王哇集拉隆功

劳动者能不能当家,是检验社会主义的唯一标准

郝贵生:《论持久战》中“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的现实意义究竟是什么?

好物推荐

最新推荐

郝贵生 | 《论持久战》与中国的反腐败斗争究竟有什么逻辑联系?

习近平会见泰国国王哇集拉隆功

湘赣红旅—追寻伟人足迹.传承红色精神

两日热点

“唯一标 准”论是错误的——纪念真理标准讨论二十周年

林爱玥:高市早苗20天毁掉日本50年!

锁定坚强:《新闻联播》中谈及铭记毛主席等老一辈的历史功绩,为何让人民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