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俄国革命家小传|钢铁领袖·斯大林:前言

破折号 2021-10-05 来源:激流网2021

俄国革命家小传|钢铁领袖·斯大林:前言

“对斯大林,我本以为了解得足够充分,但我错了。”

——亨利·基辛格

图片

前言

“斯大林问题,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大问题,曾经引起了世界各国一切阶级的反响,至今还在议论纷纷。各个不同的阶级,代表各个不同阶级的政党或政治派别,意见不同......”

——《关于斯大林问题(二评苏共中央的公开信)》,1963年9月13日

作为二十世纪世界政治舞台上最重要的领袖之一,斯大林的一生极富争议性。并且,与对世界上其他一些备受争议的领袖的评价不同,对斯大林的评价,不仅是在他死后发生争议,甚至在他在世时就已经两极分化;攻击和中伤不仅来自于敌人,甚至大量地来自他的同志;对他的褒贬不仅涉及个人毁誉,甚至会不可避免的上升到如何评判他所处的国家(苏联)、他参与建立的社会制度(苏联社会主义制度)以及他所代表的的事业和信仰(共产主义事业和马克思主义信仰)上去。

对于正在学习社会主义理论并试图掌握社会主义运动规律的青年人来说,对斯大林的评价问题是无论如何都必须迈过的一道“坎”。斯大林问题的复杂,根源上也是社会主义运动这一新生事物本身的艰巨性、复杂性和不成熟性的反映。而斯大林贯穿一生的“钢铁”性格,既是他在艰苦的革命斗争中愈挫愈强、脱颖而出并在列宁逝世后肩负起领导苏联军民建设国家和打赢战争重担的重要支撑,也使他在处理很多问题时走入片面化、绝对化的误区,在认识和实践中犯了不同程度的形而上学错误,制造了一系列消极影响。这就是不可避免的、活生生的历史辩证法。

基于斯大林问题的重要性,并考虑到这一问题与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的深刻关联,笔者敢竭驽钝,凭有限的才智和所掌握的有限资料,尽力用一个不太长的篇幅,以时间为线索,为各位读者介绍这位领袖的生平、思想和活动经历,并在此基础上尝试进行尽可能客观、公正的评价。希望本文能对读者们了解斯大林问题、掌握社会主义运动的规律以及思考在当代如何继续推进社会主义运动有所启发。毕竟,知古是为了鉴今。借用当年中苏论战中的一句经典概括:

“怎样认识和对待斯大林的问题,不只是对斯大林的个人评价问题,更重要的是,怎样总结列宁逝世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问题,怎样总结列宁逝世以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问题。”

本文将分如下几个部分展开:

上篇·革命青年斯大林(1878-1912)

中篇·中央委员斯大林(1912-1924)

下篇·最高领袖斯大林(1924-1953)

附篇一·斯大林的家庭

附篇二·斯大林与文学

附篇三·斯大林与中国

附录(若干)

临2.jpg

斯大林标准像

临1.jpg

青年斯大林(哥里时期)

临3.jpg

警察局留存的斯大林案卷(1911年)

临4.jpg

斯大林在流放地(1913年)

斯大林(二排左三)、加米涅夫(左四)、斯维尔德洛夫(二排右二)

临5.jpg

斯大林与列宁(1918年)

临6.jpg

雅尔塔会议“三巨头”(1945年)

临7.jpg

斯大林逝世(1953年)

查看全部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本网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侵删

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

官方微信订阅号

相关文章

《求是》(2025年22期):习近平: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郝贵生 | 《论持久战》与中国的反腐败斗争究竟有什么逻辑联系?

劳动者能不能当家,是检验社会主义的唯一标准

好物推荐

最新推荐

乌有之乡网文活页资料2026年度预约公告

《求是》(2025年22期):习近平: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郝贵生 | 《论持久战》与中国的反腐败斗争究竟有什么逻辑联系?

两日热点

吴铭:金融,只会祸乱,不会造福

都被狗吃了

俞敏洪:口号与时代的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