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还是“肃反”?——对左翼内部“纯洁性”病态追求的批判性反思
革命不是一场追求化学纯度的实验室实验,它是一个巨大的、充满杂质的社会熔炉。
引论:在思想的十字路口
随着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性矛盾的日益深化,以及国内社会阶层分化的不断加剧,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思想,正以一种不可忽视的姿态,重新回归到公共讨论的场域,尤其是在思想相对活跃的互联网空间。这无疑是一个积极的历史信号,它标志着新一代的求索者正在努力寻找能够解释现实困境、指明未来道路的科学理论。然而,在这一思想复兴的进程中,一种破坏性的、貌似“革命”实则反革命的倾向,也如影随形地滋生蔓延。
这种倾向,表现为一种病态的、对所谓“纯洁性”的狂热追求。其信奉者,往往以最激进的口号和最严苛的教条为武器,将斗争的矛头主要指向左翼内部的其他派别与同志,而非指向我们共同的、真正的敌人。他们热衷于“肃反”,擅长于“扣帽”,将复杂的理论与战略问题,简化为非黑即白的道德审判与身份认证。这种行为,在客观上割裂了左翼阵营,孤立了自身,模糊了斗争的大方向,将本应波澜壮阔的群众运动,矮化为一个个封闭内耗的线上“回音室”。
本文的使命,就是要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这一“左”倾幼稚病与流氓无产者式的宗派主义倾向,进行一次系统性的、严肃的理论批判。我们将从其理论根源、阶级基础、战略危害等层面,深刻地解剖其反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并重新阐明在当前历史阶段,如何科学地运用阶级分析与矛盾学说,去回答那个革命的“首要问题”——“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不仅是一场必要的思想澄清,更是一场旨在将左翼运动从自我消耗的泥潭中拯救出来、重新引向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正确轨道的斗争。
第一章:纯洁性的幻象——现代宗派主义的理论根源
1.1教条主义的“试纸”:以单一标准衡量一切
现代左翼宗派主义的第一个理论特征,是教条主义。他们往往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武库中,抽取某一个具体的、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结论或口号,并将其绝对化、神圣化,变成一张可以随处应用的“政治试纸”。例如,将“是否旗帜鲜明地反对‘特色’”作为划分“真假左派”的唯一、也是最终的标准。
毫无疑问,对任何形式的修正主义、对任何背离社会主义根本原则的路线进行批判,是每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应尽的责任。但是,将这一具体的批判任务,提升为包罗万象的、衡量一切人、一切事物的唯一准绳,并以此为由,拒绝分析具体情况、拒绝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这就从科学的批判,堕落为了形而上学的教条。
马克思主义的灵魂,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脱离了时间、地点、条件,任何革命的口号都会变成其对立面。这种以单一“试纸”划线站队的行为,恰恰是对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的背叛。
1.2从革命原则到形而上学偶像的蜕变
这种教条主义,在认识论上,是一种典型的形而上学思维。它将复杂的、运动的、充满矛盾的社会现实,看作是静止的、孤立的、黑白分明的。在他们眼中,各种社会力量的属性是凝固不变的,要么是100%的革命,要么是100%的反动,不存在中间地带,不存在可以转化的可能性。
因此,他们无法理解统一战线的辩证法,无法理解对中间派别的争取与改造,更无法理解在不同历史阶段,需要根据主要矛盾的变化,来调整我们的斗争策略。
他们所追求的,是一种绝对的、化学意义上的“纯洁”,试图建立一个由思想上完美无瑕的“圣徒”所组成的队伍。然而,历史已经反复证明,这种关门主义的“纯洁”,最终只会导向宗派的孤立和革命的失败。
1.3对阶级分析的庸俗化取代
宗派主义最根本的理论谬误,在于它以一种简单粗暴的政治标签,取代了科学的、复杂的阶级分析。
当他们面对一个“建制左派”学者、一个同情革命的民族企业家、或一个思想上存在小资产阶级摇摆的知识分子时,他们首先做的,不是去分析此人所处的阶级地位、其在当前主要矛盾中的潜在作用、以及团结或斗争的具体策略,而是急于用那张“试纸”去检验其言论,一旦发现“不纯”的痕迹,便立刻贴上“敌人”的标签,予以攻击。
这种行为,本质上是思想懒惰和政治幼稚的表现。它放弃了马克思主义最核心的调查研究与阶级分析方法,转而沉迷于一种廉价的、能够带来瞬间道德优越感的“口号政治”。其结果,必然是混淆敌我,将大量的、本可以成为朋友甚至同盟军的中间力量,推向敌人的阵营。
第二章:新时代的敌友我——重答革命的“首要问题”
2.1谁是我们最主要的敌人?——标定斗争的主攻方向
要克服宗派主义,就必须回归革命的起点,重新科学地回答毛泽东同志提出的那个“首要问题”。在21世纪的今天,在全球资本主义体系下,我们最主要、最凶恶的敌人是谁?是国际垄断金融资本及其在各国的政治代理人。
这个敌人,掌控着全球的经济命脉与舆论机器,是造成世界范围内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苦难的总根源。一切革命的战略和策略,都必须围绕着“反对这一主要敌人”这一核心任务来展开。任何偏离这一主攻方向、将火力对准非主要敌人甚至盟友的行为,无论其言辞多么“左”,在客观上都是在帮助主要敌人。
2.2谁是我们必须团结的朋友?——对当代左翼阵营的具体分析
明确了主要敌人,我们就必须以最大的政治智慧和胸怀,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对于当前国内思想场域中存在的、被宗派主义者们肆意攻击的各个左翼派别,我们必须进行具体的阶级分析:
“建制左派”:这个群体构成复杂,包括体制内的学者、部分官员、国有企业的管理者等。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其立场可能确实是为现行秩序辩护。但另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出于对国家主权、公有制残余和民族利益的维护,而反对新自由主义的全面进攻和帝国主义的文化渗透。
他们身上存在着深刻的两面性。在反对帝国主义、反对私有化浪潮等具体议题上,他们可以成为我们的同盟军。对他们,应该采取“又团结又斗争”的策略,在合作中影响他们,批判其保守性和局限性,而不是一棍子打死。
“小资产阶级左派”:这是当前网络左翼的主体。他们大多是青年学生、知识分子、城市白领等。他们对资本主义的压迫有切身体会,充满了革命的激情和正义感。但同时,他们也深刻地带有小资产阶级的狂热性、摇摆性和个人主义。
宗派主义的“左”倾幼稚病,正是这种阶级性的集中体现。对于这个庞大的群体,无产阶级革命者绝不能采取排斥和敌视的态度,而应以最大的耐心,去进行理论教育和实践引导,帮助他们克服自身的弱点,在斗争中成长为坚定的战士。他们是革命必须依靠的、重要的同盟军。
“民族资产阶级左派”:这是一个更具争议性的群体,可能包括一些在与国际垄断资本的竞争中受到打压、因而产生一定反帝爱国情绪的民族企业家。遵循列宁和毛泽东的教导,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例如,在反帝的民族民主革命阶段),这个阶层是可以被纳入统一战线的。
在今天,当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和技术封锁成为主要威胁时,团结他们中的开明分子,共同反对外来压迫,同样具有现实的战略意义。当然,对其剥削的本性和妥协的倾向,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和斗争。
2.3全面索敌的战略愚行
由此可见,宗派主义者们的“全面索敌”行为,是一种何等愚蠢的战略自杀。他们将本可以团结的“建制左派”推开,将本应该教育的“小资产阶级左派”骂走,将本可以利用其矛盾的“民族资产阶级左派”彻底归为敌人。他们眼中,除了自己那个小小的、纯而又纯的宗派,举目四望,皆是“修正主义”和“叛徒”。
毛主席若是以这种方式去领导革命,恐怕连一个山头都走不出去,更遑论建立起席卷全国的统一战线。这种行为,除了能满足其病态的“道德洁癖”,对实际的革命事业有百害而无一利。
第三章:“群内革命家”的幽灵——宗派主义的阶级与社会根源
3.1脱离实践的“键盘侠”:流氓无产者的现代变种
宗派主义的狂热,并非凭空产生,它有着深刻的社会和阶级根源。这些热衷于在网络群组中进行“肃反”的“革命家”,其社会画像往往具有以下特征:他们中的许多人,严重脱离了现实的集体生产与劳动实践。他们的“革命”,不在工厂,不在农村,不在社区,而是在键盘和屏幕之间。
这种生存状态,与马克思所描述的“流氓无产阶级”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流氓无产阶级,作为一个脱离了生产过程的“败类”阶层,其特点是极端的破坏性、缺乏组织纪律、崇尚个人暴力、易于被最激进的口号所煽动。
当这种阶级特性与互联网的匿名性、碎片化相结合时,便催生出了当代的“群内革命家”。他们的“斗争”,不需要付出真实的代价,却能带来巨大的虚拟满足感。
3.2主观唯心主义与“精神胜利法”
这种脱离实践的生存状态,必然导致其在思想方法上的主观唯心主义。他们衡量一场“战斗”胜败的标准,并非是敌我力量的实际消长、群众觉悟的实际提高,而是自己是否在辩论中“骂倒”了对方,对方是否因为厌烦而退群或沉默。
当对方因不愿与其进行无休止的、毫无建设性的争吵而选择离开时,他们便会单方面宣布自己的“胜利”,并将其解释为“敌人害怕了”、“他们理亏了”。
这正是鲁迅先生笔下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的当代翻版。这种自欺欺人的“胜利”,使他们沉溺于虚拟世界的权力幻觉之中,越来越丧失对现实世界进行物质改造的能力和意愿。
3.3破坏性压倒建设性:以“批判”之名行“捣乱”之实
宗派主义者的全部活动,都呈现出一种破坏性压倒建设性的特征。他们的日常工作,就是“贬低人”、“揭露人”、“打倒人”。他们似乎认为,革命就是一场永恒的“除垢运动”,只要把所有“不纯”的分子都清除出去,革命的队伍就自然而然地壮大了。
然而,革命的本质是建设,是建立一个新的、更美好的世界。批判,仅仅是建设过程中的必要手段,其目的是为了“治病救人”,达到新的团结。而宗派主义的批判,其目的却是“置人于死地”。
他们所到之处,带来的不是思想的澄清和组织的巩固,而是争吵、分裂和瘫痪。在一个健康的讨论环境中,他们就像病毒一样,让所有人最终都唯恐避之不及。这哪里是革命?这分明是打着革命旗号的捣乱。
第四章:革命的代数学——统一战线的战略艺术
4.1算术与代数:两种截然不同的革命思维
宗派主义者在战略思维上,犯的是算术错误。他们只会做简单的减法,不断地从革命阵营中开除“异己”,使得队伍越来越小。而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掌握革命的代数学。
代数学的精髓,在于首先识别出那个必须求解的核心未知数——即主要矛盾和主要敌人。然后,围绕这个核心任务,去构建一个复杂的、多变量的方程。在这个方程中,不同的社会力量是不同的变量,他们有正有负,有常数有系数。
革命的艺术,就在于如何通过加减乘除、合并同类项,去最大限度地增加正向变量的权重,中立化甚至转化负向变量,最终求解那个核心未知数。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正是这种高超的、出神入化的革命代数学。
4.2 “团结一切能够团结的人”:历史的经验
中国革命的胜利史,就是一部成功运用统一战线这一法宝的历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主要矛盾的变化,建立了不同形式的统一战线:
第一次国共合作,团结国民党,共同反对北洋军阀。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一切不愿做亡国奴的中国人,包括国民党内的爱国派和地方实力派,共同反对日本帝国主义。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在解放战争和建国初期,团结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各民主党派,共同反对国民党反动派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每一次统一战线的成功建立,都极大地壮大了革命力量,孤立了主要敌人。可以说,没有统一战线,就没有中国革命的胜利。这段历史,是对今天那些宗派主义者最响亮、最深刻的驳斥。
4.3 “团结—批评—团结”: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唯一正确公式
对于左翼阵营内部的分歧和矛盾,正确的处理方式,绝非宗派主义者那种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肃反”模式,而是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著名公式——“团结—批评—团结”。
这个公式的出发点是团结的愿望。我们进行批评和斗争,不是为了把对方打倒,而是为了帮助同志克服错误,澄清思想,以达到一个新的、更巩固的团结。
批评,必须是实事求是的、与人为善的,是“治病救人”式的。通过这种讲道理的、同志式的思想斗争,最终实现全党和整个左翼阵营在马克思主义原则基础上的大团结。这才是真正的、充满力量的“纯洁性”。
第五章:从虚拟的“纯洁”到现实的斗争——左翼的正确出路
5.1线上“肃反”的绝对无效性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宗派主义者们沉迷的线上“肃反”运动,对于改变现实世界,其效用等于零。在网络群组里“战胜”一百个“修正主义者”,既不能让一个工人的工资提高一分钱,也不能阻止一块国有资产的流失,更不能组织起一次有力的群众抗议。
这种行为,本质上是一种对现实斗争的替代和逃避。它用虚拟世界的口舌之快,来掩盖自身在现实世界中的无能与怯懦。
5.2真正的战场:深入群众,扎根实践
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左翼的真正战场也绝不在网络空间。真正的革命者,唯一的正确出路,就是深入到人民群众的火热斗争中去。这意味着:
要放下知识分子的身段,去到工厂、工地、写字楼和农村,与普通的劳动人民相结合,学习他们的语言,了解他们的疾苦,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要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去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道理,帮助他们提高阶级觉悟,认清自己受剥削受压迫的根源。
要在具体的、合法的经济和政治斗争中,帮助群众组织起来,维护自身的权益,并在斗争中锻炼自己,培养骨干。
只有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本国工人运动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左翼才能从一个漂浮在空中的思想流派,转变为能够动摇资本主义根基的物质力量。
5.3呼唤有原则的团结与有建设性的辩论
这并非要我们放弃左翼内部必要的思想斗争。恰恰相反,有原则的、健康的思想辩论,是保证运动不偏离方向的必要条件。但是,这种辩论必须服务于一个更高的目标——在共同对敌的实践中实现更高层次的团结。
我们呼吁,所有真诚的左翼同志,都应该自觉地与那种流氓无产者式的、以谩骂和“肃反”为乐的宗派主义倾向划清界限。
我们应该努力营造一种同志式的、建设性的、相互尊重的辩论氛围。我们的分歧,应该在共同的学习和实践中去逐步解决,而不是在相互的攻讦中不断激化。
我们的枪口,必须一致对外,对准我们共同的、最主要的敌人。
结论:革命不是洁癖,而是熔炉
综上所述,当前在左翼网络圈层中蔓延的宗派主义,是一种披着“极左”外衣的、反马克思主义的“左”倾幼稚病。它根植于脱离实践的小资产阶级和流氓无产者的阶级特性,在理论上用教条主义取代阶级分析,在战略上用关门主义取代统一战线,在实践上用虚拟的“肃反”取代现实的群众斗争。它对左翼事业的危害,甚至比来自右翼的公开攻击更为阴险和致命。
革命不是一场追求化学纯度的实验室实验,它是一个巨大的、充满杂质的社会熔炉。真正的革命者,不是高高在上的“纯洁性”检察官,而是深入到熔炉之中,与最广大的、形形色色的、有着各种缺点的群众打成一片,并在共同的斗争烈火中,将他们和自己一同锻造成纯钢的炉火工人。
因此,让我们告别那种在网络群组中“唤醒四顾心茫然”的孤独与狂傲,重新回到革命的“首要问题”上来。用科学的阶地分析,去识别谁是我们真正的敌人,去团结那些形形色色、可以团结的朋友。将我们的全部精力,从无休止的内部攻讦,转向那更广阔、也更艰难的现实世界。
因为,只有在那里,在与亿万人民群众的共同奋斗中,左翼的未来和人类的希望,才可能被真正地铸就。
「 支持乌有之乡!」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本网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侵删
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