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勤|把周总理抬到不合适的高度是捧杀:李宗仁的“赝品”,毛主席为何比周总理看得深看得透?
毛主席逝世后,有人试图贬损毛主席的形象,他们想出了一招——扬周抑毛。惯用的手法,还是弯弯绕——把毛主席决策的重大事件,含含糊糊说成是毛主席和周总理一起的决策,然后专门说具体细节,这当然就只能看到周恩来总理,毛主席就隐身了......
李克勤(jixuie)题记:毛主席逝世后,有人试图贬损毛主席的形象,他们想出了一招——扬周抑毛。惯用的手法,还是弯弯绕——把毛主席决策的重大事件,含含糊糊说成是毛主席和周总理一起的决策,然后专门说具体细节,这当然就只能看到周恩来总理,毛主席就隐身了......
1966年10月1日晚,毛主席从天安门城楼下来,周总理赶紧陪同过来,和主席一起席地而坐与群众欣赏焰火的动人场面
实际上,重大问题,如果没有毛主席掌舵,周总理是没有那个能力掌控全局的。这难道还要用某些人的“实践”再证明一遍吗?
再说:毛主席属于领袖式的人物,在企业领域就是超大型企业家,而周总理则是执行层的杰出管理者。这二者,在道器层面,都有极大差异。
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毛主席是太阳,周总理像月亮。
下面在说一说1965年7月20日国民党“末代总统”李宗仁回国前,用一批“赝品”文物字画作试探,周总理如果没有毛主席点拨,恐怕会误判。
01
李宗仁3千美元字画,毛主席为何要算12万?
早在中央苏区的时候,周恩来就对毛主席深邃的洞察力,有所领悟,湘江战役红军遭受灭顶之灾后,周恩来不得不对毛主席的判断由衷佩服。此后,每当关键时刻,周总理对毛主席的决策,不管是理解还是不理解,他逐渐养成一个习惯——不轻易反对,绝大多数都是雷厉风行贯彻执行的。1965年7月20日李宗仁从海外归来,举世震惊,这个结果,周总理作了许许多多细节上的工作,但在重大决策点上,在关键环节上,那还是毛主席在道层面把握方向的。周总理也是心悦诚服觉得“还是主席高明”的。
《程思远传》作者薛建华披露了一个细节:李宗仁归来前,曾经交给国家一批文物,说是价值11万美元,总理委托专家鉴定,说是最多只有3千美元的是真品,其余都是赝品或者是仿制品。总理准备给李宗仁3万美元支票,毛主席却说要给12万美元。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总理后来为何说“还是主席高明”?
(一)
李宗仁(右)也是个政治家他能领导军人白崇禧(左)
白崇禧在桂系,乃至在国民党军界也算是个人物,人称“小诸葛”,但此人缺乏政治头脑,比李宗仁差远了。白崇禧跟着蒋介石到了台湾后,最终老蒋把他还是给收拾了。
李宗仁后来称病不去台湾,而是到了美国。
尽管杜鲁门之后,和他关系好的民主党成了在野党,共和党的艾森豪威尔上台,他在美国的生活失去了靠山,相对比较艰难。
但他审时度势,让他的秘书程思远长期留在香港,得以和新中国保持联系。
他拿出名义上11万美元的文物捐给新中国,实际上是投石问路。
这一点,只有毛主席看出来他的深层次用意。
李宗仁归来视频
李宗仁遇到毛主席领导的新中国,使得他得以叶落归根,也算是幸运的。
不得不说,李宗仁还是非常有政治头脑的,当年美国选择他,准备取代蒋介石,也是有道理的。
(二)
周总理过人之处:自知之明
老子《道德经》有这样的说法:“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这也许就是中国人常说的明智,人贵有自知之明的含义。
周总理就是有自知之明的伟人。
他在毛主席领导下,走过了人生最辉煌的时光。
我们要多学习周总理,多一点自知之明。
请收起对毛主席的傲慢与偏见
(三)
在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和李宗
仁亲切握手
毛主席的智慧:独有的智与慧
像李宗仁归来,这样大的事情没有毛主席掌舵,是不行的。此道非彼道,不深悟其道,恐怕是很难想得通说得通想得通——道器变通的。
李宗仁当过国民党代总统,他回到毛主席领导的新中国,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这里面核心的要点在于彼此之间的信任,这种信任既有器层面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也有道层面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李宗仁的那些字画文物,就是器层面的东西,在他说的“11万”,以及后来算“12万”背后的道,这由器而道,由道而器的过程,经过几个回合,将近多年功夫,哪一个环节都不能少,否则,就难以道器变通。
也许从智商看,和毛主席不相上下的人也有,但是如果从慧上考量,从看出别人看不出,看不深,看不透的地方来寻思,毛主席就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了。
周总理是个有大智慧的人,但无法与毛主席相提并论。
试想,在毛主席领导下,周恩来的成就有多大?此前是个什么情况呢?
把周总理抬到不合适的高度是捧杀!
02
毛主席为何不在乎李宗仁的“赝品”文物?
李宗仁回国前曾经要将自己收藏的一批文物捐给国家,他在给自己的秘书,也是他与国内联系的中介人程思远的信中特地说,这些文物,是他花了“11万多美元购买的”。
请注意,为什么李宗仁要强调这一点?恐怕当时做具体日工作的人,都没细想。
专家鉴定后,却发现这批字画大部分是赝品。按当时的行情计算,最多值3000美元。
这与李宗仁说的11万多美元,相差太悬殊了。
周总理获知情况后颇感意外。他反复考虑,决定给李宗仁3万美元,并将此事报告了毛主席。
谁知毛主席听后哈哈大笑起来,点拨说:
“恩来呀,我们的统战工作要讲策略。他说11万多,就给他12万!这叫‘投石问路’嘛!”
这里要特别说一句,毛主席这样的点拨,是不少的。首次访问苏联,周总理是后来派去谈判的,他紧张得不得了,生怕苏联方面因为斯大林的强硬而不让步,搞得自己下不来台。还是毛主席点拨了他——斯大林作为苏联领袖不会让步,但他是国际共产主义导师,在国际主义范畴里他再不让步就说不通!
于是,毛主席亲自批示财政部部长李先念,从国库中提出12万美元现金给李宗仁。
李宗仁得知消息后,十分高兴,连声称赞:“共产党不简单,是识货的。”
......原来,李宗仁果然是用这批文物投石问路的,他用这种做生意的方式投石问路,的确生出新意。
李宗仁的想法说法做法,只有在毛主席这里才能完全想得通说得通行得通——三通,道器变通了。
李克勤后记:
我提出的道器变通理论,的确算是一种创新。好多老百姓从不懂已经到懂了,这叫什么?任何新事物都有从不懂到懂的过程,从想不通到想得通的过程。否则怎么会有闻道有先后的说法呢?有些朋友不用担心老百姓懂不懂,难道还不相信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吗?如果阁下不信我说的话,不妨看看阁下留过言的文章后的留言吧,那些绝大多数该是群众吧?如今的群众可不是能够随便搞点新概念就能忽悠的,我的道器变通理论已经从网站,博客到微信公众号,有二十多年网上传播了,如果没有群众基础,还会有这么多人看吗?还有这么这么多著名网站公众号转载吗?
我一向不喜欢夸赞我的能力,但我会坚持真理。
我认为在朋友之间讨论问题,最好爱其所同,敬其所异。
这个异,其实正是毛泽东文化的第一个维度——优的内在要求,异而优。
有不同意见,开诚布公讨论,不打棍子不扣帽子。
当然不能搞反动派的言论,过去被批倒批臭的修正主义那一套,那是上不了台面的。
毛主席的“三要三不要”原则,那是要遵守的:
{要搞马克思主义,不要搞修正主义;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阴谋诡计。}
「 支持乌有之乡!」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本网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侵删
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