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形式主义:一场悄无声息的巨大浪费

勇敢的孤行者 2025-09-03 来源:勇敢的孤行者百度号

导读:"形式主义正在吞噬我们的工作效率与热情:教师忙于填表而非教学,医生写文书而非看病,基层工作者准备迎检而非服务。这场全民参与的虚假演出,消耗资源、扭曲本质,却无人受益。唯有从'重痕迹'转向'重实效',才能打破这场无意义的循环。"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身边充满了各种形式主义的表演:拍照留痕、过度留档、重复填表、无止境的会议、华而不实的迎检准备...这些看似“认真负责”的表象下,隐藏着惊人的资源浪费和效率黑洞。

形式主义最直接的危害,是造成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浪费。基层工作人员耗费大量时间在制作精美台账、反复修改材料、准备迎检演练上。一个单位为了一次检查,可能提前数周甚至数月准备,打印成千上万的纸张,制作琳琅满目的展板,组织员工背诵应知应会。这些投入的资源和时间,本可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真正服务,却被浪费在营造“工作到位”的表象上。

更可怕的是,形式主义正在异化我们的工作本质。当“留痕”比“实效”更重要,当“拍照证明”比“真正完成”更优先,工作的目的发生了可怕的扭曲。教师忙于各种打卡填表,而非潜心教学;医生花费大量时间写文书,而非诊治病人;社区工作者奔波于各种会议和汇报,而非服务居民。这种本末倒置的现象遍及各行各业,消耗着从业者的热情与专业精神。

形式主义还造就了庞大的“内卷”产业链——专业写手代写总结、广告公司承做展板、打印店通宵印制资料、会议服务公司疲于奔命。这些产业本质上并不创造真实价值,只是形式主义衍生出的畸形服务链。

为何形式主义屡禁不止?根源在于简单化的管理思维和避责心理。上级部门满足于“有图有真相”的简单考核,下级单位热衷于“留痕”以证明工作到位,双方在这种表面文章中心照不宣地达成了默契,形成了自我循环、自我证明的系统。

破除形式主义,需要从管理理念上进行深刻变革:从“重痕迹”转向“重实效”,从“看材料”转向“看变化”,从“层层加码”转向“切实减负”。衡量工作的标准不应是开了多少会、写了多少材料、拍了多少照片,而是实际解决了什么问题、服务对象是否真正受益、工作是否有实质进展。

当我们能够拒绝那些华而不实的要求,当我们有勇气对无谓的形式说“不”,当我们真正将资源和精力投入到产生实际价值的工作中,我们才能摆脱形式主义的桎梏,迎来一个更加务实、高效的社会。

形式主义是一场全民参与的虚假演出,每个人都是演员,每个人也都是观众,但没有人从中受益。是时候结束这场演出,回归工作的本真了。

查看全部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本网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侵删

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

官方微信订阅号

相关文章

习近平会见泰国国王哇集拉隆功

劳动者能不能当家,是检验社会主义的唯一标准

郝贵生:《论持久战》中“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的现实意义究竟是什么?

好物推荐

最新推荐

郝贵生 | 《论持久战》与中国的反腐败斗争究竟有什么逻辑联系?

习近平会见泰国国王哇集拉隆功

湘赣红旅—追寻伟人足迹.传承红色精神

两日热点

“唯一标 准”论是错误的——纪念真理标准讨论二十周年

林爱玥:高市早苗20天毁掉日本50年!

锁定坚强:《新闻联播》中谈及铭记毛主席等老一辈的历史功绩,为何让人民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