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顽石:却道天凉好个秋

顽石 2023-07-11 来源:乌有之乡

辛弃疾的悲哀,决不是个人的悲哀,而是国家民族的悲哀

看到这个题目,或许有朋友会说,顽石又在做那个什么梦了吧,正值酷暑,却在意淫秋凉。

然而,换一个角度看,你可能会发现,顽石不仅与时俱进,还走在时间前面呢。这不就很“正能量”了吗?

再说了,北风凛冽、冰天雪地的冬天,人们自然期盼惠风和畅、暖意融融的春日;而赤日炎炎、暑热难耐的盛夏,谁又不渴望天高气爽、凉风习习的秋辰?

取这个不伦不类的题目,当然是有缘由的。

晨光熹微,顽石出门跑步(小跑而已),由薄汗轻透到大汗淋漓,脑子里忽然就冒出一句与夏令风马牛不相及的“却道天凉好个秋”。

就算是遥望秋天,古往今来描写秋的句子数不胜数,或悲,或喜,或凉……都有,无需他人捉刀,顽石多少还记得几句,可为什么想起的就是辛弃疾这一句呢?我也莫名其妙。

该句出自辛稼轩《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少年不识愁却爱说愁,历尽沧桑之后,满怀愁思却欲说还休。到底为了什么?

了解辛弃疾的人都知道,辛氏满怀金瓯之痛、黍离之悲,郁积失意之恨、家国之愁,他纠结的是山河几时统一,牵挂的是苍生何以安宁。然而昏君当道,奸臣误国,朝政腐败,宵小横行,有鸿鹄之志兼具雄才伟略的一代豪杰只能渔樵荒野,终老茅舍,吟风弄月,饮恨山林,即便“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也“无人会,登临意”。在一切以皇帝的意志为思想准则,一切以朝廷的顶层设计为行动指南的时代,不要说金戈铁马,驰骋疆场,就是想痛痛快快一吐心中惆怅都不能,都不敢……“却道天凉好个秋”,其实就是“吞声踯躅不敢言”的委婉说辞。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志士被生生扼杀,他的万丈豪情、冲天壮志、非凡智慧、宏伟抱负,尽皆付诸东流,不敢言,甚至不敢怒,这是何等的悲哀!

而辛弃疾的悲哀,决不是个人的悲哀,而是国家民族的悲哀!如果他有左宗棠的际遇(前些时候,顽石写了《说说慈禧太后》,对左公际遇有所论述),谁敢说他就不能成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般伟业?!谁敢说他就不能实现“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雄心壮志?!历史没有如果……

顽石在2012年的某个时间写过辛弃疾,那篇文章叫《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写那篇文章的时候,想起某些事,某些人,禁不住泪流满面。今天又想到了辛弃疾,再一次产生了不合时宜的联想……情景不同,而怅惘依旧。

不写了吧。不写也罢!

却道天凉好个秋……

2023.07.09

查看全部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本网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侵删

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

官方微信订阅号

相关文章

习近平会见泰国国王哇集拉隆功

劳动者能不能当家,是检验社会主义的唯一标准

郝贵生:《论持久战》中“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的现实意义究竟是什么?

好物推荐

最新推荐

郝贵生 | 《论持久战》与中国的反腐败斗争究竟有什么逻辑联系?

习近平会见泰国国王哇集拉隆功

湘赣红旅—追寻伟人足迹.传承红色精神

两日热点

“唯一标 准”论是错误的——纪念真理标准讨论二十周年

林爱玥:高市早苗20天毁掉日本50年!

锁定坚强:《新闻联播》中谈及铭记毛主席等老一辈的历史功绩,为何让人民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