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吟几句诗

拍老师 2022-09-10 来源:拍帮主公众号

七律二首·送瘟神

读6月30日人民日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微风拂煦,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

其一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其二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下面是一些背景小故事:

古代传说认为瘟疫也有主管的神,这就是瘟神,也叫疫鬼。

血吸虫病曾在我国南方广为流行,这一威胁在解放初期依然存在,成为旧中国遗留下来的一个历史包袱。

比如,根据《余江县志》记载:在民国时期,当地有2.9万人死于血吸虫病,42个村庄被毁灭,2万多亩良田无人耕种。仅仅一个蓝田坂村,就有3000多人因患血吸虫病死亡,剩下的村民面黄肌瘦,在死亡边缘挣扎。由于丧失大量的劳动力,直接导致疫区生产力下降,土地产出减少。稻田里因有被感染的钉螺,竟成为“头年人种田,二年人肥田”的“棺材田”。“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正是余江旧貌的写照。

这位诗人在1955年发出了“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的号召。

江西省余江县人民积极响应这位诗人的号召,在全国率先消灭了肆虐几百年的血吸虫病。

1958年6月30日,《人民日报》发表通讯《第一面红旗——记江西余江县根本消灭血吸虫病的经过》,文中写道:“像这样临近毁灭又恢复了青春的村庄,在余江县疫区几乎每个社都有两三个。这些村庄年年增加人口,年年扩大。”

这位诗人看到报道后,夜不能寐,第二天就写下了这首《七律二首·送瘟神》。

后来这位诗人还写了一段《后记》,如下:

“六月三十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说:余江县基本消灭了血吸虫,十二省、市灭疫大有希望。我写了两首宣传诗,略等于近来的招贴画,聊为一臂之助。就血吸虫所毁灭我们的生命而言,远强于过去打过我们的任何一个或几个帝国主义。八国联军、抗日战争,就毁人一点来说,都不及血吸虫。除开历史上死掉的人以外,现在尚有一千万人患疫,一万万人受疫的威胁。是可忍,孰不可忍?然而今之华佗们在早几年大多数信心不足,近一二年干劲渐高,因而有了希望。主要是党抓起来了,群众大规模发动起来了。党组织、科学家、人民群众,三者结合起来,瘟神就只好走路了。”

《血吸虫病的防治,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委员会第二次报告》:

顺便,一点延伸阅读:

《这是一个清零成功的战利品陈列柜》

天花:已清零(全球根除状态);

脊髓灰质炎:已清零(区域性根除状态);

麻疹:已清零(区域性消除感染状态);

疟疾:已清零(区域性消除感染状态);

新生儿破伤风:已清零(区域性消除疾病状态);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已清零(状态不知道);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已清零(状态不知道)。

查看全部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本网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侵删

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

官方微信订阅号

相关文章

韶山行,记第一次直播,缅怀毛爷爷逝世46周年

全景回放人民群众九月九日纪念毛主席的感人瞬间!

好物推荐

最新推荐

《求是》(2025年22期):习近平: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郝贵生 | 《论持久战》与中国的反腐败斗争究竟有什么逻辑联系?

湘赣红旅—追寻伟人足迹.传承红色精神

两日热点

分田单干的恶果与实事求是

谁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人民群众开始进入“觉醒时代”,让哪些人惊恐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