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2021:与病毒斗争,为中医正名;2022:继续奋斗!

壬岷 2022-01-01 来源:人民健康论坛

临0.jpg

2021年即将过去,每当站在年末,总感慨时间过得飞快。

从2020年起,不觉已提笔写了2年时间,一开始也没想到自己能坚持写那么久。

但要细细去回顾这两年写文章的历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但还是坚持了下来,当遇到挫折的时候,总还要积极地鼓励一下自己:坚持,这是有意义的事。

2021年仍是全球抗疫的一年。

这一年,我最聚焦的话题便是“新冠疫苗”和“新冠疫*情”了。

2020年末新冠疫苗面世,很快便开启了全球接种。

一开始好消息不断,各种疫苗的有效率都比较高,在专家的解说下,人们对疫苗充满了期待。

但随着接种的进行,西方疫苗不时曝出一些不良反应,关于疫苗安全性的讨论也十分引人关注。

后来,新冠病毒变异出了德尔塔毒株,很快便肆虐全球。

之前因为疫苗接种而出现疫*情短暂好转的一些国家不久又被突破,采取“与新冠共存”防疫模式的国家一个接一个以失败告终。

我国采用的是群防群控配合中西医结合治疗形成的一整套疫*情防控体系,实践证明这是抗疫的有效利器。

疫苗防疫只是其中的一环。

我们在推行疫苗接种的过程中,也发生了很多事情,比如有些地方为完成接种率,违背“知情、同意、自愿”原则,变相强制人们接种。

这方面我们也写了好些文章进行呼吁。

大力推动疫苗的同时,我们也发现,对中医药抗疫的宣传也弱化了不少。

年中《中国医生》上映更是反映了这个问题,将中国医生抗疫变成了现代医学抗疫,没有体现中医药在抗疫中的重要作用,比之去年央视国际频道《中华医药 抗击疫*情》差得太远。

当时,中医界很多知名中医都参与了这个讨论,表达了强烈的不满。

实际上,2021年,中医药在抗疫中已经变成了主力军,尤其是德尔塔肆虐全球后,但人们的目光多数情况下都聚焦在疫苗上了。

四川的“大锅汤”防疫也是非常宝贵的经验,让人印象深刻。

到了下半年,又经常有新冠药物刷屏,媒体为了迎合人们的期待,常冠名之“特效药”,但这些药物都还只是实验性药物,在真实世界临床会怎么样,还有待验证。而且,媒体在报道的时候,也并没有怎么去讲这些药物的安全性、药物的成本这些信息,但这些也非常重要。

再后来,新的变异株奥密克戎出现,比德尔塔更具传染性。

一个多月过去,德尔塔和奥密克戎已经让欧美非不少国家陷入疫*情寒冬,比之去年同期还要严峻。以色列已经开始接种第四针了…

这些都是这一年来我重点关注的事情,有些看似离我们很远,但对我们有借鉴意义,有些离我们很近,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除了疫*情相关的事情,我还写过一些“健康生活方式和疾病之间关系”的文章,推崇中医理念和生活方式。

还写过一些“中医急救”案例的文章,素材来源绝大多数都是媒体的报道。等等。

总之,写文章的过程中,有的话可以说,有的话不好说,有的话不能说。

这一年,写了大概300来篇文章。

这一年,和一些读者朋友有过交流,有指正有鼓励有支持,当然也会有批评意见。在此,感谢所有读者朋友们的关注、分享和转发。

这一年,受过几次“处罚”,也有感到“很难”的时候,这种时候,常常会反复地思考自己的不足,思考写文章的意义,努力去寻求进步。

即将迈入新的一年,新的一年,仍要坚持为中医药发声,为人民健康笔耕不辍,贡献自己一份力量。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和“壬岷”一起。

查看全部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本网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侵删

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

官方微信订阅号

相关文章

《求是》(2025年22期):习近平: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郝贵生 | 《论持久战》与中国的反腐败斗争究竟有什么逻辑联系?

劳动者能不能当家,是检验社会主义的唯一标准

好物推荐

最新推荐

《求是》(2025年22期):习近平: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郝贵生 | 《论持久战》与中国的反腐败斗争究竟有什么逻辑联系?

湘赣红旅—追寻伟人足迹.传承红色精神

两日热点

分田单干的恶果与实事求是

“唯一标 准”论是错误的——纪念真理标准讨论二十周年

谁是中国人民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