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每天一章《道德经》精读(十九)

广明读书 2025-11-21 来源:广明读书公众号

需要辩证地来阅读、思考这部蕴含朴素哲理的道教唯心主义经典。汲取精华、扬弃糟粕。

每天一章《道德经》精读,今天要读的是:19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书接上回第十八章 ,本章老子以“三绝三弃”的否定,向我们揭示了伪饰下的“圣智、仁义、巧利”遮蔽了人性本真,反而成为社会乱象的根源,而解法唯有回归朴素本真,少私寡欲。

春秋时期,乱象丛生。老子发现仅靠文字理论去推行这些理念是不够的,必须让百姓在行为和心态上找到具体的依托。通俗点说就是,老子发现,当时的社会问题不是靠喊几句口号、写几篇文章就能解决的。

那要怎么解决呢?得给大家一个简单可行的准则,那就是保持质朴的本性,减少私欲的干扰。“素”指未染色的丝,“朴”指未加工的木头,合起来就是“保持本真,不伪装”。比如,不为了迎合别人而说假话,不为了虚荣而买昂贵但不需要的东西,活得简单真实。不嫉妒别人的财富,不为了升职而勾心斗角,把精力放在真正重要的事(家庭、健康、兴趣爱好)上。

所以,老子说道:摒弃追逐虚名、投机取巧,大家自然能专注生计,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摒弃刻意倡导的外在规范和虚伪迎合,大家就会回归与生俱来的淳朴本性,孝慈之心自然显现。摒弃投机取巧的技艺和过度逐利的风气,没有了可贪图的暴利和窃取的契机,盗贼滋生的土壤便不复存在。

关于这一段王弼的注解同样精妙,他说:“圣智,才之善也。仁义,人之善也。巧利,用之善也。而直云绝,文甚不足,不令之有所属,无以见其指。故曰此三者以为文而未足,故令人有所属,属之于素朴寡欲。”

意思是圣明智慧,是才能中优良的部分;仁爱正义,是做人中美好的品质;机巧便利,是实用中有益的功能。但(老子)直接说 “抛弃” 它们,文字表达过于简略,若不指明它们应归向何处,就无法让人明白核心主旨。因此说文字无法完全表达本质,所以要让人们有明确的归属,即归向纯真质朴、减少私欲杂念。

也就是说,“圣智”、仁义、巧利”本是三种美好的品质。圣智是超凡的智慧,仁义是高尚的品德,巧利是精巧的技艺与效用,这本身并无过错。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出在我们把这些美好的品质当做炫耀或实现世俗成功的工具了。为了显得聪明而卖弄智巧,为了博取名声而标榜仁义,为了追逐利益而钻研技巧。这时,智慧变成了心机,仁义变成了表演,技巧变成了手段。我们活得越来越像一个“产品”,精心包装,却丢失了最真实的内核。

所以老子不是要否定这些美好本身,而是警醒我们:当我们被“成功学”的“伪智”裹挟而焦虑迷茫,被“流量时代”的“道德表演”迷惑而辨不清真假,被“消费主义”的“巧利”牵引而陷入物欲陷阱时,我们需要“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来为漂泊的心灵找到一个真正的归宿。

“素朴”不是简陋,而是洗尽铅华后的清澈。就像一汪清泉,能照见万物的本来面目。当我们不再用层层叠叠的标签来定义自己,那个最真实、最完整的“我”才会显现。

“寡欲”不是禁欲,而是分清“需要”与“想要”。只留下真正必需的东西,空间自然开阔,心灵也随之轻盈。

因此,当我们不再急于证明自己聪明,智慧反而自然流露;不再刻意标榜道德,善行反而发自内心;不再被无穷欲望驱使,创造力反而蓬勃生长。

就像现在把手机放一旁,静静地看一会儿天空,弄一番花草,泡一壶茶。那一刻,你不必是谁,只是你自己。或许这种简单,这种自在,就是一种“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因为它离我们从来都不遥远,就在每一次选择回归真实的瞬间。

查看全部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本网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侵删

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

官方微信订阅号

相关文章

《求是》(2025年22期):习近平: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郝贵生 | 《论持久战》与中国的反腐败斗争究竟有什么逻辑联系?

劳动者能不能当家,是检验社会主义的唯一标准

好物推荐

最新推荐

郝贵生 | 恩格斯是与工农相结合的典范和楷模 ——纪念恩格斯诞辰205周年

乌有之乡网文活页资料2026年度预约公告

《求是》(2025年22期):习近平: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两日热点

小丑的叫嚣终将消散! 毛主席思想将如同日月经天,江河行地!

李甲才:浅析统台不大的事被演绎成难缠问题之见

他们在背后打的黑枪,我们会一笔一笔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