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每天一章《道德经》精读(十)

广明读书 2025-11-10 来源:广明读书公众号

需要辩证地来阅读、思考这部蕴含朴素哲理的道教唯心主义经典。汲取精华、扬弃糟粕。

每天一章《道德经》精读,今天要读的是: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专气致柔,能婴儿乎?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爱民治国,能无知乎?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为乎?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本章老子连用六个追问,层层构建了道家修身治国的核心框架,即“形神合一、柔和如婴、心镜无疵、治国无为、感物不扰、明知不宰”的六重修养;末以“玄德”作总结。

老子问道:你能做到精神内守、身心统一不分离吗?

王弼注: “一,人之真也”,河上公进一步指出 :“人能抱一,使不离于身,则长存。”,可见,一个人最要紧的首先是避免精神空耗、肉体劳损,守护身心和谐,这也是道家生命观的基石。

能做到凝聚气息,达到柔和,能像婴儿那样纯净柔和吗?

婴儿是什么状态?无知无欲,未被世俗智巧、功利心染着,看似柔弱却蕴含蓬勃生机。人能否剥离后天的造作,突破僵化的 “成人状态”,消解主观妄为,让心性复归婴儿般的纯粹柔和?

能做到清除杂念以洞察本质,能使心灵无染吗?

王弼注:“玄,物之极也。能涤除邪饰,至于极览,不以物介其明。” 清除内心的执念、偏见,不被外物遮蔽,才能看清真相,与道同体。

能做到爱护百姓、治理国家,能做到不滥用智巧、不妄为吗?

这里的 “无知”,不是摒弃智慧的意思,而是摒弃刻意的机心、权术与功利性智巧。正如汉初,历经秦末战乱与楚汉相争,民生凋敝、经济残破,而汉文帝即位后摒弃秦代苛政,以道家 “无为而治” 为治国纲领,践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之策,终开创 “文景之治” 的盛世,成为 “无为而治” 的经典范本。

能做到面对外界刺激,能否保持内在的宁静与接纳?

这是老子对人在自然与世事变化中如何自处的深刻叩问。“天门开阖” 并非实指门户开关,而是天地交替、四季轮回、生死代谢、治乱兴衰等一切自然与社会的运行与节律性变化。接纳变化而不妄动,顺应规律而不强行,如此方能在纷纭开合中保持内在的恒定,与道相合。

能做到即使通达明理、洞察一切,也不妄加干预吗?

“无为”,在这里是摒弃主观意志的强行干预,明白事物有其自化节律,不凭一己之见横加干涉。这正是道家“智而不恃”的至高境界。

道无形无象,却能催生万物、滋养万物,让一切生命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这份创造与养育不带任何主观目的,纯粹是自然节律的流露。玄德对老子“道之德”的核心诠释。

读到这里有人会说,上面这些要求太高了吧!我们普通人能做到吗?别说普通人,从古至今又有哪个人能做到“玄德”了?俗话说人无完人,我想老子设立如此高远的标准,也并非要求大家能够达到“玄德”那样完美。

《道德经》第四十五章明确提出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这些都说明老子很清楚,“不完美”本身是“道”的体现,人是有局限的。

老子或许就是通过这一连串的反问,让我们意识到自身的局限(人无法做到形神永不分离、内心毫无瑕疵)。正所谓不破不立,他破的,正是我们心中那个“要达成一个标准”的执著。

所以我们不妨把“玄德”看作是我们需要追求的跟高纬度的方向,犹豫不决时帮助我们决策的参考坐标,的而非现实意义的道德规范。而玄德的本质也不是“做到完美”,而是接纳不完美并顺应自然。

老子还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追求“玄德”不是一个“增加”知识、技能的过程,而是一个“减少”贪欲、智巧、妄为的过程。所以我们不必问“我做到了吗?”,而应问“我今天是否比昨天更少一点争强、逞能、自私的念头?” 就像登山,山顶是目标,但登山过程中的每一步、每一处风景、每一次自我的超越,才是真正的收获。

附本章相关故事:

丹麦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在对量子力学的探索中,提出了著名的“互补原理”,而他本人也对古代东方哲学,特别是中国道家的《道德经》有高度的评价和实际的应用。

玻尔在1937年接触并了解到了道家思想。他发现在《道德经》中阐述的哲学观念,例如“万物负阴而抱阳”(即阴阳互补),以及“有无相生”等概念,与他为解释量子现象(如波粒二象性)所提出的“互补原理”有着深刻的共鸣。他认为,这些古老的东方智慧与他现代科学发现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协调性。

玻尔不仅对此表示赞赏,更将这种认同付诸实践。在1947年,当他被丹麦王室授予爵位时说:“我不是理论的创立者,我只是个得道者”。他亲自设计了自己学派的盾形徽章,将中国的“太极图”作为核心图案置于其中,并在图徽上刻下了“对立即互补”的铭文。

查看全部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本网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侵删

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

官方微信订阅号

相关文章

习近平会见泰国国王哇集拉隆功

劳动者能不能当家,是检验社会主义的唯一标准

郝贵生:《论持久战》中“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的现实意义究竟是什么?

好物推荐

最新推荐

郝贵生 | 《论持久战》与中国的反腐败斗争究竟有什么逻辑联系?

习近平会见泰国国王哇集拉隆功

湘赣红旅—追寻伟人足迹.传承红色精神

两日热点

“唯一标 准”论是错误的——纪念真理标准讨论二十周年

林爱玥:高市早苗20天毁掉日本50年!

锁定坚强:《新闻联播》中谈及铭记毛主席等老一辈的历史功绩,为何让人民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