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每天一章《道德经》精读(七)

广明读书 2025-11-06 来源:广明读书公众号

需要辩证地来阅读、思考这部蕴含朴素哲理的道教唯心主义经典。汲取精华、扬弃糟粕。

每天一章《道德经》精读,今天要读的是:

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

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

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本章的重点是老子对“无私”与“成其私”辩证关系的深刻理解。

天地的运作完全出于自然,无意识、无目的,既不与万物争利,也不为自身存续而作为,因此超越个体生命的局限,在自然循环中实现长久存在。由天道推及人道,圣人效法天地,把自身利益放在众人之后,反而能被拥戴、处于领先;把自身安危置之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

而这个字面意思的解释也是本章的争议所在。

从古至今很多人想不明白,他们认为人生而自私,正所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老子要人变现得“无私”,其实只是实现利己的手段,老子所说的“成其私”其实就是老子最终的目的,无私就是为了被拥戴、处于领先,为了能保全自身,所以得出结论说老子玩弄阴谋权术的结论。比如宋代理学家“二程”(程颢、程颐)对此章时就说过:“老子之言,窃弄阖辟者也”,他们认为老子的言论,就是玩弄文字游戏的阴谋权术。

而明代薛蕙在《老子集注》中提到:“夫圣人之无私,初非有欲成其私之心也,然而私以之成,此自然之道耳。如欲成其私,即有私也。未有有私而能成其私者。程子有云:老子之言,窃弄阖辟者也。予尝以其言为然,乃今观之,殆不然也。如此章者,苟不深原其意,亦正如程子之所诃矣。然要其归,乃在於无私。夫无私者,岂窃弄阖辟之谓哉!”

圣人的无私,原本并非怀着想要成就自己私利的心思,然而自身价值却因此达成,这只是自然的规律罢了,不是因果关系。老子的动机事纯粹的,他的“后其身”、“外其身”是内在德性的自然流露,是效法天地“不自生”的结果,而不是一种算计。

一旦动机不纯,行为就会变形。一个处处算计着“我怎么做才能对自己最有利”的人,他的谦让会显得虚伪,他的付出会要求回报。这种机心总会被人察觉,从而失去信任。

薛蕙继续说道,程颐曾说:“老子的言论,是在暗中玩弄权术啊。”他以前也认为他的话是对的,但现在看来,完全不是这样。

如果不深入探究它的本意,确实会像程颐所指责的那样误读。但它的核心,其实在于 “无私”。而“无私”,哪里是“暗中玩弄权术”能概括的呢!

这段话清晰阐释了老子思想与权谋术的不同。批评了程颢以己度人,将“成其私”曲解为自私目的,实则老子强调的是超越私利的精神。

更通俗来说,老子的这段话不是教人虚伪地以无私为手段,而是告诉我们,当你打破“小我”的局限,将自身融入更大的“整体”时,在成就整体的过程中,不再执着于算计“我能得到什么”,而是专注于创造价值、造福社会时,那个真正的、更宏大、更丰盛的“自我”才会被生命本身所成就。

附本章相关历史故事:

大禹治水—— “外其身而身存”,公心成就王业

上古时期,洪水滔天。鲧(gǔn)治水失败被杀,其子禹接替重任。面对杀父之痛和艰巨使命,禹没有丝毫退缩和怨言。他新婚仅四天就踏上征途,带领民众跋山涉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强忍思念继续治水。他亲自勘测地形,风餐露宿,手脚磨出厚茧、皮肤晒得黝黑,因长期浸泡在水中,腿上的汗毛都磨光了,身体也变得枯瘦,终于通过疏导法治住洪水。百姓得以重返家园、安居乐业,正是这种毫无保留的奉献精神,感动了天下百姓,舜帝也将帝位禅让于他。

周公辅政—— “后其身而身先”,忠诚铸就圣名

周武王伐纣成功后不久去世,成王年幼,由武王的弟弟周公旦摄政。在当时,兄终弟及或叔父取代幼侄是常有的事。周公完全有能力取而代之。但他没有。他不仅没有,反而殚精竭虑,平定叛乱,制礼作乐,稳固周朝江山。期间,他还遭受了来自兄弟(如管叔、蔡叔)和成王本人的猜疑。但周公初心不改,一心辅政。待成王长大,周公毫不犹豫地还政于王,退回臣子的位置。周公将个人的权力欲望置于国家利益之后,他的行为纯粹出于对兄长的承诺和对周王朝的忠诚,这一举动,彻底奠定了他“千古忠臣”的典范。他不但保全了周室,也成就了自己万世流芳的圣贤之名。

再说个反例,司马懿的一生,恰好是以“成无私”为导向的典型。

司马懿出身河内名门,自幼聪慧,早年因不愿屈节侍曹而装病避仕,此举虽看似淡泊,实则为等待时机。曹丕、曹叡两代,他辅政平乱,屡建军功,曹叡临终托孤,司马懿与曹爽共辅幼帝曹芳,此时他已年逾六旬,却仍隐忍不发。

正始十年(249年),他趁曹爽离京,矫太后旨举事,持 “清君侧” 奏章召群臣,言辞恳切好像一心为了曹魏江山,却是 “袖中握拳” 的机关算计。为瓦解曹爽抵抗,他指洛水立誓,承诺 “交权便保身家侯爵”,还拉蒋济联名作保。然而,曹爽前脚交出权力,后脚司马懿就露出了狰狞面目。司马懿以 “谋逆” 罪诛杀其三族及其核心谋士,血染洛阳。史载“天下名士去其半”,魏国宗室及拥护曹魏的力量被一举清除。

这一行为彻底打破了政治斗争中最基本的道德底线,也开启了司马家族噩运的序幕。十七年后司马炎篡魏建晋。然而晋朝始终困于得国不正的诅咒,后来的八王之乱中,宗室相残,比曹魏时更为惨烈。他一生精于计算每一步,却算漏了天道循环的必然。

查看全部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本网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侵删

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

官方微信订阅号

相关文章

习近平会见泰国国王哇集拉隆功

劳动者能不能当家,是检验社会主义的唯一标准

郝贵生:《论持久战》中“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的现实意义究竟是什么?

好物推荐

最新推荐

郝贵生 | 《论持久战》与中国的反腐败斗争究竟有什么逻辑联系?

习近平会见泰国国王哇集拉隆功

湘赣红旅—追寻伟人足迹.传承红色精神

两日热点

“唯一标 准”论是错误的——纪念真理标准讨论二十周年

林爱玥:高市早苗20天毁掉日本50年!

锁定坚强:《新闻联播》中谈及铭记毛主席等老一辈的历史功绩,为何让人民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