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修行文化
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既是一件神圣和光荣的事,更是一件责任重大的事。在这方面如果没有责任感,那结果一定会害人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其内容上看,它既是知识,也是方法,而且重点也在其方法方面;从其本质上看,应归属于修行文化。应当在这样的思维背景下,来考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
传承离不开学习,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又离不开其传播;没有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播,就找不到学习的对象了。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只是实现其传承的途径,或者说,只是传承的入门一步,而不是目的,目的只在于以自我修为为内容的真正的传承。没有以自我修为为支撑的传播,或许都不能称其为传承。当然,自我修为还是要以学习为前提的。
检验学习效果的标准,就是看通过学习是否掌握了相应的教人修为的方法。
如果确实掌握了这方面相应的方法,那就要在实际中坚持自我修为。这才是学习的唯一目的。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是要下很大力气的事。要一边学习,一边实修;结合实修进行感悟,对比、鉴别、筛选学习内容的真假。这是一个需要反复循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才能实现自我提升的学习目的。
在自我修为的过程中,在感悟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的同时,还可能会发现前人不曾发现的、或在其传承过程中遗失的哪怕是一小点的东西,这都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方面内容的传承和发扬。
没有自我修为,谈不上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再如果,学习了半天,硬是没有发现其包涵有相应的、可以用以自我修为的方法,那这个东西是不是真正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就要打个问号了。
可见,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既是一件神圣和光荣的事,更是一件责任重大的事。在这方面如果没有责任感,那结果一定会害人的。
在网络比较普及的信息化时代,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定要有责任感。
「 支持乌有之乡!」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本网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侵删
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