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一级学科课题研究(讨论稿)
该文虽然简短,但其属于我们中华文明在近现代科学发展条件下伟大复兴的首要内容,也属于在中西方现有理论体系之上新开设的学术理论项目,更属于世界科学革命、人类文明全球化和我们中华新一轮盛世顺利推进的战略性课题,所以恳请大家积极发表高见,通过集思广议将其补充得更加完善,从而为我们党和国家提供参考。
在前文《中华文明需要重装本土理论“操作系统”》中,曾提到“中华天道文明重出江湖,宇宙学研究从而成为一级学科”(也可称“顶级学科”),然而根据资料和网络中对太极图的传统解读,认为前文有些地方谈得还不够明确,尤其是天道文明与宇宙大爆炸理论合轨并将其发展为一级学科问题,有些地方还需要做些补充说明,从而搞清楚一级学科与次级学科的区别和联系。
该文虽然简短,但其属于我们中华文明在近现代科学发展条件下伟大复兴的首要内容,也属于在中西方现有理论体系之上新开设的学术理论研究项目,更属于世界科学革命、人类文明全球化和我们中华新一轮盛世顺利推进的战略性课题,所以恳请大家积极发表高见,通过集思广议将其补充得更加完善,从而为我们党和国家提供参考。
1.中华古老文明与近现代科学相结合,才能解读出其基本原理,并推动其现代化。在长期的网络观察与研讨中,发现中华古籍难以解释近现代科学,而近现代科学又难以解释我们中华古籍,两者之间总是存在着某种深刻的隔阂难以弥合。而在对近现代科学的学习、考察,以及与现代(科学)派的交流中也发现,他们基本都是跟着教科书本本念经,只关注宇宙质能总量4-5%的物质运动而忽视了其它95-96%客观存在的运动,然而宇宙大爆炸理论则揭示出宇宙100%客观存在整体都在运动,其实质上也就将宇宙自然那本无字之书与有字之书联系在了一起,从而也解开了中华古籍与近现代科学之间的矛盾(即“形而上者之道与形而下者之器”之间的矛盾)。
网络中存在着一种普遍现象是,崇古派侧重于读圣贤书,而现代派则侧重于读教科书,其实它们两者都未能摆脱本本主义。然而近现代以来所编写的一些教科书,由于深受西学东渐影响,其基本都皈依了西方哲学理论思维,一些出版物基本都存在这种古今与中外矛盾,可以说是概莫能外。
对于这些问题,我国学界展开了一场西史辨伪论争,其虽然处于半公开性质,但辩论进行得却非常激烈,保守派(官科为主)基本处于左支右绌并语无伦次状态,而对于这场论争,个人认为其属于时代的问题,不应追究哪个人的责任,因其错误人人都有份,而在处理上则还是应采取邓公的策略“向前看”和习近平的“团结奋斗”,错了改过来也就是了,历史就是这样曲曲折折走过来的,好在我们有中华之道,其道统会告诉我们该怎样拨乱反正。
所以,若想读懂我们中华古代文明和理论,也需要学习近现代科学,只有将它们两者相互结合,既读懂其“形而上者之道”(即现代科学的无字之书)也读懂其“形而下者之器”(即现代科学有字之书),才能排除一切干扰(目前对其杂七杂八的解读不计其数,非常混乱),并读出由其两者所共同佐证的基本原理,从而推动其现代化。
2.大爆炸催生一级学科,并唤醒我们的古老理论。根据近现代科学的发展,宇宙大爆炸理论虽然其某些内容(如暗物质)仍有些模糊不清并有待明确,但其占据世界顶级学科的位置已属于无可争辩的事实,由此其也属于世界科学界所普遍认可的一种理论。然而纵观世界各种文明,也只有我们中华的“天道文明”和有神论的“创世纪”才具有这种资质,由此才能称其可“涵盖万有,纲纪群伦”。如果根据大爆炸原理排除掉有神论,其事实上也就只剩下我们中华的“天道文明”才属于拥有这种资质唯一的理论体系。事实也已经无可争辩地证实,正是由近现代科学发展所反映出来的大爆炸理论才重新唤醒了我们沉睡已久的中华古老理论:“天道文明”,这也属于无可置辩的有力证据。
对于下面这个附表,因每篇拙作都反复引用,大家可能都不胜其烦,不过熟悉早期一些拙作的学者可能还有印象,一开始其主要是想梳理近现代科学考察结果并探讨我们的古老理论,后来才意识到其实质上也就是我们太极图和本土理论现代化的表格表现形式,经不断充实并补充修改,其实质上已发展为囊括古今中外所有文明理论最核心内容的一种集合,它既包含无神论与有神论的历史发展基本脉络,也包含近现代科学发展所反映出来的基本事实,更包含我们古老文明理论的现代化和马列本土化,而这些基本都属于学术理论界所存在的一些难点问题,也属于我们党政治和理论指导在贯彻落实中所存在的一些基础性问题。由于其是根据近现代科学考察通过“由厚到薄”并“由标及本”对古今中外文明理论浓缩凝练而来(即“1→0”),所以其也可以由“0→1”通过“由薄到厚”并“由本及标”审视一切科学发展和社会现象,余后来的一些拙作基本都属于根据我国古老道德经这一读书法研读而来。由此说明,我们中华古老文明这一读书法属于举世无双,并且绝无仅有,这就是其在世界文明史上始终能够居高临下,并傲视群雄的根本原因。而这种文明,虽然其始终散发着一种温文尔雅的书生气,但对一些邪恶文明和理论以及杂草丛生也暗含着某种肃杀的霸气。
伴随着近现代科学的发展,其宇宙大爆炸理论和西方数理化以及社会科学等发展中所涌现出来的诸多矛盾与谜团也给我们古老文明送大礼来了,而面对这份大礼我们想不想或敢不敢承接,也在考验着我国学术理论界的胆略和勇气。
正如前文所讲,“中华天道文明重出江湖,宇宙学研究从而成为一级学科”,然而我们中华文明这次重出江湖并非身披古装,而是身披五星红旗和宇宙大爆炸理论盛装重新登上了世界文明大舞台,属于其一种勇敢的亮相,也属于继各种杂耍节目结束后的压轴戏。而其一出场便霞光万道,耀人耳目,立刻令全场鸦雀无声,观众都屏住呼吸,在静静地看其怎样除妖斩魔,并扶正祛邪,从而在一团迷雾中将病态的人类文明导向健康的发展轨道。
毫不客气地讲,我们中华文明这次重出江湖是结合近现代科学考察结果,首先以其“天道文明”为一级学科出场的,而这种一级学科实质上属于由宇宙大爆炸所催生的一种崭新的理论阐释,它不但重新唤醒了我们沉睡已久的古老文明理论,而且也为世界学术理论发展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并带动人类文明步入了一片新天地(其已包含在下面附表中)。
然而在学术理论研究中怎样摆脱西方学术理论控制,并走出一条独立发展之路却并非轻而易举,其阻力仍然不小,并且主要发生在我们国内,正如我们在网络研讨中就曾慨叹:“通过网络研讨可以看清,在中华文明现代化统战中,海外侨胞很容易与我们形成统一战线,而顽固势力则在于我们国内,其顽固程度甚至超过了海外侨胞。这也不怪他们,因100多年来,我国所普及的完全是西化教育,西化思维在我国学术理论界早已根深蒂固,一些书籍和出版物等早已由西方话语权所把控,其几乎已成为铁板一块,但我们中华文明之根未灭,其在社会的最深层仍未被冻僵,随着地气的上升,其就像历史上所经历的一样,只要春风一吹就会渡过严冬,并会枯木逢春,很快便会绿意盎然,郁郁葱葱,即便遇到一两次倒春寒也阻挡不了盛夏的来临。”
3.构建一级学科属于推动整个科学体系现代化建设的首要问题。不得不承认,我国易经和道德经虽然包含天道文明,但其基本都局限于太阳系和地球,而西方物理学则基本局限于可见与可探测性物质,它们都无法解释现代科学发展中所涌现出来的宇宙大爆炸事件,由此其成为了近现代科学发展中难以破解的一大谜团。通过科学发展中的这一谜团则说明,其视域既超出了我们古老易经和道德经所阐释的太阳系,也超越了目前物理学所涵盖的可见与可探测性物质,其两种理论的理解和论述都已经严重落后于科学的进步,也都不能适应科学的进一步发展。
在对我国易经和道德经的解读中,无论其源于河图洛书还是连山易也罢,也无论其源于星汉(银河系)也罢,其都属于古代肉眼可见视域,然而现代科学所要解读的宇宙,其天文望远镜视域已远远超出了肉眼可观测范围,也远远超出了我们古籍所阐释的内容,再去死扣本本无异于“刻舟求剑”。
然而令人惊奇的是,虽然我们古圣先贤没有借助于天文望远镜将其视域扩展开来,但其思维却区分开了“形而上者之道与形而下者之器”,并揭示出我国古代理论侧重于“形而上者之道”,而近现代科学则侧重于“形而下者之器”,由此而解开了近现代物理学难以破解之谜。
不过令人遗憾的是,由于近现代科学也对物质或“唯物论”形成了某种迷信,所以其认知也一直被囿于物质观中出不来,比如所谓“暗物质”,虽然其出现之初就被认为属于“明物质”之外的客观存在,并且通过长期的反复探测也没能捕捉到其“粒与子”的存在形式,可人们的思维却依然将其认定为一种“粒与子”的存在,并将其以“暗物质”命名,致使整个科学理论界一直被囚禁在物质观或“唯物论”牢笼中出不来,由此可见突破这种迷信的牢笼有多么艰难。借此再看待西方社会对基督教的迷信和学术理论界对西方哲学的迷信等,其实质上属于同样性质的问题。
由此,近现代以来虽然大量科学书籍汗牛充栋,但最终仍然在探测暗物质“粒与子”无果或失败的事实面前,不得不将其与暗能量一起对待为一种“形而上”之客观存在并发生关系,不得不再次祭出我们古代之“气(能)”来解读宇宙大爆炸理论,并将其作为我们的宇宙观(我们的中医药学一直以“气论”作为自己的基础理论)。
据百度百科2025-06-25“暗能量”词条介绍,科学家们认为:暗能量“可能会吞食暗物质”,意味着暗物质一直在向暗能量转化。同时其也不得不承认,物质在衰变中所产生的光,其会与暗能量产生“中和作用”,由此而“出现宇宙膨胀”,由此说明,宇宙大爆炸理论事实上也在向我们古老的“气(能)论”靠拢。
然而在阅读和网络研讨中则出现了一种奇怪现象,即长期以来,强调科学研究“向大本大源处探讨”并“正本清源”者则在我们党内,反而不在学术圈,而我们学术圈则基本都属于物质观本本主义守墓者,顽固地坚守其西方“唯物论哲学”立场,成为了我国学术理论改革的最大阻力。
好在十八大以来,通过我们党倡导文化自信并扶持中医药学复兴,再加上西史辨伪和网络中追根溯源辩论的推动,最近探讨“气(能)学”的学者也陆陆续续多了起来,终于在西方文明和科学理论严密笼罩下撕开了一条裂缝,不过其仍然很乱,仍需要一种强有力的理论对其进一步凝聚共识,并推动其继续发展壮大。
4.一级学科中的阴阳属于“暗能量与暗物质”。这种一级学科属于我们古老理论与近现代科学发展相结合的产物,其与宇宙大爆炸理论亲缘关系很近,所以其属于在我们古老理论与近现代科学之上重新开设的一个理论层级,用以统摄它们两者,并通过“形而上者之道与形而下者之器”将它们两者结合在一起。虽然其理论范式或基本框架与我们古代没有区别,但其“阴阳”所阐释的内容则发生了变化。
运用我们古代之“气(能)”来解读宇宙大爆炸理论,并将其作为我们的宇宙观,虽然其还没有获得科学界的确认,但根据多方面求解,其除此之外已别无出路,最终其必然要接受这一方案,历史会对其做出正确的抉择,我们的中医药学早在国民党时期就在抵制《废止中医案》中为我们中华“气论”坚守住了理论阵地。
然而运用我们古代之“气(能)”解读宇宙大爆炸理论,它便与我们古籍中所解读的宇宙有所不同了,其并非是由太阳与月亮或白天与黑夜的运行来阐释阴阳,而是将“暗物质与暗能量”解读为“正能与负能”,并由其推动着宇宙产生绝对运动,从而成为近现代科学的一级学科,籍此也一举彻底颠覆了由上帝“创世纪”并推动宇宙产生绝对运动的宗教迷信,同时也彻底颠覆了近现代科学的物质观和“唯物论”。由此,这种一级学科的设置,它对于我们摆脱西方学术理论控制并独立自主地进行科学研究,从而夺回我们的文明与文化主权,并重建我们自己的理论话语权,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历史作用。
不过,将我们古代理论与宇宙大爆炸理论合轨,只有我们的“天道文明”最为合适,因其已脱离了我们中华理论形成的初始形态(其仍带有“四象和八卦”痕迹),而是以其为基础产生了“天道、地道、人道”,并为其原理阐释和实用性开拓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这在前文中也曾写到:“迄今为止,真正能够走通理论阐释由“0→1”这道基本程序者,仍唯有老子一人”,所以我们的天道文明较容易将其涵盖范围根据宇宙大爆炸理论予以扩展并与其合轨,并且可以做到天衣无缝。
然而将天道与宇宙大爆炸理论合轨,其对“阴阳(正负能)”的解读也就不同了,根据科学考察结合马哲中有所提及但并未交代清楚的“绝对运动”,它在这种一级学科中便将宇宙的“绝对运动”鲜明地凸显了出来,并通过“正负能”将其作为宇宙的基本矛盾,也将宇宙一直在膨胀作为论据,由此其便与宇宙本根(本质)一起构成了宇宙学基础理论的总纲,并由其统率各分支学科的特殊矛盾,比如我们传统的易经、道德经、数理化、生物学、人类学和(中)医药学等(所列分支学科之间也存在着其不同的隶属关系),其都将被置于这一基本矛盾的绝对运动麾下,并成为其应用学科,从而重新拥有了“含盖万有,纲纪群伦”的基本功能。而对我们古老理论和传统太极图的这一改革,其并没有更改其基本结构,而是根据近现代科学发展和马哲等挖掘出了新的内容,并产生了新的概念,从而使其在近现代科学发展条件下获得了新生。
正是由于这一改革,其实质上是在我国古代理论和近现代科学之上另立了一个全新的学科,主要用以阐释宇宙的本质及由其所产生的绝对运动,所以才称其为“一级学科”(否则一系列难题都将难以破解),从而迫使我国古代理论和近现代物理学等退居为二级学科,并由此将它们统合在一起被称为“大统一理论”(其较爱因斯坦的“统一场论”跃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而这种“大统一理论”的设置,其无疑打乱了目前的学科设置。
如此,将宇宙大爆炸理论与“形而上者之道”相互取长补短并相互结合,从而形成了一套全新的内容和理论体系,遂将其作为第一学科置于首位并成为现代科学之纲,从而为我国古代理论与近现代科学填补了空白,由此再去安排并学习其它次级学科,既不与其在阐释中产生相互混淆,也能够一通百通了(请见下面附表,其属于根据近现代科学考察并结合我们古老理论的产物)。否则,如果仍按古籍老版本那样“刻舟求剑”解读宇宙和理论,就难以与现代科学的大爆炸理论相互贯通并使其现代化了。
在阅读网文和网络研讨中也发现,有些学者运用古法研究易经、道德经和中医药学等曾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不俗的进展(注:在一级学科项下,其已成为了应用学科),以其为基础与一级学科相结合会相对容易一些。当然,如若一开始就先确立并掌握一级学科,并以其为基础着手研究次级或应用学科那就更好了,可以直接一步到位。
5.确立一级学科满盘皆活,其属于学术理论研究有待突破的龙头项目。无论是科学、文学还是政治经济学,它们都是以实事求是或现实主义为基本原则的,同样,我们科学界的学术理论探讨也要以其为基本原则,否则,不但会走不出泥泞,甚至还会误入歧途。
在起草本文之前,曾回忆起前面一系列探索与辨析,也回忆起曾参与过的一系列网络辩论,更是通览了一下诸多微信群的讨论发言,虽然西化派和基督教等表面看来有所收敛,但基本仍然是该易经的易经,该道经的道经,该儒学的儒学,该佛学的佛学,该哲学的哲学,该马列的马列,该阶级的还是阶级,等等吧,仍然是乱哄哄一起登场,依然走不出泥泞,由此才决定尝试着起草本文,继续探讨一下一级学科课题。
综合来讲,学术理论研究的派别基本可区分为两大类:1)中华道儒释,2)西方神哲科理论体系。然而无论学术理论如何混乱,它们对近现代科学还是普遍认可的,包括我国一些运用古法钻研易学和道学的学者,他们也经常在近现代科学中寻找论据用以佐证自己的论点,其也的确能够说明一些问题,如此也就说明,我们对易学和道学的古法研究存在着一定的合理性,不能随意否定,否则就会犯历史虚无主义错误。
而对于近现代科学中所涌现出来的大爆炸理论,无论是我们中华文明还是西方文明,它们都是无法否定的,也都基本能够认可,可以说其基本已成为摆在中西方文明和理论体系面前的基本事实,这也是可以确定的。然而遗憾的是,无论是我们中华理论还是西方理论,都对其在理论上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说法,虽然我们古代易学与道学都对“宇宙”存在着自己的认知,但如果将近现代科学的大爆炸理论拉回到我们古代所认定的“宇宙”显然是不合适的,于是才想到重建一级学科问题,遂将我们的“天道文明”予以扩容,并与古代认定的宇宙区别开来,从而使它们既相互联系又互不矛盾,如此便先在我国学术理论内部解决了问题。
重建一级学科的问题对于西方神哲科理论体系来讲,它们也难以否定,因其本身就是根据西方近现代科学发展所涌现出来的宇宙大爆炸理论而来,无论其神学还是哲学与科学也都难以否认,就更加得服服帖帖了。同时这对它们来讲还存在着一大好处,由于一级学科属于根据其科学发现的一大发展,所以也不必对其神学与哲学过多给予历史性批判,减弱了它们的手忙脚乱,而是通过“向前看”继续向前共同发展也就是了,所以它们也应该是乐于接受的。
通过这样处理,由于其抓住了近现代科学发展的龙头或总纲,其不但为国家人才培养和科技战略制定提供了参考,而且以上所列举混乱现象便可以迎刃而解,同时也为我们中华文明伟大复兴扫清了障碍,否则若按古法解读我们中华文明和文化,或只强调“弘扬传统文化”,还真使得学界在学术理论混乱境况中有些无所适从。
6.做学问若不能“通古达今”,便难以贯彻落实我国“体用贯通”文化思想。通过以上探讨说明,若一头扎进故纸堆“一心只读圣贤书”而不研学近现代科学及其发展是不够的,其根本无法在近现代科学发展条件下得以“达用”,而若只读教科书而不研学我们中华古籍,便难以“明体”,更难以做到“体用贯通”,这已属于再明白不过的朴素道理。
最近也在网友的推荐下看过一个视频:《中央党校刘余莉教授:传统文化谁来弘扬?》,其既反映出我们党管教育的发展方向,也道出了目前教育工作者的一些苦恼,即不知该教什么,也不知该怎样教。在网络讨论中,一些学者对背精典等也坦率地谈出了自己的观点:“先背诵,后理解。人有多少精力?没有一条学习理论支持这种学法!”由此说明,这种苦恼在我国学界和教育界具有普遍性,反映着我们文明、文化、理论和教育需要系统性梳理并彻底改革的普遍性问题。
综上所述,这种一级(顶级)学科或大统一理论的出台,其便快刀斩乱麻在我们古代理论和近现代学术理论的一片混乱中理出了头绪,并且非常清晰,再结合由马列本土化所产生的人道文明,这便为我国教育该怎样普及也提供了方便,从而解决了我们一些教育工作者和众多学者的苦恼(请参见下面附表)。
由于才疏学浅,以上所谈难免存在不妥之处,欢迎大家提出批评意见,更希望能获得各位老师赐教。
附表:
中华本土理论体系现代化重构阐发表
(兼析西方“神哲科”理论体系)
|
中华本土 理论范式 |
经学(战略、知):中华本土理论主体(中学之体) (主研“形而上”时空之能量运动,含人类思想、精神信仰或软实力) |
纬学(战术、行):理论客体(用) (“经天纬地”之物质运动和人类活动) |
||
|
历史演进 |
古代 |
太极阴阳运动:形而上者(因) 道(亦称“玄学”,属历史运动之经,从通史,通文明) (含天道、地道、人道,属运动之纲,属“文治”) |
五行八卦运动:形而下者(果) 德(属“器或术”,从断代史,通文化) (能量推动物质运动,属“武功”) |
|
|
现代化 (重构) |
文 明(务虚:通史运动时空,属基础理论论述范畴) |
文化(务实:断代史时空,应用范畴) |
||
|
本质:本根(本性:气或能) (属立论基础,类“君”) |
基本矛盾(“天道与人道”绝对运动) (属认识论之总纲,类“臣”) |
现象:特殊矛盾(物理相对运动)(属实践论或行动之目,类“佐使”) |
||
|
(无神论) 中华文明 (古今互补) |
(直根系:属理科)(天道 宇宙本根:能量(气生太极) |
文明)(与神道文明对立统一) 正能⇄负能(阴阳) |
特殊矛盾(太极图外围物质运动) (由正负能推动物质相互运动) |
|
|
意识形态:属于天道无神论(彻底颠覆“神创说”和哲学“抽象说”) |
能量推动物质运动,颠覆“物质神动”说 |
|||
|
(侧根系:文理兼备)(人道 人类本根:劳动之能(中+马) (统合道儒释等生成人类学) |
文明)(与兽道文明对立统一) 人文:人性⇄兽性(人类进化矛盾) 经济:劳动性⇄寄生性(经济学矛盾) |
特殊矛盾(人道思想+经济活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华人道社会 (基础理论在断代史中的具体应用) |
||
|
政道合一:在人道⇄兽道对立统一运动中,类属人道意识形态和信仰 |
意识形态:人性+劳动性(双文明) |
|||
|
(有神论) 西方文明 (古今互拧) |
宇宙本根:上帝(创世主) |
神学(上帝推动宇宙绝对运动) |
神学+物质(上帝附体自觉运动) |
|
|
意识形态:由上帝推动宇宙绝对运动(居形而上),其科学亦如是。 |
上帝推动“形而下”之物质运动 |
|||
|
人类本根:上帝(创世主) (属于虚拟的人文科学) |
哲学(抽象对立统一,操控思维) (因神性=人性,遂人性=兽性) |
人文:人性=神兽性(拧巴文化) 经济:哲学+商品制造及流通 |
||
|
意识形态:虚拟人文,现实社会属半神半兽特征,践行丛林法则。 |
意识形态:半神半兽(丛林法则) |
|||
|
特 注 |
根据进一步学习、网络研讨和行文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这次又对表格内容修订如下: 1.在我们中华古代栏目中又增设了“文治武功”项目,除其原本含义外,也类同于我们现在的两个文明建设。 2.在人道文明栏下方,将原来的意识形态置换为“政道合一”,用以反映其人道意识形态和信仰与政治具有统一性。 3.还请注意,左侧浅黄底色部分,其都属于天道与人道范畴(经济学也存在着人道与兽道定性之别)。从中可以反映出,其都属于贯彻落实我们党所特别强调的“大本大源”、“体用贯通和文化主体性”、“正本清源,培根固元”所产生的结果,也都属于从宇宙和人类本根上所直接衍生出来的主根脉,完全符合我们传统“道法自然”的基本原则,不存在半点自以为是成分,更没有丝毫走板,所以其强基固本基础夯得非常扎实。 4.太极图外围之“八卦”,也需要根据“天地人”三道结合近现代科学各分支学科发展予以置换,至于其“风水”、“占卜”等内容可先存而不论,待科学发展给予证实后再补充进去。 |
|||
「 支持乌有之乡!」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本网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侵删
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