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为人民服务的千秋典范——召公(《国风·召南·甘棠》)

翟玉忠 杨惠芬 2025-01-02 来源:大六经工程|微信公众号

只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实际解决百姓的困难和问题,才会赢得人民的爱戴和拥护——召公真正做到了这一点

经义:

《甘棠》一诗赞美召公勤政爱民,齐、鲁、韩、毛四家均同此说。召公作为为人民服务的典范,数千年来影响不衰。《毛诗序》说,《甘棠》是赞美召公的榜样力量大行于南国。“《甘棠》,美召伯也。召伯之教,明于南国。”

召伯就是召公,是周文王姬昌的儿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他协助武王灭商,功不可没。周朝建立时,召公被封于燕。周武王死后周成王幼年即位,召公出任太保,与周公一同辅佐成王。他与周公分陕而治,陕以西归他管理。召公在任期间,敬德保民,治绩显著,深受百姓爱戴。

《史记·燕召公世家》记载,召公治理陕以西,他爱护百姓,百姓十分信服召公,上下和合。召公出城巡视,不占用民房,在一棵棠梨树下判决官司,处理政事。从公侯到平民都能得到妥善安置,没有人失去生计、居无定所。召公死后,百姓怀念他的政绩,不舍得砍伐那棵棠梨树,作诗《甘棠》歌颂他。“召公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歌咏之,作《甘棠》之诗。”

司马迁认为,召公奭可称得上有仁德的人了!正是由于召公的伟大功业,才使其封国在强敌环伺之下仍延续八、九百年之久,在姬姓众封国中最后灭亡。《史记·燕召公世家》:“召公奭(奭,shì,召公,姓姬,名奭——笔者注)可谓仁矣!甘棠且思之,况其人乎?燕外尽蛮貉,内措齐、晋,崎岖强国之间,最为弱小,几灭者数也。然社稷血食者八、九百岁,于姬姓独后亡,岂非召公之烈邪!”

《韩诗外传》论《甘棠》的写作背景更为详细,据说召伯在朝中做官,有关官员请求他在召地建筑宫殿。召伯说:“唉!为了我一个人的舒适,烦劳百姓,这不是我先父文王的愿望。”于是来到田野和百姓在一起,审理他们的诉讼。召伯在野外就住在树下,老百姓都十分高兴,耕田采桑的人加倍努力工作,互相勉励。因此获得了大丰收,家给人足。召伯以后,执政者骄奢淫逸,不体恤老百姓,赋税繁多,百姓穷困,也不能及时耕田采桑。诗人看到了召伯曾经休息过的树下,就作诗歌颂他。《韩诗外传·卷一》:“召伯在朝,有司请营召以居。召伯曰:‘嗟!以吾一身而劳百姓,此非吾先君文王之志也。’于是出而就蒸庶(蒸庶:众多的意思,这里指老百姓——笔者注)于阡陌陇亩之间,而听断焉。召伯暴处远野,庐于树下,百姓大悦,耕桑者倍力以劝,于是岁大稔(稔,rěn,农作物成熟——笔者注),民给家足。其后在位者骄奢,不恤元元,税赋繁数,百姓困乏,耕桑失时。于是诗人见召伯之所休息树下,美而歌之。”

只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实际解决百姓的困难和问题,才会赢得人民的爱戴和拥护——召公真正做到了这一点。难怪孔子感叹:在《甘棠》这首诗中,我看到中央政府得到了人民的尊敬和拥护。人民的本性就是这样,珍重这个人,就敬重他的(政府)职位。喜欢这个人,必是因为喜欢他的所作所为;憎恶一个人也是这样啊!上博简《孔子诗论》:“吾以《甘棠》得宗庙之敬。民性固然,甚贵其人,必敬其位。悦其人,必好其所为。恶其人者亦然。”

经文:

蔽芾甘棠【1】,勿翦勿伐,召伯所茇【2】。

蔽芾甘棠,勿翦勿败【3】,召伯所憩。

蔽芾甘棠,勿翦勿拜【4】,召伯所说【5】。

注释:

【1】蔽芾(fèi):小貌。甘棠:棠梨树,落叶乔木,开花白的叫甘棠,果实圆而小,味甜,一般枝条茂密,树形不高。

【2】召伯:姬姓,名奭,周宣王时封于召地。茇(bá):草庐。

【3】败:毁坏。

【4】拜:通“扒”,拔掉。

【5】说:通“税”,停留之意。

图片

语译:

甘棠枝繁叶又茂,莫剪枝叶莫砍它,难忘召公他曾结庐在棠下。

甘棠枝繁叶又茂,莫剪枝条莫毁它,难忘召公他曾巡行歇棠下。

甘棠枝繁叶又茂,莫剪枝干莫折它,难忘召公他曾听讼在棠下。

查看全部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本网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侵删

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

官方微信订阅号

相关文章

习近平会见泰国国王哇集拉隆功

劳动者能不能当家,是检验社会主义的唯一标准

郝贵生:《论持久战》中“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的现实意义究竟是什么?

好物推荐

最新推荐

郝贵生 | 《论持久战》与中国的反腐败斗争究竟有什么逻辑联系?

习近平会见泰国国王哇集拉隆功

湘赣红旅—追寻伟人足迹.传承红色精神

两日热点

“唯一标 准”论是错误的——纪念真理标准讨论二十周年

林爱玥:高市早苗20天毁掉日本50年!

锁定坚强:《新闻联播》中谈及铭记毛主席等老一辈的历史功绩,为何让人民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