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焘叛变后,戴笠专门给设立一单位,做的事让人不耻

高级将领叛变,的确让人不理解。
张国焘如果不叛变,他必然在历史上留下一笔,只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1938年,张国焘利用参加祭黄帝陵之机,投降老蒋。
张国焘的投降,也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也为后来留下很多不理解。
一、张国焘为何叛变?
现在再回头看看87年前的事,了解一下张国焘这样高级将领叛变前后的情况。
首先,认为其扛不住调查批判了。
张国焘到达陕北后,针对他分裂中央的严重错误,组织上进行批判。
这个过程必须有。
按原则来讲,张国焘的分裂很严重,判死刑也不为过。
但组织上为了挽救张国焘,只是批判他,让其承认错误就行,他在陕北还有实职。
面对组织和同志的批判,张国焘很不舒服,他表面上承认错误,内心依然不服。
其次,王明的出现,加速了张国焘投降。
现在看一些资料,认为王明到陕北后,让张国焘坚定了叛变之心。
王明在迪化肃反了张国焘两名高级将领,到陕北后,又对张国焘进行严厉的批判。据此,张国焘决定找机会出逃。
第三,张国焘根本没有信仰。
张国焘作为我党的创始人之一,后来还创建根据地,发展了红军力量。
不过,张国焘这个人,并没有通读马列理论,心底的信仰根本不坚定。
只是在那个年代,张国焘受到挫折不大,近10万人马,后来在南下受挫后,损失也不大。
在张国焘眼中的“信仰”只是投机的一种工具而已。只要条件发生变化,他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张国焘如果信仰坚定,谁也左右不了他的命运,比如如李立三那样,也算是开国元老了。
二、张国焘叛变投敌最初干了哪些事?
张国焘本以为投靠常凯申后,能得到一个足够大的高官,但没想到,他在在戴笠手下干,被“严重降级使用”了。
军统也希望通过张国焘,能够做出更多的功绩。
戴笠也对张国焘寄予厚望,他梦想多年的渗透计划可以实施了。
张国焘加入军统后,戴笠还给他设立了一个名为“特种政治问题研究室”,让张国焘任主任,主要研究如何对延安方面实施特务活动。
戴笠虽然给张国焘专门成立一个单位,其实戴对张不相信,军统中原来对中共的部门“中共科”还继续保留,与专门给张国焘设的部门互不隶属。
可见,张国焘叛变后,不仅低人一等,没人相信他。
张国焘到军统后,急于表现自己,建议戴举办一个“特种政治工作人员训练班”,专门培训一批到陕甘宁边区的特务,以及在蒋管区的防G特务。
戴笠同意张的建议,于是就开设了训练班,戴当主任,张国焘当副主任,培训了两期,一期200人。
张国焘亲自授课,主要给这些特务讲如何在陕甘边区渗透活动,方式方法及注意事项。
张国焘还写了一份几万字的材料,主要介绍边区的情况,这份材料也送到老蒋那里,一度被当成教材使用。
但戴笠对张国焘写的这个材料不满意,关于这方面的材料,戴笠的桌上有很多,他经常收到这方面的材料。
在戴笠眼里,张国焘十分了解延安那边高级人员情况以外,其他方面事不了解,甚至还不如戴笠收到材料管用。
那时戴笠派人进入陕甘边区的行动并不顺利,而张国焘传授的那些,又起不到任何作用。
戴笠身边有很多像张国焘那样的叛变人员当特务,像谷正文这样的人,在戴笠身边很多,他们做的事,比张国焘更直接,参与审讯逼供。
由于张国焘搞的这个训练班,没有做出什么成绩,戴笠对他很不满,此后就停办了,张国焘也被边缘化了,并没有得到重用。
三、张国焘叛变没什么可惜的
现在出现一些资料,对张国焘叛变的原因进行探讨,甚至归在王明身上。2025年10月22日曾写过一篇关于张国焘的文字,不认可这种说法。
有一定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
张国焘叛变主要原因还是其投机心理,心中根本没信仰。
如果有坚定信仰,那他也不会叛变。
不否认,在红四方面军的建设上,张国焘有一定功绩,但不是他个人所为。
张国焘叛变前,他想了很久,一直在找机会。
有人会问,为什么组织上没有察觉呢?
其实组织上对张的心理变化,但并没有阻止。
派张国焘参加祭拜黄帝陵大典,也是对他的考验。即使张在延安,以他的身份随时都可以溜走。
所以,在延安,张国焘问题已经定性,无论他跑还是不跑,明眼人看得都很清楚。
逃走叛变,或者留下来,两种不同命运摆在那里,张国焘当然会选择叛变,毕竟那时他还认为蒋光头有希望。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 支持乌有之乡!」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本网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侵删
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