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万安水电站
我在万安水电站
甯培军 2025年9月
距今48年前,即1977年秋季的一天,我身为水电站建设大军中的一兵,在皖南泾县纪村水电站工地接到通知,到泾县陈村水电站参加会议。会议是在陈村水电站招待所会议室召开的,到会者大多是基层工作人员。
水电部第14工程局局长陈曙光同志主持会议并讲话。讲话内容大概是:我们建设的陈村水电站、纪村水电站以及宁国水电站的工程都在收尾了,下一步,水电部要我们工程局到江西省万安县建设水电站。万安水电站在50年代是苏联专家来设计的。后来,苏联修正主义集团背叛了社会主义道路,撕毁了中苏友好条约,撤走了他们的专家,万安水电站的建设也就停了下来。近来,江西省革命委员会主任刘俊秀同志(那时文化大革命后期,地方政权是革命委员会)代表江西省去北京向中央财政部长李先念申请重启建设万安水电站。党中央研究了刘俊秀同志的申请,华国峰主席批准上马万安水电站。水电部就把建设万安水电站的任务交给了我们14工程局。
陈曙光局长讲,万安县属于井冈山地区,是革命老区。万安县人民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有很高的社会主义觉悟,我们去了要尊重那里的人民群众。我们能到那里去建设水电站是很光荣的。下一步,我们工程局各单位要陆续向万安水电站转移,要向广大职工做好思想动员。
会议接着有14工程局工程科的同志介绍万安水电站的基本情况。
江西万安水电站是利用赣江水发电。赣江是长江八大支流之一,发源于福建的武夷山西麓,水资源丰沛,江水由南向北流经江西的赣州、万安、南昌,在九江地区流入长江,全长1000华里。汛期到来的时候,赣江在万安的水流量为2000立方/秒。电站设计装机容量60万千瓦。
会议结束以后,我即回到纪村水电站。
1978年五一劳动节前,江西万安传来消息,14工程局在万安水电站举行开工仪式,陈曙光局长为开工仪式剪彩并动土,拉开了建设万安水电站的序幕。陈曙光局长是建设水电站的行家里手。60年代他被我国政府派到欧洲的阿尔巴尼亚建设水力发电站,曾受到恩维尔霍查总书记亲切接见。
1978年7月,修配厂通知我向万安转移。7月23日,我从安徽泾县纪村水电站动身去江西万安水电站。同路人有学徒工小何、我的师傅耿二官、(是一位7级高级钢构工,技术水平过硬)、起重工方师傅,是皖南歙县人,另一位起重工也是歙县人。我们5人分别乘坐三辆装满了机器的大货车,上午7点钟出发经泾县往南驶去。这天烈日炎炎,气温很高。车到歙县停了下来,这里是宋朝农民起义领袖方腊的故乡。方师傅要我们到他家里去看一看,他的家就在马路的东边。我们到他家里坐了十来分钟。歙县盛产黄山茶叶,黄山茶叶历史悠久,享誉国内外。方师傅拿黄山毛峰茶叶泡茶招待我们。我喝了感觉到一股清香,身上的暑热消退了许多。喝过茶,汽车继续往南行驶,路经黄山,到江西景德镇,我乘坐的那辆汽车因载重过量,变速箱传动轴的齿轮打坏了。在景德镇修理汽车耽误了一天的路程。这天,我们几个人去了景德镇瓷器展览馆,看到件件瓷器都是那样的细腻、柔韧、精美,瓷器上的图案、花纹都是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毫无西方文化色彩。看了展品让人有春风赏花的意景。我顺便买了一套餐盘,回萧县探家时带了回来,村里有户家新客回门的时候,有贵客登门的时候,都来我家借餐盘用。大多数人从来没有见过景德镇的瓷器,谁见了这套餐盘都夸赞好。

修好汽车以后,又向南驶去,路经抚州,吉安,泰和县,在泰和县轮渡过赣江。泰和县的乌鸡是驰名全国的特产。第6天才到万安县。70年代汽车时速也就是二、三十公里。
二
我来万安工作、生活了一段时间,对这里的环境也就有些感知了。
当时的万安县城比较小,城中有一条东西走向的路叫凤凰路。沿着凤凰路向东去,出了县城有一座小山,叫鸡毛山。鸡毛山的西面有一条南北路,沿着这条路向南去,到西南山脚下,有一处很漂亮的楼房,是苏联专家楼,1955年给苏联专家建造的。在专家楼的东南方500多米处,赣江由南来到这里出了山区转向西去,万安水电站拦水坝就选这转弯处,拦深山峡谷蓄水发电。
万安县城中间有一条南北街与凤凰路十字交叉向南延伸到赣江,全长100m的样子,是万安县城繁华的商业街,街道两侧是商铺,万安县剧场在街的西面。
从万安县城过赣江到南岸有一个小村庄,村庄的名字叫罗塘湾,是老红军康克清的村庄。枯水季节,徒步就能过江。我曾经到罗塘湾看了康克清家的院落,是一处普通的农家院落,没有楼房,没有威严的大门,是低矮柴门,普通民房。叫人不敢相信这是国家领导人、全国妇女联合会主任康克清的家院。
1928年,不满20岁的康克清走出这个院落上井冈山参加了工农红军,在5次反围剿的战斗中英勇作战。红军司令员朱德的爱人伍若兰在反围剿战斗中被敌人抓去砍了头。1929年康克清与朱德结婚。康克清在万里长征路上三次爬雪山过草地,吃野菜、吃树皮。她与朱德司令员一道同张国焘分裂党分裂红军作面对面斗争。抗日战争中,康克清随八路军深入敌后,在太行山区发动群众,创建抗日武装。全国解放后,康克清为新中国勤奋工作,不辞劳苦,曾担任全国妇女联合会主任,享有很高的威望。

万安县地处江西省的中南部,距离南昌市650华里,隶属于井冈山地区。
万安县西面与遂川县交界,遂川县隶属于井冈山地区。1928年,工农红军在遂川县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遂川县在土地革命时期有名可查的革命烈士1547人,全县有1637人为中国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遂川县往西是井冈山。1927年10月,毛主席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到井冈山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政权,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北面是永新县。永新县隶属于井冈山地区。永新县烟阁乡是毛主席的夫人老红军贺子珍的家乡。贺子珍1927年参与永新县农民暴动,随后上井冈山,成为井冈山上农民武装的第一位女战士。1928年与毛主席结婚。1934年10月随红军长征。在战斗中身中17块弹片,伤疼一直不愈。

1937年她离开了延安到苏联去治病。在途中,徐海东、谢觉哉、林伯渠相劝不住,毛主席打电话要她回来,没能成功,她还是到苏联去了。在苏联治疗、养伤,病还是没有痊愈。1947年夏天,在王家祥、朱仲丽夫妇帮助下,贺子珍带着毛岸青、李敏坐绿皮火车回到了哈尔滨,是李富春到火车站迎接贺子珍。
贺贺子珍是红军在初创时期的第一位女红军,在5次反围剿的战斗中,在25000里长征中,身负重伤,受尽了人间苦难,贡献了韶华,她去苏联治伤是人之常情。
老红军刘俊秀是永新县人。刘俊秀1934年跟随毛主席踏上万里长征路。据说毛主席离开井冈山根据地长征过余都河是刘俊秀撑船的。刘俊秀在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爬雪山、过草地、吃野菜,他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战斗中英勇顽强,出生入死。新中国成立后,他兢兢业业、艰苦奋斗,为党和人民辛勤工作不辞劳苦。60年代担任江西省委书记。
万安县北面是泰和县和吉安县。泰和县和吉安县隶属于井冈山地区。革命老人曾山是吉安县人。曾山1925年投身革命,曾经担任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主席。他在组建新四军工作中立了大功。1972年4月16日曾山病逝于北京,毛主席送了花圈,周恩来总理参加了他的追悼会,叶剑英元帅致悼词,指出曾山的一生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光辉战斗的一生,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共产主义事业贡献了一生的精力。曾山的儿子曾庆红曾经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万安县人民为新中国诞生付出了血与生命代价。我在与万人民的交往中体会到,万安县人民有较高的社会主义觉悟,他们痛恨旧社会,感恩毛主席。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我去商店买东西,是一位中年营业员在打发顾客。我顺便向他打招呼:同志,你辛苦!干了一天也累了吧?他马上回答我说;苦不苦,想想红军长征二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我能干上这行工作就很满意了。他很热情,很快把我要的商品拿了出来。 三
我来到万安后被调出了修配厂,到师的后勤部的政治处上班,组织上在会议上宣布要我负责政治处的工作。从此离开了机械修配厂,惜别了我的师傅、我的工友、我的领导,我与他们在安徽省陈村水电站、纪村水电站生产第一线相处多年,他们是我亲密的人。离开了他们,离开生产第一线,我心中总不是滋味儿。
后勤部设在万安县原来的制糖厂。各个科室的成员大多数是从14工程局来的,我认识他们,心中也就安定了许多。
后勤部是为水电站建设、为全师官兵服务的机关。后勤部各个科室的工作人员各有业务专长,经验丰富,办事利索,工作效率高,特别是以下几位同志,时至今日我记忆犹新,不得不说。
后勤部副部长程康同志。安徽省安庆人,毕业于南京大学土木系。是一位办事认真而持重的老同志,工作责任心强。他对分管的材料和设备工作经验丰富,在陈村水电站就是他抓这项工作。建设万安水电站所用的材料和设备如水泥、木料、钢材,单是钢材一项就有几十个品种,机械设备有开山的挖掘机、有推土机、有大型吊装机、有重型运输汽车、有皮带输送机、有混凝土搅拌机、有混凝土震动机、有各种型号的电缆、有各种型号的电线、有在河里采沙船、有各种型号的机床、有水轮发电机等等。工地上有一百多个工种,每个工种所用的材料、工具都是不一样的。所需要的物资品种凡多,多到难以说尽。总的来说,施工所需要的一切物资、材料、机械和设备,都要有后勤部门供应。程康副部长作为采购部门的领导人他都知到生产厂家在哪里。生产厂家分布在全国各地,他派出业务人员到厂家去采购,还有的需要到国外采购。对一些不容易采购到的紧缺物资和设备,程部长就亲自出马远赴几千里路去厂家联系。由他指挥,在万安县城北面建成占地20多亩的物资储备仓库,仓库里面物资、设备琳琅满目,摆放的整整齐齐,能及时满足供应工地上所需要的物资和设备,保证了水电站建设的顺利进展。
后勤部材料科材料员陈方舒同志。清华大学毕业生,江苏省苏州市人,年富力强。在陈村水电站,在万安水电站,他坐办公室的时间不多,经常见到他肩上挎着工作包在大坝施工现场调查了解需要什么材料。长期的工作积累了建设水电站的实践经验,也体现了他对本职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80年代初,领导层面的老同志年事已高,陈方舒同志先是被提任为后勤部长、又提升为师长、再提升为水电武警总队司令员,军队授给他少将军衔,同刘原政治委员(刘少奇的儿子)搭档。长江三峡水电站工地上常常能看到他的身影。
后勤部副政委梁德义同志,是一位老八路军。1938年在家乡山西省参加八路军,跟随林彪、罗荣桓的115师东征到山东泰西地区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这里是日伪军占领的地区,年芳14岁的梁德义身为115师的一名战斗员,同战友们并肩作战,一次又一次的打退日伪军进攻才开辟出一片抗日根据地,从而站住了脚,并扩展根据地,在广大农村建立了革命政权,壮大了抗日的队伍。1948年10月,梁德义在解放济南的战斗中冲锋陷阵。他的爱人用绳子牵敌人僵尸往城外拖。在淮海战役歼灭黄百韬兵团战斗中,梁德义所在战斗连击毙了黄百韬,从黄百韬身上搜出了一张纸,上面写到:百韬老兄,此战胜败,关键在你。落款:蒋介石。(1975年,梁德义同志在陈村水电站担任修配厂长的时候,应厂工人的要求,在大会上作战争年代的发言,我听了他的发言,并作了记录)。此后,他参加了渡江作战,解放上海、解放杭州的战斗。全国解放以后,他定居在上海。这样一位年事已高的人民功臣,不吃老本,要立新功,来到水电建设战线上继续工作,艰苦创业。身为后勤部的主要领导人,与干部、战士同吃一个食堂。下连队检查工作没有小汽车,骑着一辆脚踏车风里来雨里去。仍然保持和发扬着老八路的优良作风。在苏联,凡是参加过二次世界大战的老兵,国家一律养起来,免费给老兵在黑海沿岸建设庞大的别墅群居住,免费给老兵医疗保健,免费组织老兵到名胜景点去旅游。我们国家井冈山时期老红军、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的老军人没有这方面的要求,他们就是不吃老本,要立新功,继续为建设新中国添砖加瓦,继续为人民服务。梁德义同志就是这样的人。
梁德义同志管理军队比较严格比较仔细。材料科有一个干部回贵州省探亲超假不回来。梁政委到政治处要我回报具体情况,我把发电报催他回来的单据拿出来给梁政委看。过了两天,梁政委又来政治处,面孔严肃,开始批评我了,批评我处理的不及时,不严格管理等。于是,办公室弥漫起紧张气氛。我一时下不了台,政治处的戴孝民、王雁、谢乐琼、王文卿几位同志都在场,都是惊呆呆的脸,都是端坐在那里不动。梁政委对党的工作就是这样负责和认真。他的批评促使了我认真检查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要努力工作。

四
政治处的几位同志来自四面八方。王雁,浙江省丽水地区军分区司令员的女儿。谢乐琼,四川省人,北京外语学院大学毕业生。戴孝民,安徽省砀山县人。张道玉,安徽省南陵县人。王文卿,四川省宜宾市人,是一位老同志,她丈夫是我们师的李付政委,河北省人。据王文卿同志介绍:1947年6月30日,刘、邓大军强渡黄河,在鲁西南歼灭国民党军有6万人。同年的8月,千里跃进大别山。李付政委那时候身为八路军跟随部队挺进到大别山,在大别山里没有根据地,转来转去与国民党军周旋。到11月,天气很寒冷,战士们还没有棉衣,部队发给每个战士一点棉絮,来不及做成棉衣,就背着棉絮行军打仗,极为艰苦。后来他随刘邓大军进军大西南作战,解放四川省。
政治处面对的工作的很多,有人事、福利、管理、宣传等方方面面。我们每天忙来忙去的干,有时候星期天也继续干。由于同志们努力工作,每年都能顺利完成任务。下面,我列举几项实际工作的操作情况。
新整编的军队需要配武器。大约在1978年的深秋。组组织上派谭青松(四川人)和我两人去江西省军区调运武器。我们到到江西省军区接上关系后,在南昌市等了20多天,江西省军区给我们部队调拨四位数步枪。

新整编军队,后勤部机关的绝大多数同志都穿军装。这就需要军队通知地方政府承认军人的家属是军属。这项工作要有政治处来完成。1979年上半年,政治处给每位军人的原籍人民公社发去了通知书,这项工作占去三个月的时间。大多数人民公社接到通知书以后都给该军人的家属挂了军属牌。也有个别地方的人民公社弄不明白,不承认军人的家属为军属,这就需要政治处派人到地方联系沟通。例如,我部队驻上海办事处负责人肖家伟同志回部队办事,顺便到政治处反映地方政府不给他家送军属牌。他是江苏省句容县人。政治处戴孝民同志赴句容县民政局联系,事情得到了解决。肖家伟同志从上海来电话说地方政府已经给他家挂了军属牌。

部队接新兵入伍,送退伍军人回乡,政治处是要参与这项工作的。下面这张照片是我在安福县送退伍军人回乡时与退伍军人的合影。曾经与好几位退伍军人都合了影。

在当时,火车只通到安福县。后勤部在安福县火车站设有转运站,老站长沈家印同志(安徽合肥人)是一位劳动模范,是很能干事情的军人。1981年,送退伍军人回浙江金华地区时,后勤部长卢殿辉同志(北京海淀区人)带着我从万安去了安福县火车站,计划是沈站长和我两人陪送退伍军人乘火车回乡 ,沈站长说他一个人去就能完成任务,卢部长同意了他的意见,结果我没能去成。

今年算起,我离开万安水电站已经四十二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我总是想念在万安水电站一道工作过的亲密战友和领导,总是惦恋万安水电站和那块热土,有几次想动身去万安看一看,由于路途遥远,再是儿女都无暇陪伴,愿望一直没能实现。好在我在无线网络上看到了雄伟的万安水电站横卧在了赣江之上。

1994年万安水电站蓄水发电,赣江水冲动着四台发电机一个小时就能发出60万千瓦的电量,按一度电0、5元电价计算,一个小时就能为国家创收30万元的财富啊 !多么鼓舞人心,我兴奋!我欢呼! 我祝贺辉煌的万安水电站!祝福所有参加建设万安水电站以及给万安水电站作了贡献的光荣的人们!
「 支持乌有之乡!」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本网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侵删
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