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主席为何把新中国开国大印的字体选为宋体?
时光荏苒,虽然它早已完成了历史使命,却成为了永远的国家记忆!
它是国家一级文物
是人民政权的历史见证
标志着中华民族进入新的历史纪元
它就是新中国开国大印
76年前的今天
1949年11月1日
这枚国印启用
关于它的故事
你知道多少?

1949年6月15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正式成立。筹备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周恩来委托陈叔通副主任办理国印之事,齐燕铭副秘书长负责具体工作。
1949年8月19日下午,“政府印铸问题座谈会”在北京饭店113房间举行。与会者讨论了国印的型式、字体、质料、字文四项内容,其中提到:
型式:文武官职,不分阶级,一律用方印。
质料:一律用铜质。
在众多治印名家中,享有盛名的治印店铺同古堂的创始人张樾丞最精于刻铜技艺。最终,治印的重任落在张樾丞肩上。

后来,新中国国印的印文也确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之印”。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开国大典隆重举行。然而,国印以及中央人民政府所属和下属机构的治印事宜仍未确定落实。由于兹事重大,直到10月27日上午,包括国印在内的45枚首批政府印信镌铸请示件才被送到周恩来总理的案头。短短一个上午,毛主席和周总理便对文件做出了批示。其中,政府印信的字体被规定为扁宋体。

黄峥
中共党史专家
当时我们国家很多老百姓是不识字的,对篆体是看不懂的。毛主席提出用宋体,一方面区别于以往历届王朝的政权机关,同时也方便于我们老百姓的辨认。
1949年10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之印”刻制完成并上交启用。

11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对包括国印在内的45枚首批政府印信进行统一编号。国印的背款刻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之印 一九四九年十一月一日 第一号”。

新中国开国大印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关乎国计民生重大决议的立法诞生,也见证了新中国外交事业的扬帆启航。时光荏苒,虽然它早已完成了历史使命,却成为了永远的国家记忆!
「 支持乌有之乡!」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本网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侵删
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