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这个托儿所办起来,毛泽东要让女儿第一个报名!

国家记忆 2025-09-15 来源:CCTV国家记忆|微信公众号

1937年7月,全民族抗战爆发。民族存亡之际,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与日寇浴血奋战,无数抗日将士血洒疆场。很多人奔赴前线后,年龄尚幼的子女留在后方无人照料。

在延安尽快建立一所为前线将士和革命干部集中抚养和教育子女的场所已经刻不容缓。

01

1938年10月2日,在党中央的大力支持下,陕甘宁边区儿童保育分会发起成立“陕甘宁边区战时儿童保育院第一院”,也就是日后为人们所熟知的“延安第一保育院”。

由于担心敌机轰炸,第一保育院迁往了几十公里外的安塞县,延安本地儿童的看护需求又多了起来。时任中央总卫生处处长兼中央医院院长的傅连暲把这个情况报告给了毛泽东,并提议在延安开办一个新的托儿所。

毛泽东的大女儿娇娇活泼可爱,但工作繁忙的毛泽东无暇照看孩子。他对傅连暲说:“这是件大好事,要尽快办,托儿所办起来,就让娇娇第一个报名。”

1940年春天,延安“中央托儿所”在距中共中央驻地不远处的兰家坪正式成立,解决了中央领导和抗日将士的后顾之忧。

1941年至1942年是中国敌后抗战极为困难的时期,陕甘宁边区遭到军事和经济封锁,物资极度匮乏。

为了克服困难,根据地开展大生产运动,军队、政府机关和学校发展自给经济,中共中央在陕甘宁边区带头实行这项政策。保育院的孩子们年龄虽小,却也纷纷加入,积极投身生产劳动。

在劳动中学习,中央托儿所的生活条件改善了,孩子们也养成了吃苦耐劳的品质,树立了劳动光荣的价值观念。

这份首次披露的珍贵档案是中央托儿所“一岁半至两岁儿童饮食单”。在这份“菜单”中,可以看到上世纪40年代的延安虽然受到国民党与侵华日军的严密封锁,但中央托儿所的孩子们依然可以享受到一周七天、每天四餐的美食,食物搭配也十分合理,菜蛋肉与各种水果一应俱全,每日菜品多变,极少重复。

02

1944年,全民族抗战已进入对日战略反攻阶段,更多的干部和将士离开延安,奔赴前线。与此同时,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边区政府也有能力为更多儿童提供保护和教育。于是,党中央决定在延安再建立一所新的保育院。

在延安北部一个名叫小砭沟的地方,延安第二保育院建立。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正悄然向孩子们逼近……

初秋的一天深夜,正在第二保育院的窑洞中哄孩子睡觉的保育员们突然收到通知:孩子中疑似发现了麻疹症状。慢慢地,一些病情严重的孩子开始出现肺炎、肠胃炎等并发症,如果再无有效救治,后果将不堪设想。

为了让患病儿童尽快康复,时任中央妇委委员、解放区战时儿童保育会代主任康克清直接跑到总部医院,请医生和专家到第二保育院教授医疗知识,还带领保育员想出了各种土办法控制疾病蔓延。

陕北地区水资源匮乏,为了改善卫生条件,让孩子们使用流动的净水洗手,保育员特别制作了用于洗手的木桶。

疫情期间,消毒杀菌必不可少,保育员就让孩子们每天在黄土高原上享受充足的“日光浴”。

与此同时,党中央也时刻关心着保育院的疫情,通过办事处,相关负责人为孩子们买来几十头奶牛用于补充营养。

这场麻疹危机持续了70多天,在康克清和保育院全体人员的不懈努力下,近60名感染麻疹的孩子无一夭折,全部康复,在那个缺医少药的时代堪称奇迹。

延安第一保育院、中央托儿所、延安第二保育院,一系列保育机构后来被统称为“延安保育院”,越来越多的革命后代和边区儿童来到了这些温暖的“家”。据统计,红军到达延安后至抗战胜利,延安保育院先后接收婴幼儿近3000名,成为中国共产党名副其实的“红色摇篮”!

查看全部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本网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侵删

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

官方微信订阅号

相关文章

习近平会见泰国国王哇集拉隆功

劳动者能不能当家,是检验社会主义的唯一标准

郝贵生:《论持久战》中“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的现实意义究竟是什么?

好物推荐

最新推荐

郝贵生 | 《论持久战》与中国的反腐败斗争究竟有什么逻辑联系?

习近平会见泰国国王哇集拉隆功

湘赣红旅—追寻伟人足迹.传承红色精神

两日热点

“唯一标 准”论是错误的——纪念真理标准讨论二十周年

林爱玥:高市早苗20天毁掉日本50年!

锁定坚强:《新闻联播》中谈及铭记毛主席等老一辈的历史功绩,为何让人民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