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赫氏对干部参加劳动不以为然,毛主席认为意义重大,争论已见分晓

耿来意 2025-07-22 来源:今日头条

1958年7月底,赫氏访华,他对毛主席介绍的要求干部参加体力劳动的做法不能理解,认为让干部把时间浪费在体力劳动里,得不偿失。

围绕干部应该不应该参加劳动这个问题,毛主席与赫鲁晓夫有截然不同的看法,两人当面进行了争论。

1958年7月底,赫氏访华,他对毛主席介绍的要求干部参加体力劳动的做法不能理解,认为让干部把时间浪费在体力劳动里,得不偿失。他以苏外交副部长费德林为例说:“他每天需要了解世界上发生的各种事情,如果让他脱离外交部的工作,把他下放劳动半年,他回来后就会感到落后了,需要拿出相当长的时间来补课。”  

毛主席对干部参加劳动则非常重视,要把它当成一种永久的制度延续下去,毛主席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不是像赫氏那样的实用主义,而是赫氏无法企及的更深层的考虑。  

一九五七年四月二十七日,毛主席“关于整风和干部参加劳动”发布,即提倡县、区、乡三级党政主要干部,凡能劳动的,每年抽一部分时间下田参加生产,从事一小部分体力劳动;县以上各级党政军主要干部(不是一般干部),凡能劳动的,也要这样做,每年以一部分时间,分别下田、下工厂、下矿山、下工地或者到其他场所,和工人农民一道从事可能胜任的一小部分体力劳动。  

这样做的目的何在?毛主席说的很明确:“这样一来,党和群众就打成一片了,主观主义,官僚主义,老爷作风,就可以大为减少,面目一新。”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里,关于干部参加劳动的通知密集地发布,旨在使之成为一种常态。1963年5月9日,毛主席在《一批干部参加劳动的材料》小册子上写下了《干部参加劳动的伟大意义》的按语,按语如下:  

“干部和群众一道参加生产劳动和科学实验,使我们的党进一步成为更加光荣、更加伟大、更加正确的党,使我们的干部成为既懂政治、又懂业务、又红又专,不是浮在上面、做官当老爷、脱离群众,而是同群众打成一片,受群众拥护的真正的好干部。”  

1968年,毛主席做出指示:“广大干部下放劳动,这对干部是一种重新学习的极好机会,除老弱病残者外都应这样做。在职干部也应分批下放劳动”。从此,干部参加劳动在祖国大地上蓬勃发展起来,变成了一种热潮。  

毛主席让干部参加劳动的思想,并不是要让干部们真的去做工种地,而是通过这种方式,让干部们“不是浮在上面、做官当老爷、脱离群众,而是同群众打成一片,成为受群众拥护的真正的好干部。”这才是毛主席的真正目的,真正意义所在,赫氏当然看不到这一点,他以为毛主席在浪费人才呢!  

赫氏瞧不起毛主席主导的干部参加劳动,结果苏联盟形成了一个脱离人民的特权阶层,最终结果也都看到了。  

赫氏与毛主席关于干部参加劳动的争论,谁是谁非,谁高谁低,经过历史的检验,已见分晓。

查看全部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本网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侵删

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

官方微信订阅号

相关文章

习近平会见泰国国王哇集拉隆功

劳动者能不能当家,是检验社会主义的唯一标准

郝贵生:《论持久战》中“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的现实意义究竟是什么?

好物推荐

最新推荐

郝贵生 | 《论持久战》与中国的反腐败斗争究竟有什么逻辑联系?

习近平会见泰国国王哇集拉隆功

湘赣红旅—追寻伟人足迹.传承红色精神

两日热点

“唯一标 准”论是错误的——纪念真理标准讨论二十周年

林爱玥:高市早苗20天毁掉日本50年!

分田单干的恶果与实事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