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前三⼗年的科技成就之十九(1972)
有⼈说,新中国前三⼗年的⼯业化是废铜烂铁;有⼈说,新中国前三⼗年没有什么成就;有⼈说新中国前三⼗年科技没有成就;也有⼈说⽂⾰⼗年更是没有科技成就。事实是什么样呢?笔者根据《中华⼈⺠共和国⽇史》、《伟⼤的⼗年》(1959年9⽉出版)、《中华⼈⺠共和国⼯业⼤事记》、《中华⼈⺠共和国经济⼤事记》、《⼈⺠⽇报》等资料,对新中国前三⼗年的成就做了整理,作为⼀个系列,逐篇介绍给⼤家。
1972年1⽉1⽇西藏⾃治区第⼀座制糖⼚——澎波农场糖⼚建成投产。从此结束了西藏⾼原不产糖的历史。该糖⼚⽇产糖4吨多。
1972年1⽉5⽇新华社报道:⼴东省丰顺县邓屋地区建成⼀座试验性的地下热⽔发电站。
1972年1⽉6⽇新华社报道:我国第⼀座⼲法纤维板⻋间在上海⼈造板⼚建成投产。⼲法纤维板是两⾯光滑的硬质纤维板,在建筑、家具、⻋辆、造船等⽅⾯有⼴泛⽤途。⼲法⽣产纤维板,⽤⽔量只有湿法⽣产的⼗分之⼀。这种制造纤维板的⽅法,为综合利⽤枝丫材、梢头⽊、⼩径⽊等采伐剩余物开辟了⼴阔的⻔路。
1972年1⽉7⽇我国进⾏了第13次核试验。中国政府再次声明:我国进⾏必要的和有限制的核试验,是为了打破两个超级⼤国的核垄断、核讹诈。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决不⾸先使⽤核武器。中国政府⼀贯主张召开世界会议,来讨论全⾯禁⽌和彻底销毁核武器问题,作为第⼀步,⾸先达成所有核国家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使⽤核武器的庄严协议。中国政府和中国⼈⺠愿意同世界各国⼈⺠和各爱好和平国家⼀道,为争取实现这⼀⽬标⽽共同奋⽃。
1972年1⽉9⽇北京⼆七机⻋⻋辆⼯⼚,试制成功中国第⼀台6000⻢⼒液⼒传动内燃机⻋。这台机⻋的设计时速,每⼩时100公⾥。它的主要优点是牵引⼒⼤,耗油量少,结构简单,操作⽅便。试制和⽣产这种⼤⻢⼒液⼒传动内燃机⻋,对于进⼀步发展我国铁路运输事业,特别是⼭区的铁路运输,具有⼗分重要的意义。这台⼤⻢⼒内燃机⻋,是在1968年年底开始设计,1970年国庆前⼣组装起来的,先后只⽤了⼀年零九个⽉的时间。
1972年1⽉24⽇锦江电机⼚研制成功843甲测⾼雷达。
1972年1⽉30⽇新华社报道:云南省兴建⼤批⼩⽔电站。⽬前云南省已建有⼩⽔电站2900多座,装机容量达14.3千⽡,少数⺠族聚居的州、县,90%以上都有了⾃⼰的⼩⽔电站。
1972年1⽉31⽇新华社讯:⿊⻰江省呼兰县医院救活了⼀名⼼脏停跳45分钟的⼥社员郭俊英。
1972年1⽉国务院批准引进4套⼤型⽯油化纤装置和1套⼤型聚酯装置。
1972年2⽉2⽇南宁绢纺⼚是我国⾃⾏设计、⾃制设备建成的绢纺织⼚。⼏年来,这个⼚⽴⾜本地,就地取材,先后⽣产了⽊薯蚕绢绸、丝的确良和⿇的确良等⼏⼗个花⾊品种的产品。
1972年2⽉22⽇新华社讯,西藏⾃治区第⼀座⽇产3吨的糖⼚——彭波农场糖⼚建成投产。
1972年2⽉23⽇新华社报道:郑州煤矿机械⼚⼯⼈制造成功了⼀种新型的⽆⽔平楔⾦属⽀柱。这种⾦属⽀柱,具有安全、轻巧、体积⼩、成本低、制造⽅便、维修简单等优点。⾦属⽀柱是煤矿⼤量急需的设备。它可以在⼀定范围内调整⽀撑⾼度,⽤来⽀护采煤⼯作⾯,保护矿⼯安全和正常⽣产。每个采煤⼯作⾯要装备⼏百根到上千根⽀柱。⽤⾦属⽀柱代替坑⽊,可以节省⼤量⽊材。
1972年2⽉29⽇新华社讯:安徽省治淮⻣⼲⼯程——茨淮新河⼯程破⼟动⼯。
1972年2⽉中央批准燃化部引进13套全部以油、⽓为原料的年产30万吨合成氨48万吨或52万吨尿素的⼤化肥装置。
1972年3⽉2⽇新华社讯:⼀种新型的具有先进⽔平的砖体吸声材料——⽆机硬性微孔吸声砖,在北京窦店砖⽡⼚试制成功。
1972年3⽉18⽇我国进⾏了第14次核试验。
1972年5⽉27⽇⼤连衡器⼚设计制造成功中国第⼀台⾼精度轨道衡。该衡最⼤称重150吨,最⼩称重量7.5公⽄。灵敏度达到⼆万分之⼀。
1972年5⽉上海⽆线电⼗四⼴试制成功CH1000系列和CH2000系列CMOS集成电路。
1972年5⽉重庆凉亭220⼲伏变电站,1、2号12万⼲伏安主变压器和⾖坝——重庆220千伏送电线路投产。⾄此,川东、川西、川南三个地区电⽹相联,初步形成四川电⽹。
1972年6⽉16⽇我国⾃⼒更⽣建设的第⼀条330千伏超⾼压刘(家峡)天(⽔)关(中)输电线路建成投产。陕、团、⻘三省实现联⽹。此线全⻓534公⾥。
1972年7⽉31⽇新华社报道:我国第⼀台框架式纵架3000吨油压机,在太原重型机器⼚试制成功。
1972年8⽉21⽇新华社报道:1971年5⽉动⼯兴建的塔⾥⽊垦区⼤型⽔利枢纽⼯程——塔⾥⽊拦河闸,已在最近胜利建成。由新疆军区⽣产建设兵团农⼀师军垦战⼠修建的这座拦河闸,是垦区南北引⽔总渠的渠⾸。全闸共有32孔,总⻓223⽶,⾼7.4⽶。在塔⾥⽊修建这样的拦河闸,是有史以来的第⼀次。塔⾥⽊拦河闸建成之后,将⼤⼤增加分布在塔⾥⽊河两岸的⼀些⽔库的蓄⽔量,不仅能够保证垦区现有55万亩耕地的灌溉⽤⽔,还可以基本上满⾜远景规划中的240万亩农⽥的⽤⽔需要,为进⼀步发展塔⾥⽊垦区的农业⽣产创造了有利条件。
1972年8⽉28⽇我国⾃⾏设计施⼯的滩北选煤⼚通过国家验收鉴定,正式投产。该⼚年⼊选煤200万吨。
1972年9⽉9⽇华北光电技术研究所研制成功⼈造卫星激光测距仪,并与北京天⽂台合作实现激光⼈造卫星测距。
1972年9⽉15⽇新华社报道:⼭东省⼀座⽣产尿素的现代化⼤型化肥⼚——鲁南化肥⼚建成投产。
1972年9⽉15⽇新华社报道:昆明铁路局⼴通电务段试制成功轨道电路故障测试器。
1972年9⽉27⽇⼴西合⼭电⼚建成投产。
1972年9⽉30⽇新华社报道:⻓沙湘江⼤桥建成通⻋。这是⼀座17孔双曲拱桥,主桥⻓1250⽶,宽20⽶;⽀桥⻓282⽶。
1972年10⽉7⽇新华社讯:本溪钢铁公司建成⼀座⼤型机械化的露天铁矿——歪头⼭铁矿。
1972年10⽉10⽇新华社报道:⼭东省北镇⻩河⼤桥建成通⻋。⼭东省北镇⻩河⼤桥由钢桁架主桥和预应⼒引桥两部分组成,全⻓1394⽶,是我国当时⻩河上最⻓的⼀座公路桥。宽阔平坦的桥⾯,可以并排通过三辆卡⻋。两侧各有1.5⽶宽的⼈⾏道。这座⼤桥的建成,把原来被⻩河隔断的公路连接了起来,对于促进⼭东省⼯农业⽣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972年10⽉13⽇湘黔铁路建成通⻋。这条铁路东起湖南株洲,西⾄贵州贵阳,全⻓902公⾥,和湘赣铁路及贵昆铁路相连,在我国南⽅构成了与陇海铁路平⾏、横贯我国东西的第⼆条交通⼤动脉。
1972年10⽉23⽇新华社报道:锦州铁路局⼭海关机务段全部改⽤内燃机⻋、从⽽结束该段⼀直使⽤蒸汽机⻋的历史。这是我国除了新建的内燃机务段以外,第⼀个在蒸汽机务段的基础上改建⽽成的内燃机务段。
1972年10⽉北京⼈⺠机器⼚试制成功对开⾃动单⾊㬵印机。该机从给纸、湿润、匀墨、印刷到收纸等过程全部实现了⾃动化。
1972年11⽉20⽇600千⽡短波发射机在北京⼴播器材⼚研制成功,交付使⽤。
1972年12⽉26⽇上海试制成功中国第⼀辆载重300吨的⼤平板⻋。
1972年12⽉26⽇每秒运算11万次的集成电路通⽤数字计算机在上海计算技术研究所研制成功。
1972年12⽉国产第⼀台20万千⽡机组在朝阳发电⼚投产发电。
1972年12⽉国务院批准引进4套⼤型⽯油化⼯联合装置。其中,30万吨⼄烯及其配套的化⼯装置,建在北京⽯油化⼯总⼚.其他3套以合成纤维为主的装置分别建在上海、辽阳、重庆。
1972年中国有20余家医院将钛制⼈⼯⻣⽤于临床
1972年宁夏有⾊⾦属冶炼⼚、天津有⾊⾦属加⼯⼚建成投产。
1972年上海医疗器械研究所成⽴。
「 支持乌有之乡!」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本网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侵删
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