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大东亚共荣圈”
真正的解放与团结,路径绝非指向一个强权主导的封闭圈层,而是指向全世界被压迫人民和民族的国际主义联合,指向一条彻底消灭一切人剥削人制度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才是历史辩证法的深刻启示。
樱花与刀剑交织的幻象下,一个以“共荣”为名的蓝图曾被精心描绘。它宣称要驱逐西方殖民者,缔造亚洲人的亚洲,许诺民族自立与经济繁荣。然而,剥开这层修辞的华丽外衣,露出的却是帝国野心的冰冷骨骼。这并非解放的号角,而是以更隐蔽、更系统的方式将旧有的压迫关系重新包装,是殖民逻辑在新时代的变种。
这一构想的本质,根植于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最腐朽、最反动的需求。当资本在国内积累达到饱和,其内在的扩张冲动必然寻求外部出口。此时,金融寡头与军国主义机器紧密结合,将整个国家机器转变为对外掠夺的工具。所谓“共荣圈”,实质是一个以日本为核心、等级森严的垂直剥削体系。它绝非旨在打破西方建立的殖民秩序,而是急于成为那个秩序的新主人。在这一体系内,其他民族被赋予的“合作”角色,不过是提供原料、市场和廉价劳动力的附庸地位;而许诺的“工业分工”,则是将亚洲永久锁定在产业链末端的制度性安排。这与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帝国主义特征完全吻合:不是生产关系的进步,而是垄断与霸权的高度发展。

进一步剖析其意识形态,所谓“解放亚洲”的崇高口号,巧妙地偷换了“阶级”与“民族”的概念。它试图用“同文同种”的泛亚细亚主义模糊阶级对立,将日本垄断资本的利益伪装成全体亚洲人民的共同利益。然而,在步枪刺刀护卫下建立的“合作”,只能是强迫的、不平等的。真正的民族自决,必须与劳动群众的社会解放同步进行,意味着彻底推翻一切形式的剥削制度,包括本国统治阶级和外国侵略者。而“大东亚共荣圈”恰恰维护并强化了这种剥削,它用民族的矛盾掩盖了阶级的矛盾,其目的是要亚洲的无产阶级和农民去为日本财阀和军阀的利益流血牺牲。这种意识形态欺骗性,正是列宁所批判的“社会沙文主义”在东方语境下的翻版。
历史已经对此作出了最无情的审判。共荣圈所及之处,带来的不是繁荣,而是掠夺性的经济控制、强制劳动和资源枯竭;不是和平,是惨绝人寰的战争与屠杀;不是团结,是残酷的民族压迫和“分而治之”的阴谋。它将军事占领美化为“共荣”,将经济掠夺包装成“合作”,其行径彻底暴露了军国主义反人类、反进步的狰狞面目。这一失败证明,任何不根除剥削制度、不以人民群众真正当家作主为基础的区域性构想,无论其辞藻多么动人,最终都必然沦为霸权主义的工具。
历史的尘埃落定,但幻象的幽灵未必远遁。今天,当世界上仍有人以各种“新秩序”、“共同体”为名,行维护特权、巩固霸权之实时,“大东亚共荣圈”的教训尤显珍贵。它警示我们,必须穿透意识形态的迷雾,运用阶级分析的锐利武器,看清何种“合作”是平等互利的联结,何种“共荣”是剥削压迫的代名词。真正的解放与团结,路径绝非指向一个强权主导的封闭圈层,而是指向全世界被压迫人民和民族的国际主义联合,指向一条彻底消灭一切人剥削人制度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才是历史辩证法的深刻启示。

「 支持乌有之乡!」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本网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侵删
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