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劳动?
这也是为什么离开劳动的人,容易被小资产阶级的思想攻陷。他们看不到机器的轰鸣背后的压迫,看不到工地尘土里的辛酸,看不到流水线上麻木的眼神,他们更容易沉浸在“个人奋斗”的幻觉里。但真正深入劳动的人,才会懂得:所谓“奋斗”在这种社会逻辑下往往就是“被压榨”。才会理解知识分子劳动化的伟大意义。

我常常在没有劳动的时候,总是很清晰的感觉到思想被一点点侵蚀。小资产阶级的影子,总会悄悄爬上心头,对我进行全面的进攻。那时候我会生出一种错觉:如果我能找到一个安稳的出路,就这样过一辈子,似乎也没什么不好。
那种安逸让人昏昏沉沉,仿佛世界的苦难都与我无关。
可每一次重新回到劳动里,这种幻觉都会被无情击碎。机器的轰鸣震得耳膜嗡嗡作响,铁皮的振动沿着双臂传到肩膀,带来持续的钝痛。长时间的重复操作让我手掌磨出了水泡,水泡破了又起,渐渐结成厚厚的老茧。汗水流进眼睛里,混着灰尘刺得发疼。
劳动让人无法逃避那种真实的痛楚。它不是一时的疲惫,而是一种持续的、结构性的压迫。正是在这时,一个根本的问题会浮现出来:这种痛苦从哪里来?
难道是因为当下的生产力真的不够先进吗?
不,绝对不是。
今天的科技水平早已足够让劳动者摆脱繁重的体力折磨,足够让生产效率成倍提升。
然而,科技并没有普遍解放劳动者,相反,却成了束缚劳动者的枷锁。为什么?因为落后的生产关系锁住了生产力的发展与普及。机器本可以成为解放人的工具,却在这个荒谬的社会下变成了压榨人的手段。
因此,劳动时的痛苦,不仅是身体的疲惫,更是社会逻辑加诸其上的桎梏。
这就是矛盾所在——痛苦的根源不在于“生产力不够”,而在于落后的生产关系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与普及。
正是这种束缚,导致了千千万万的劳动人民正在承受着那些理应被先进生产力消灭的苦难。这种现实无法在书本上、在幻想中真正体会到,只有亲身去劳动,才能切切实实地感受到其中的荒谬。
所以,劳动不仅仅是为了“生存”,更是阶级立场的再确认。
只有通过劳动,人才能真切感受到落后的社会生产关系所带来的痛楚,才能理解阶级矛盾的实质,才能从根子上认清:不去改变生产关系,就不可能真正解放自己。
这也是为什么离开劳动的人,容易被小资产阶级的思想攻陷。他们看不到机器的轰鸣背后的压迫,看不到工地尘土里的辛酸,看不到流水线上麻木的眼神,他们更容易沉浸在“个人奋斗”的幻觉里。但真正深入劳动的人,才会懂得:所谓“奋斗”在这种社会逻辑下往往就是“被压榨”。

阳早寒春是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的典范
这就是劳动的意义:劳动不仅仅是生存的手段,它是阶级立场的锤炼。只有去劳动,才能看见机器背后的枷锁,才能看见汗水背后的压迫,才能认清这种痛苦不是“命运”,而是阶级压迫的结果。
劳动让人从小资产阶级的安逸幻想中清醒过来,让人回到无产阶级的现实立场上。
不劳动,就容易被安逸冲昏头脑,觉得“只要我自己过得去就好”。劳动,则不断提醒人:这不是一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阶级的处境;不是技术的问题,而是社会的问题;不是忍耐就能解决的,而是必须改变社会关系才能真正解决的。
所以,劳动是必要的。它让人真正理解信念从何而来,让人明白信仰为什么不可动摇。
劳动既是痛苦的源泉,也是清醒的源泉。正是这种切身的感受,才能把人从幻觉里拉回现实,让人坚信:要打破束缚生产力的枷锁,要让劳动者真正解放,就必须去改变落后的生产关系。
「 支持乌有之乡!」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本网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侵删
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