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莫唱当年《长恨歌》——比起帝王的眼泪,百姓的眼泪才值得铭记

小爱 2025-09-15 来源: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公众号

袁枚的《马嵬》诗以犀利的笔触撕开了传统历史叙事的面纱:“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这四句简短的诗作,展现出一幅阶级对立的历史图景,揭示了封建社会中不同阶级截然不同的命运与痛苦。

诗歌开篇即对主流历史叙事发起挑战:“莫唱当年《长恨歌》”。《长恨歌》所歌颂的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历来被统治阶级的文化代言人渲染为值得同情的千古绝恋。然而这种叙事本质上是一种意识形态建构,旨在通过将统治阶级人物情感悲剧化、崇高化,掩盖其阶级本质。唐玄宗统治时期,均田制遭到破坏,土地兼并严重,府兵制瓦解,一系列政治经济危机正在酝酿,最终爆发安史之乱,给劳动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统治者的爱情悲剧与其政策造成的民生苦难相比,显得无比苍白。

诗歌第二句“人间亦自有银河”,巧妙地将神话意象现实化。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中,银河阻隔了一对相爱之人,而诗人指出,在人世间存在着无数由阶级压迫造成的“银河”。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等级制度、剥削体制构成了比天上银河更为残酷的隔离带,将劳动者与劳动资料分离,将农民与土地分离,将夫妻亲人分离。这种分离不是浪漫的神话,而是每天发生的现实悲剧。

“石壕村里夫妻别”直接引用杜甫《石壕吏》中的意象,将视角从宫廷转向民间。在安史之乱的背景下,杜甫描绘了官吏夜间捉人充军,老翁逾墙逃走,老妇被迫应征的悲惨场景。这首诗真实记录了战争背景下劳动人民家破人亡的遭遇,与长生殿上帝王妃子的生离死别形成鲜明对比。统治阶级发动的战争和维护统治的政策,最终由劳动人民付出最沉重的代价。

最后一句“泪比长生殿上多”完成了阶级对比的最终建构。长生殿上的眼泪属于封建统治阶级最高层,是为个人情感命运而流;而石壕村中的眼泪属于被压迫阶级,是为基本生存权利被剥夺而流。前者虽被无数诗歌传唱,后者却在历史中默默无闻;前者是少数人的情感挫折,后者是无数人的生存悲剧。历史叙事权掌握在统治阶级手中,因此帝王眼泪被铭记,而百姓眼泪被遗忘。

袁枚这首诗的价值在于实现了历史主体的转换,将被遮蔽的劳动人民重新置于历史舞台中央。这种视角转换与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不谋而合。历史不应只是帝王将相的家谱,更应是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的记录。真正的历史悲剧不是某个统治者的命运挫折,而是广大劳动者基本生存权利的被剥夺。

从阶级分析方法看,这首诗还揭示了封建意识形态的运作机制。通过将统治阶级情感悲剧化、审美化,封建文化机器试图掩盖阶级压迫的实质。《长恨歌》之类的作品客观上起到了转移社会注意力、美化统治阶级、淡化阶级矛盾的作用。而袁枚的诗作则撕破了这层意识形态面纱,还原了历史真相。

这首诗对当代仍有深刻启示。它提醒我们警惕各种形式的浪漫化叙事,这些叙事往往遮蔽了社会现实中的不平等与压迫。它告诉我们应当关注哪些人的眼泪,倾听哪些人的声音。正如马克思主义所强调的,真正的哲学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在于改变世界。真正的同情不应停留在对历史悲剧的感伤,而应当转化为消除现实不平等的行动。

袁枚的《马嵬》诗在马克思主义视角下呈现出新的深度。它不仅仅是一首咏史诗,更是一首阶级诗,一首为被历史遗忘的大多数人发声的诗。它提醒我们,历史记忆有阶级性,历史叙事有斗争性,只有坚持唯物史观,才能穿透层层意识形态迷雾,看清历史的真相。

查看全部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本网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侵删

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

官方微信订阅号

相关文章

习近平会见泰国国王哇集拉隆功

劳动者能不能当家,是检验社会主义的唯一标准

郝贵生:《论持久战》中“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的现实意义究竟是什么?

好物推荐

最新推荐

郝贵生 | 《论持久战》与中国的反腐败斗争究竟有什么逻辑联系?

习近平会见泰国国王哇集拉隆功

湘赣红旅—追寻伟人足迹.传承红色精神

两日热点

“唯一标 准”论是错误的——纪念真理标准讨论二十周年

林爱玥:高市早苗20天毁掉日本50年!

锁定坚强:《新闻联播》中谈及铭记毛主席等老一辈的历史功绩,为何让人民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