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是“复兴”,还是“解放”?

小爱 2025-09-08 来源: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公众号

民国时期国共两党的政治话语差异实质上是阶级立场差异的表现。“民族复兴”是统治阶级维护既得利益的意识形态工具,而“民族解放”则是被压迫阶级追求彻底社会革命的政治纲领。

民国时期,国民党与共产党分别以“民族复兴”和“民族解放”作为核心政治话语,这一差异不仅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政治路线,更体现了截然相反的阶级立场和社会改造方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可以揭示这两种话语背后的本质差异。

蒋介石及国民党倡导的“民族复兴”理念,从马克思主义视角看,是一种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表达。这种话语回避了阶级矛盾这一根本问题,试图以抽象的民族概念掩盖国内存在的尖锐阶级对立,将社会矛盾简单地归结为民族整体与外部势力的矛盾。这种话语服务于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的利益,旨在维持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结构。

国民党的“复兴”理念本质上是保守的,它试图恢复的是一种理想化的传统秩序,而非创造新的社会关系。这种复兴观不触动现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不改变地主阶级对土地的垄断和官僚资本对经济的控制。此外,这种话语与帝国主义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国民党政权虽然表面上追求民族独立,但实际上与帝国主义势力保持了妥协和合作的关系,其“复兴”理念缺乏彻底的反帝立场。

相比之下,共产党提出的“民族解放”目标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基础上。“解放”话语直面阶级压迫的现实,明确将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相联系,指出民族压迫的根源在于阶级压迫,真正的民族解放必须与阶级解放同步进行。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民族斗争,说到底,是一个阶级斗争问题。”

“解放”意味着彻底的社会革命,共产党主张通过暴力革命彻底打破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政权,进而向社会主义过渡。这种解放不仅包括民族从帝国主义压迫中解放,也包括劳动者从剥削制度中解放。同时,共产党的解放理念具有国际主义视野,不仅追求中华民族的解放,也主张与国际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共同反对帝国主义世界体系。

历史发展证明了两种政治路线的不同结局:国民党的“民族复兴”话语因其阶级局限性和与广大农民的脱离而失去了群众基础;共产党的“解放”话语则因切中社会要害而获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马克思主义原理看,国民党代表的是大地主和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不可能真正实现土地革命和彻底的反帝斗争;而共产党代表工农利益,能够通过土地革命动员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群众,实现彻底的社会变革。

民国时期国共两党的政治话语差异实质上是阶级立场差异的表现。“民族复兴”是统治阶级维护既得利益的意识形态工具,而“民族解放”则是被压迫阶级追求彻底社会革命的政治纲领。这一历史经验证明了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的科学性,也揭示了只有通过彻底的社会革命,才能真正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查看全部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本网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侵删

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

官方微信订阅号

相关文章

习近平会见泰国国王哇集拉隆功

劳动者能不能当家,是检验社会主义的唯一标准

郝贵生:《论持久战》中“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的现实意义究竟是什么?

好物推荐

最新推荐

郝贵生 | 《论持久战》与中国的反腐败斗争究竟有什么逻辑联系?

习近平会见泰国国王哇集拉隆功

湘赣红旅—追寻伟人足迹.传承红色精神

两日热点

“唯一标 准”论是错误的——纪念真理标准讨论二十周年

林爱玥:高市早苗20天毁掉日本50年!

锁定坚强:《新闻联播》中谈及铭记毛主席等老一辈的历史功绩,为何让人民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