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我们将来要永远以革命的面目相见!”当年的抗大之约,为何至今令人激荡

亦安 2025-07-01 来源:钧正平工作室 | 微信公众号

不开小差,坚持长期斗争,长期学习,不怕艰苦,与我们的朋友长期合作下去,我们一定要建立一个自由幸福的新中国!

1938年,在抗大第四期毕业典礼上,毛泽东同志向学员们郑重提出:我们要“订一个条约”——“我们将来要永远以革命的面目相见!”在抗大第五期开学典礼上,他再次重申了这一条约。

图片

毛泽东同志为何反复向年轻学子们发出这样的呼吁?这离不开当时的时代背景。彼时,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日本帝国主义调整侵华策略,对国民政府开始以政治进攻为主要手段。在抗战形势日益严峻的背景下,毛泽东同志提出“永远以革命者的面目相见”来号召学员:“不开小差,坚持长期斗争,长期学习,不怕艰苦,与我们的朋友长期合作下去,我们一定要建立一个自由幸福的新中国!”

这呼吁正是抗大学员们离开校园后将要踏上的路。正如抗大校歌歌词所写的,“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人类解放,救国的责任,全靠我们自己来担承。”这些年轻的毕业学子们,在那个艰苦卓绝的年代,心怀理想,激情昂扬,用青春和热血,为国家和民族解放事业而不懈奋斗。

华侨爱国青年黄登保,从抗大毕业后,急切地想要上前线打击日寇,几经辗转去了八路军总部刚刚建立的炮兵团,由此开启了在炮火中成长的军旅生涯。抗大总校曾专门成立女生大队,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女性学员,毕业后的她们迅即战斗在抗日的各条战线上,或是从事医疗卫生工作,或是参与宣传动员,或是直接参与战斗等等,在战地上绽放青春。抗大总校和分校一共培养出了20多万干部,他们分布于全国各地的工作部门,成为坚强的骨干,使抗日烽火越烧越旺。

图片

▲抗大毕业学员离别学校,开赴抗日前线

因为国家蒙难,所以义无反顾。从校门到战地,“永远以革命的面目相见”的铿锵誓言,被无数青年学子以行动忠诚践行。或许有人会问,是什么让那群年轻人毅然决然地选择把生命交付给枪林弹雨?80多年后的今天,回望战火年代那片纯粹的赤子之心,答案已然写在历史中:是对家国的深沉眷恋,是正青春的年纪里,明知艰险仍要慨然前行的英雄主义豪情。

青年毛泽东曾在《湘江评论》中写道:“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

“我来干!”每一代年轻人都喊出了自己的回答,当星星点点的回应汇聚、融合,再一同奔涌向前,我们听到了历史长河中最激昂澎湃的呐喊,那是中国青年的声音,永不停歇、永不消弭。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急需大量科技人才,800多位热血青年,他们中很多都是刚毕业的青年学子,从祖国四面八方来到哈工大,在这地处边陲、气候严寒的黑土地,承担起教学、科研等重要任务;同样是在这个年代,上海交通大学1950届学生以一年时间学完两年课程,提前结束学业,响应国家号召奔赴东北,参加重工业基地的建设工作;20世纪60年代,我国做出三线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在祖国的号召下,无数青年学子毕业后从大城市来到偏远山区,积极投身祖国国防建设,在深山峡谷中开山辟路、架桥筑坝,建起了一座座现代化的工厂和科研机构……

图片

▲20世纪50年代新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物理教研室的25名青年教师的合影

今天,他们的故事仍在续写。在长江大学2025年毕业典礼的现场,青年学子庄严宣誓,408名毕业生将要奔赴西部12省区;今年,石河子大学2200余名毕业生选择扎根新疆和兵团,绽放青春之花;重庆师范大学近十年已有33829名毕业生选择在西部各省份基层扎根……

到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已然成为这片土地上不同年代青年共同的选择。他们踏上的路,是一条为了祖国繁荣富强而不懈奋斗的路。这条路上人流涌动。有无数前行者一直在为他们引路,也有很多同行者和他们一道向前,还有更年轻的孩子们在身后努力追赶,那个许愿“希旺(望)可以考上国房(防)科季(技)大学”,立志“以后当军人,报效祖国”的少年,正是这个民族未来最蓬勃的希望。

图片

就在前几天,在南开大学2025届毕业典礼上,陈雨露校长带领全体毕业生一起重温了“爱国三问”:“你是中国人吗?”“是!”“你爱中国吗?”“爱!”“你愿意中国好吗?”“愿意!愿祖国繁荣富强!”回答清脆响亮,亦如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关于这场对话,应答的时代在变,答案不变;使命和任务在变,责任和担当不变;年轻的面孔在变,同样纯粹的赤子之心不曾改变。

就要开启人生新篇章的学子们,路就在脚下,勇敢地往前走吧!祝福年轻的你,在属于自己的远方,为祖国和人民发光发热。

查看全部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本网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侵删

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

官方微信订阅号

相关文章

习近平会见泰国国王哇集拉隆功

劳动者能不能当家,是检验社会主义的唯一标准

郝贵生:《论持久战》中“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的现实意义究竟是什么?

好物推荐

最新推荐

郝贵生 | 《论持久战》与中国的反腐败斗争究竟有什么逻辑联系?

习近平会见泰国国王哇集拉隆功

湘赣红旅—追寻伟人足迹.传承红色精神

两日热点

“唯一标 准”论是错误的——纪念真理标准讨论二十周年

林爱玥:高市早苗20天毁掉日本50年!

锁定坚强:《新闻联播》中谈及铭记毛主席等老一辈的历史功绩,为何让人民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