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教条主义从它诞生那天起,就像一阵妖风遮蔽住事实和真相。

红色网友 2025-01-26 来源:乌有之乡

我们需要考虑的,则是齐天大圣消失后,怎么防止乌烟瘴气卷土重来。

教条主义,以我的理解,就是人只以先生的教条为信仰,维护教条并维护先生的威严。延伸开来,就是以一部分小群体的威严教训为人生真谛的一股潮流。显然,这是完全违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

首先先讲第一个板块,学校中的教条主义。

作为一名在读的学生,我以为这件事我很有发言权。学校内,充斥着“威严风”、“教条风”。即使有些事情从根本上来说是不对的,但是有些老师为了自己的威严,可能是为了更方便管理吧,歪曲事实。明明没有错却扣了有错的帽子,因为自己不高兴就转而将其迁移到学生身上,这是万万不可取的。

举个例子,一次跑操,学校没有硬性规定,但是班主任却硬性规定要穿一件不一样的校服(也就是一个校服加绒,当成外套,下文称大校服)。记得当时的天气不算太冷,班里一共35个人,可能有5到6个人没有穿,我就包括在内。如果说,这样是因为班主任怕我们着凉,关心我们,这份情谊我完全可以理解。至于为什么我要把他作为一个例子,接下来的段落我会详细解释。

当时就是因为我们没穿那件大校服,但是学校规定我们穿的校服我们依然是穿在身上。一开始,他还只是让我们没拿的去教室里拿,我完全可以理解班主任的心情。但有些住宿生是放在家里的,他们通常离家很远,父母不在身边。可他将那几个人拍照以后发在了班级微信群,之后竟然要求家长立即将校服送过来。

这里我要解释一下,我们学生平常都是穿自己的大袄的,因为学校发的校服要么四处漏风,要么就是质感极差。

话说回来,这明显破坏了日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我想问,现在并不是所有人都跟你们这群老师一样有编制,铁饭碗。有的父母进了私企,要么是自己经营,请问这些父母的损失谁来承担?

当时我与朋友们说起这件事,不少人却表示支持,他们认为老师这么做一定有他的道理,愿意坚决维护班主任的威严。可是问道他们为什么的时候,他们又半天说不出来一句道理。

我也并非讨厌班主任,相反的,我学期初刚接触他时是把他作为领导我们做事的领袖的。可是看看他又做了什么。

同时也是服装问题,我从未接触教育行业,也不知道衣服都穿一样是不是对全班的成绩或凝聚力有所提高。但是我清楚的记得,那日夏天傍晚,天气闷热,教室里好几个人脱下了校服。我们的校服还有一套短袖校服,同样是质量不佳。所以许多同学穿了自己的短袖或者是其他衣物的。

当时我们班主任刚处理完一桩学生早恋问题,因为早恋两人成绩很好,所以便主张压了下去,因此没少被我们主任批评。自从他回来以后,身上的煞气是可以用心去感受到的。

他回班以后立马就坚决的语气将我们几个没穿校服的叫出去,即使我们出去后都换上了校服。

之后,他故意让我们几个人站在教室外面,当时到了晚饭的时间,他也没让我们去吃晚饭。准备饿我们一个晚上,饿到九点四十。

试看其他同学的态度呢?对这件事冷眼相看,他们嘴里喃喃着幸亏被抓的不是我等等。只有我们的班长为我们买了几个馒头。

再看看学校,从学期初就开始实行一条“不准顶撞老师,老师的话就是行动准则”的校训。

当时把我们几个人都叫去办公室的时候,我们五个人颤抖着。依稀记得一个人顶撞了老师,然后又有一个人顶撞了老师。但他们的身份都不凡,至于是什么身份我不过多阐释。

之后他把我们三个不敢反抗的叫了出去。他是懂怎么分化矛盾的。

最后就是由我们一肚子气,而这个事就这么过去而结束。

这里我是要批判自己的,面对不公却没有出手发言。但回头看来,当时我这样做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当时的班级就笼罩在他“恐怖的统治”下。

小结一下,学校中“教条主义”主要存在于以下方面:

1.老师维护威严不择手段,学生盲目跟从老师。

2.学生站在管理阶级的角度看问题,而不是看自身所需。

3.对同学冷视,却对教条惟命是从。

4.不管什么事,只要不关我事就是没事。

5.不育人只育分的问题。

以上五点,包括而不限于如今我们学生群体面临的问题。但仔细思考,有什么危害?

我也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学生只顾学习,不顾自身其他发展的问题。

2.学生长大以后,对于人情冷暖不闻不问的问题。

3.学生长大以后,对现实中不公没有反抗之心的问题。

4.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问题。

5.在现实中唯唯诺诺,以网络或其他形式危害社会环境的问题。

以上五点,都是我认为我们应该重视的问题。私以为,青年是可以改变社会的力量,也只有青年,可以改变世界。也可能我目光狭隘,未来也可能改变青少年。但就现在来说,照这种形式发展下去,只会形成一种局面:穷人翻不开身,富人继钱继权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教育是成人的根本。而穷人只能依靠学校的教育来成就孩子,穷人没有余力再进行教育。而富人有钱,有时候甚至不必亲自教育。他们有大把的时间,让自己的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一旦让他们聪明起来,金钱与权力都汇聚到他们手上。或许会出几个“马克思”领导穷人翻身,但穷人到底要等多少年才能等到“马克思”现身?谁也打不了包票。

再说下一板块,家庭中的教条主义

当今,家长专制依然普遍存在于整个社会,作用与无数学生群体。大多数的家长只知道学习就是一切,学习是最好的出路。此话在他们那个年代确实不假。为此,我从互联网上调查过许多文章。

依我看来,考上大专大学就能得到铁饭碗的时代早已过去。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优胜劣汰”成了整个社会的共识。

人们喜欢挖苦别人来抬高自己。类似于阿Q的“精神胜利法”,许多人都以自己孩子的成绩,婚恋,薪资来评判一个人好坏,甚至在心里暗暗窃喜。这里因为我是一名学生,没有调查与经验,所以不再过多阐释。至于写到这里,是为了为下文做铺垫。

说到以学生为主体的家庭问题。先说我的主观心理:家长在家庭中好像是把孩子认为是他们的私人财务,甚至有时只是炫耀的工具。有的父母确实为孩子发急,希望孩子学习好,考好大学找好工作,可以理解。但有的家长比较过分,只是把孩子当作攀比的工具,好的时候当做宝,坏的时候没人理。

我在互联网上找到一篇文章,在“网易号”上,题目是《北大博士工作难找,本人回应:60多份简历无人应,差点怀疑人生》,来源是一位叫苑池鳞鱼的。

大家有需要的可以去搜索。可见,高学历也不一定可以找到工作。时代在变换,思想也需要转换

而有的人顺从,但总有的人反抗。但反抗的人往往只能看见眼前的小矛盾,看不见背后的大矛盾是什么。但有的人即使看见了,仅凭自己的力量也无法改变。

由此,可以看出家庭中教条主义主要存在于以下几点:

1.家长信奉经验主义与教条主义。

2.青年没有科学的理论说服家长,反倒激化矛盾。

3.整个社会的风气导致矛盾产生。

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几点。而危害与上文的危害相差不大,不再阐释。

同时,为了更好的收尾,我想引用当今的网络环境来作结。

当今的网络可谓是乌烟瘴气。有良好的交流社区吗?有。有道德败坏的社区吗?大有。因为学生阶级还属于脱产阶级,有些事情我没有资格去评论。但我还是想大胆臆测:现在的网络之所以变成如今的模样,与现实中人们受到的压迫成正比。网络在他们眼里无非是一个发泄的平台。此问题中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努力却得不到好的回报与许多人钻空子不劳而获之间的矛盾。次要矛盾才是网络上鱼龙混杂的多元性与文化差异的矛盾。其中,教条主义在其中发挥什么作用?就是用先生的教条再加上尖锐带有嘲讽的言语去攻击网络上真心求问的人的作用。

要解决网络混乱的矛盾,首先就是要进行社会整风,反腐,建立起真正是基层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制度。而不是少数社会精英统治整个国家的局面。

我明白,国家一定在此方面作出了不少努力。

但教条主义在这片土地上存在一天,就要有千万人民被麻木。

世间的万物因此轮回。但如果社会上真出了几个齐天大圣,那么“轮回网”形同虚设,乌烟瘴气,也会随之飘散。

而我们需要考虑的,则是齐天大圣消失后,怎么防止乌烟瘴气卷土重来。

查看全部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本网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侵删

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

官方微信订阅号

相关文章

习近平会见泰国国王哇集拉隆功

劳动者能不能当家,是检验社会主义的唯一标准

郝贵生:《论持久战》中“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的现实意义究竟是什么?

好物推荐

最新推荐

郝贵生 | 《论持久战》与中国的反腐败斗争究竟有什么逻辑联系?

习近平会见泰国国王哇集拉隆功

湘赣红旅—追寻伟人足迹.传承红色精神

两日热点

“唯一标 准”论是错误的——纪念真理标准讨论二十周年

林爱玥:高市早苗20天毁掉日本50年!

锁定坚强:《新闻联播》中谈及铭记毛主席等老一辈的历史功绩,为何让人民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