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张文木|读网文有感并致青年

张文木 2025-01-19 来源:张文木战略|微信公众号

历史面前无大事,新闻面前多“震撼”。

人不能一天到晚跟着新闻跑。人生的时间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中多看点历史或人物传记之类的长效书。读旧书,看新闻。毛泽东说:道理都在历史中。了解历史5000年,至少就能看到未来50年;知道50年,至少能说出5年的事。如果只知道5年的事,那5天的预见也没有。如果整天埋首于这海量新闻、抖音和连真名都没有的激愤文章中,可能连5天的事也看不清。

历史面前无大事,新闻面前多“震撼”。不懂历史的人,娃娃放个屁,在他那里就听成了打雷。拿破仑说得好:“当人们习惯了不由分说就横加指责,当人们为一场激烈的讲演就高声喝彩,当人们视夸张与狂热为美德,那这个国家就离灭亡不远了。”(摘自拿破仑:《致古里亚共和国政府》(1797年11月11日),[法]拿破仑·波拿巴著,[法]夏尔·拿破仑编,吕长吟译:《拿破仑随想录》,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7年版,第47页。)

现在看视频,天天听到的都是“老铁们,出大事了”;读网文,满眼都是“厉害”“重磅”“震撼”等,赶明若没有“厉害中的厉害”“重磅中的重磅”或“震撼后的震撼”,那就不是新闻了;正如文革中若没有“最最敬爱”,那就不是敬爱一样。

过度夸张本身就是极不自信的表现。毛泽东说:“关于写文章,请注意不要用过于夸大的修饰词,反而减损了力量。必须注意各种词语的逻辑界限和整篇文章的条理(也是逻辑问题)。废话应当尽量除去。”(毛泽东,1955年)

马列功底不好或没有的青年学者,不管他是左派或右派,其特点都是满口新词而不得要领,满眼都是“重磅”“震撼”,而无良策。他们眼中只有危而没有机或者相反,只有真老虎没有纸老虎或者相反,既没有唯物论也没有辨证法。忙碌一生而终不成正果——从文革到今天,这样“学者”我们见的还少吗?难道我们的青年人还要重复这样的学术路线吗?

查看全部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本网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侵删

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

官方微信订阅号

相关文章

习近平会见泰国国王哇集拉隆功

劳动者能不能当家,是检验社会主义的唯一标准

郝贵生:《论持久战》中“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的现实意义究竟是什么?

好物推荐

最新推荐

郝贵生 | 《论持久战》与中国的反腐败斗争究竟有什么逻辑联系?

习近平会见泰国国王哇集拉隆功

湘赣红旅—追寻伟人足迹.传承红色精神

两日热点

“唯一标 准”论是错误的——纪念真理标准讨论二十周年

林爱玥:高市早苗20天毁掉日本50年!

锁定坚强:《新闻联播》中谈及铭记毛主席等老一辈的历史功绩,为何让人民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