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思想殖民对中国新闻学的影响——2025年记者节杂感
俗话讲,篱牢犬不入,内因是决定因素,党校反党、马院反马,赫鲁晓夫之类等等打着红旗反红旗的人和事早已见怪不怪了,实事求是面对才有好的可能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拨乱反正,正本清源,一举扭转了意识形态与思想文化工作长期软弱涣散的局面,黑云压城的大环境显著改观。尤其让人倍感鼓舞的是,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把新闻学提到具有支撑性意义的高位,与哲学、经济学、法学等十门学科相提并论,为新闻学开辟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为此,各方积极响应,守正创新,“穆青班”、“行走范长江路”、“大篷车课堂”、“中国新闻学丛书”等均为标志。与此同时,随着中国道路与中国式现代化日益展现光明前景,一批新闻学新青年意气风发,愈发自信,与亿万各族人民一同构成新时代新思想的广泛群众基础。在这一大背景下,认真审视美国思想殖民对中国新闻学的影响也恰逢其时。
思想殖民影响新闻学的问题由来已久,也同相当一段时期意识形态与思想文化之怪现状密不可分。
1.首先需要明确,美国的思想殖民是外因,学界的自我殖民是内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如果不是这样看问题,以为主要问题均源于美国思想殖民,就会误判形势与主攻方向。众所周知,从解放战争到新中国,从兵戎相见到围堵打压,美国亡我之心何曾停歇,这是资本主义与帝国主义的本性所决定的,不以任何人的良好愿望为转移,就像狼吃羊。全国解放前夕,毛主席就一针见血指出:“捣乱、失败、再捣乱、再失败,直至灭亡——这就是帝国主义和世界上一切反动派对待人民事业的逻辑,他们决不会违背这个逻辑的。”(《丢掉幻想,准备斗争》)所以,真正需要关注的不是美国的思想殖民,而是学界的自我殖民。当然,自我殖民除了“灵台如花岗之岩”的文化买办胡适者流,绝大多数还属于丧失政治意识历史感的被动卷入者。
2.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由于国内外政治气候大变,各方不同程度丢弃社会主义文化阵地,不断弱化马列主义及其文化领导权,日益淡化思迈斯所谓“文化甄别”意识,如邓小平屡屡批评的“一手硬,一手软”。当此时,以所谓国际接轨名义,堂而皇之地、持续不断地、大规模、全方位引入美西方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包括新闻学,“对于西方各种哲学的、经济学的、社会政治的和文学艺术的思潮,不分析、不鉴别、不批判,而是一窝蜂地盲目推崇”(邓小平)。其间,美国新闻学以及“美新观”的渗透步骤大致如下:
——八十年代初,以美国反共斗士施拉姆为先导的、貌似科学去政治化的冷战传播学,借着“科学的春天”最先涌入;
——九十年代由于市场经济引发的新闻乱象,海内外势力又力推所谓新闻专业主义,即一套“美新观”;
——世纪之交随着“互联网新媒体”兴起,形成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愈演愈烈的技术化思潮,客观上也进一步消解了“政治家办报”及其蕴含的马列真理与中国道统,以及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新中国新闻学及其自主知识体系。
——近十年来,以“正面报道”为由,美西方也于事无补的的所谓“建设性新闻”又曾大行其道,文章、论坛、学位论文等层出不穷,形成新一波的西潮新潮。这一波潮流由于健康力量反驳而一度销声匿迹,但今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复旦大学的新闻学刊上又死灰复燃。
3.与之相应,数十年来,在内外势力联手下,对共产党新中国的新闻与新闻学不断形成“文化围剿”之势。于是,一边是通过否定新中国前三十年而污名化的“政治宣传”、“新闻无学”,包括“法西斯新闻学”等恶谥,一边是美西方新闻学的伟光正高大上——攻守之势自然异也。也因此,胡某伟等割裂党性人民性的“二分论”盛极一时。依据向芬教授的《清华大学学报》文章,在此之前,与党性人民性这一有机统一体相对立的一直是“独立性”,即从延安到建国不断受到批判的资产阶级观念及其新闻观。由于“二分论”,一方面党性人民性被人为割裂开来并对立起来,另一方面独立性问题悄然隐身,从而为“美新观”一套所谓独立话语提供了生存发展的空间。另外,鼓吹大公报、吹捧方大曾(居然与范长江相提并论),说到底也源于这一暗流涌动。
4.经过四十多年的“稳扎稳打,日拱一卒”,如今美国的思想殖民在新闻学界已经根深蒂固,特别是随着一整套从教育管理部门到各大学的学术机制保驾护航而深入骨髓。举例来说:
——学科目录、核心期刊、学位论文,以及去政治化、去历史化、去新闻化的种种新潮理论,大多对标美西方。
——数十年来,一批批学子与学者深受影响,而且由于“学术门阀”而形成利益共同体,甚至有意无意排斥马列主义及其新闻学的道统学统,如学位论文的开题答辩明里暗里屡遭打压,导致中国话语举步维艰,而美西方话语畅通无阻。
——如今,基本体现美西方新闻学知识体系的所谓C刊,直接掌控了绝大多数学子与学者的“命门”,如博士毕业、职称晋升等。按照C刊盛行的美西方治学路数,首先必须搬来某个莫测高深的西方教授及其观点作为立论的依据,美其名曰“理论”,而马列毛习等思想均不属于“理论”,甘惜分、范敬宜等大家之论更不在话下。其次,必须用一套所谓量化方法整些数据,以表明科学性,而排斥古往今来卓有建树的各路治学方法——从孔子老子到先秦诸子、从汉学宋学到清代朴学、从柏拉图到黑格尔等。最后,辅以中国案例以证明美西方新潮理论如何正确、如何科学。结果,新闻学日益“三脱离”,即脱离国情、脱离生活、脱离实践,而日益沦为自娱自乐、不痛不痒、云里雾里、不知所云的“学术游戏”。
——美国思想殖民对中国新闻学的根本性、普遍性的影响,还在于制约学科发展及其方向的“学科目录”。上世纪末,学位办公室把美国冷战传播学与共产党新中国的新闻学并列为两个二级学科,很难说不是如今一切乱象的根源。2024年发布的新闻传播学新版学科目录,更使新闻学从之前四分之一的占比锐减到七分之一,进一步加剧学科乱象,也背离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如“具有支撑意义”的新闻学。
5.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虽然一举扭转了意识形态与思想文化的被动局面,大力推进两个结合、文化自信、中国式现代化及其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等,但根本解决长期形成积累的深层次问题还有待时日,包括其中一批阳奉阴违的开明绅士两面人。同样,由于数十年“自我殖民”,新时代新思想在新闻学界基本停留在空泛层面,并没有全面融入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三脱离”的新闻学导致也新闻学子眼不高,手更低,往往只能玩弄一套具有鲜明美国特色的“屠龙术”,而与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圆凿方枘。2020年清华大学撤销新闻本科,主要原因也在于此,因为与清华的期待、与范敬宜时代的追求相悖。
总之,上述问题的关键说到底还在于文化领导权,即有关方面与部门真正担负起思想文化的领导责任,而不只是履行一般性的行政管理职责。比如,事关重大的学术问题,往往交给所谓专家裁定评判。众所周知,名利双收的一批大佬大咖身在曹营心在汉,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如赵鼎新所言只有“利益认同”,没有“价值认同”。更要命的还在于,通过这套貌似公平、公正、公开的机制,名正言顺地把一些离心离德者送上高位,进一步掌控学术领导权,包括学科发展的主导权、人才培养的话语权、学术研究的决定权,更使新时代新思想沦为空转即看上去轰轰烈烈而实际上冷冷清清。有鉴于此,有关方面需在思想上、行动上切实“看齐”,把马列主义的指导地位与习近平文化思想落到实处。当下特别重要而紧迫的是,在上有党中央领导、下有亿万人民同心同德的民意基础上,一方面解决一系列不适合或有悖于新时代的机制问题,特别是学科目录,扭转一整套美西方学术评价标准,另一方面用心用力选拔培养中国新闻学及其自主知识体系的建设者与接班人,而不是口惠而实不至的学界两面人。
作者:李彬(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支持乌有之乡!」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本网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侵删
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