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南极的鸡汤,暖不了办公室的寒

太湖之南 2025-11-19 来源:太湖之南公众号

“您在南极看冰山,我在出租屋看数字”,对阶级隔阂多么痛的领悟!

11月16日,时值新东方成立32周年,创始人俞敏洪给“新东方人”群发邮件,标题很直接“热烈祝贺新东方32周年生日快乐!”

这封来自世界尽头的信,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员工中激荡起不满的涟漪。问题不在于俞总分享了南极的美景,而在于这分享背后某种无意识的“情境错位”。

当他在无边的宁静中抒发情怀时,收信的人们正被KPI、deadline和永远处理不完的邮件所包围。

有网友模仿信件开头的 “此刻,我正站在南极的冰雪世界中”,写下 “此刻,我正在晚八点半下课的地铁”,直白分享了看完信的真实感受。

还有一位自称 “本周喝了六杯咖啡仍保持清醒的普通员工”,直接以《给俞敏洪的一封回信》为题,通过对比 “南极的宁静与北京的忙碌”,道出了对企业过度追求绩效与 KPI 的不满。

有评论表示,俞敏洪992个字的信中提到了17次“我”和5次“南极”,似乎暗指其更多关注个人事业和生活,鲜少在意员工的工作压力。

这种错位之所以刺痛人心,是因为它无意中暴露了职场中普遍存在的情感(也许阶级更准确)隔阂。管理者在享受极致的诗和远方时,似乎忘记了办公室里的柴米油盐同样值得被看见。南极的洁白冰川与写字楼里的灯火通明,在此刻构成了两个平行世界:一个在体验生命的壮阔,一个在承担生存的重量。

更深层的不适,源于权力结构下的情感不对等。当工作本身已让人疲于奔命,来自度假上司的抒情文字,很容易被解读为一种温柔的“暴力”,它无形中在说:看我多么懂得生活,而你们却困在琐碎里。

这并非否定企业家分享美好的权利,而是期待一种更具共情力的沟通。如果俞总在描述南极壮丽之余,能提及“我知道大家此时正为年终项目忙碌,辛苦了”,或许这封信的重量就会完全不同。真正的共情,不是展示自己的诗和远方,而是能看见并尊重他人的此地与此刻。

在跨越地理距离的同时,更需要跨越心灵的距离。南极的宁静确实令人向往,但办公室里键盘的敲击声、同事们为完成任务而付出的努力,这些近在咫尺的真实,同样值得被聆听、被书写。

可当这一切都未出现在俞敏洪的致谢信中时,“打工人” 的心态彻底绷不住了:“您在南极看冰山,我在出租屋看数字”,多么痛的领悟!

查看全部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本网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侵删

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

官方微信订阅号

相关文章

《求是》(2025年22期):习近平: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郝贵生 | 《论持久战》与中国的反腐败斗争究竟有什么逻辑联系?

劳动者能不能当家,是检验社会主义的唯一标准

好物推荐

最新推荐

乌有之乡网文活页资料2026年度预约公告

《求是》(2025年22期):习近平: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郝贵生 | 《论持久战》与中国的反腐败斗争究竟有什么逻辑联系?

两日热点

吴铭:金融,只会祸乱,不会造福

都被狗吃了

俞敏洪:口号与时代的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