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为什么会失业?

小爱 2025-09-25 来源: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公众号

只有消灭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制度,将生产的目的从为资本增殖服务转变为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真实需要,实现生产的有计划、按比例发展,才能使劳动者真正摆脱失业的威胁,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解决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

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一个显著且持续存在的矛盾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财富空前积累,但同时却存在着大量失业和半失业人口。这一现象并非偶然或政策失误的暂时结果,而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逻辑运行的必然产物。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失业人口(他称之为“相对过剩人口”或“产业后备军”)产生的根本机制——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资本有机构成是指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即不变资本(生产资料)与可变资本(劳动力)的比例(c:v)。在竞争规律的驱动下,资本家为了追逐超额利润、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必然会不断采用新技术、新机器,扩大生产规模。

新技术的应用和机器的普及,意味着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不变资本部分(c)快速增长,而用于支付工资的可变资本部分(v)相对减少。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在当代尤为明显,其直接后果就是对活劳动(劳动力)的需求相对甚至绝对地减少。马克思指出:“劳动生产力越是增长,资本造成的劳动供给比资本对工人的需求越是增加得快。” 因此,技术进步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并非必然带来劳动者福祉的普遍提升,反而首先表现为一种排挤工人的力量。

资本积累一方面扩大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另一方面又通过“减少对工人的需求”来创造出更多的劳动力供给。这种供给相对于资本增殖需要的过剩,便形成了相对过剩人口。它不是社会财富绝对养不起的人口,而是因为无法为资本带来剩余价值而被“过剩”的人口。这便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人口规律。

相对过剩人口并非资本主义社会的无用赘疣,相反,它构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即“产业后备军”。资本主义生产具有周期性波动的特点,在繁荣期需要迅速补充劳动力,而在危机期则需要排放劳动力。产业后备军就像一个蓄水池,为资本提供了随时可以榨取和抛弃的劳动力资源,使生产规模能灵活适应市场变化。

大量失业人口的存在,对在业工人构成了巨大的竞争压力。资本家可以利用这一点,迫使在业工人接受更低的工资、更长的工作时间和更恶劣的劳动条件,从而加剧对工人的剥削。正如马克思所说:“产业后备军……隶属于资本,就好像它是由资本出钱养大的一样。……它制约着工资的一般变动,把它限制在符合资本增殖需要的界限之内。”

产业后备军的存在,使得资本可以始终保持对劳动力的买方优势,从而将劳动力成本压制在较低水平,保障和最大化剩余价值率。此外,失业人口的存在也为资本主义提供了廉价劳动力来源,如非全日制工、临时工、派遣工等不稳定就业形式,这些都在当代社会日益普遍。

列宁主义在分析帝国主义阶段时,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的理论。当代资本主义的失业问题呈现出一些新特征:金融垄断资本在全球范围内追逐利润,通过产业转移将制造业大量迁移到劳动力成本低廉的发展中国家,导致发达国家传统工业区出现“结构性失业”。同时,全球南方国家的大量廉价劳动力也被卷入全球产业后备军体系,加剧了全球工人阶级内部的竞争。技术进步,尤其是信息技术和平台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大量非正规、临时性、项目制的工作岗位。这些劳动者工作不稳定、收入波动大、保障程度低,实质上处于半失业状态,是产业后备军的新形式。

资本主义固有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必然导致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每一次危机都伴随着大规模的企业倒闭和裁员,将大量工人抛入失业大军。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和近年来的经济动荡都反复证明了这一点。资产阶级国家采取的干预措施(如量化宽松)往往主要救助大资本,而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失业问题,甚至通过财政紧缩政策进一步削减公共部门岗位和社会福利,加剧了民众的困境。

因此,资本主义社会的普遍失业现象,根源在于以追求无限利润为核心的资本积累逻辑。它是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必然结果,是资本主义用以调节劳动市场、强化剥削、维持统治的产业后备军。这一问题是结构性和系统性的,无法在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内得到根本解决。任何试图通过局部改良、技术培训或财政刺激来彻底消除失业的努力,最终都会撞上资本增殖需要这堵墙。

失业大军的存在,不仅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局限性和不合理性——它无法让绝大多数劳动者共享生产力发展的成果,反而使其生活陷入不稳定和贫困;同时也加剧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对立和社会矛盾。它表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已经成为人类社会进一步发展的桎梏。正如马克思主义所指出的,只有消灭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制度,将生产的目的从为资本增殖服务转变为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真实需要,实现生产的有计划、按比例发展,才能使劳动者真正摆脱失业的威胁,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解决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

查看全部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本网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侵删

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

官方微信订阅号

相关文章

习近平会见泰国国王哇集拉隆功

劳动者能不能当家,是检验社会主义的唯一标准

郝贵生:《论持久战》中“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的现实意义究竟是什么?

好物推荐

最新推荐

郝贵生 | 《论持久战》与中国的反腐败斗争究竟有什么逻辑联系?

习近平会见泰国国王哇集拉隆功

湘赣红旅—追寻伟人足迹.传承红色精神

两日热点

“唯一标 准”论是错误的——纪念真理标准讨论二十周年

林爱玥:高市早苗20天毁掉日本50年!

锁定坚强:《新闻联播》中谈及铭记毛主席等老一辈的历史功绩,为何让人民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