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倍尔《妇女与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工业的集中过程 || 工业给农业带来的变化
倍倍尔《妇女与社会主义》第十七章第一节
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不仅支配着社会组织,而且还支配着政治;它影响和支配着社会感情和思想。资本主义是领导力量。资本家是无产者的主人和统治者,他们把劳动力当作商品,购买、使用和榨取劳动力,购买时的价格也像任何一种商品一样由供求关系来决定,时而高于生产成本,时而低于生产成本。但是,资本家购买劳动力并不是奉“上帝的意旨”,也不是为了取悦于工人,尽管他们总是装扮成这样,而是为了从工人的劳动中赚取剩余价值,他们以经营利润、利息、租金、地租的形式将剩余价值据为己有。这些从工人身上榨取的剩余价值或者用于挥霍,或者在企业主那里重新转化为资本,使企业主能够不断扩大生产,革新生产过程,雇用新的劳动力。这样一来又使他们能够像全副武装的骑兵对付手无寸铁的步行者一样,迎击和消灭比他们弱小的竞争对手。这种力量悬殊的斗争在各个领域中不断发展,妇女作为除童工之外的最廉价的劳动力,在这场斗争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种状况导致了为数较少的强大的资本家与没有资本、每日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广大一无所有者之间差距越来越大。中等阶层在这种发展中处于越来越令人忧虑的境地。
一个又一个从前一直是小手工业占主导地位的领域被资本家所吞并。资本家之间的竞争使他们必须不断地为剥削寻找新的领域。资本“像一头咆哮着的狮子一样”走来,“寻找着可以吞食的对象”。弱小者将被吞掉,如果他们不能在另一个领域中拯救自己(这一点越来越困难无望),那么,他们就会沦为雇佣劳动者或一无所有的人。一切想通过从过去的废物堆里捡来的法律和制度避免手工业和中等阶层衰落的努力都证明是毫无成效的;这些法律和制度也许能够暂时使某些人对自己的处境视而不见,但是这种错觉很快便会在暴露出来的事实的冲击下消失得无影无踪。大企业吞并小企业正如强大无情的自然法则一样,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有目共睹、显而易见的。
从1882年至1895年和1895年至1907年,在这短短的25年期间德国社会结构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们可以将这些年的手工业统计结果加以比较。情况如下:




这些数字表明,在上述25年当中,人口及其职业发生了很大变动。以工业(采矿和工矿企业)、商业和运输为生的人口有所增加,而以农业为生的人口则有所减少;几乎所有增加的人口,即1882年至1895年增加的6548171人和1895年至1907年增加的9950245人都从事于工业、商业和运输。虽然以农业为主要职业的人口增加了1646761人,但是,这个数字远远低于整个人口的增长率,这类从业者的家属的人数甚至减少了1544279人,即减少了8%。
而工业(包括采矿和工矿企业)、商业和运输则完全是另一种情况。这两类从业者及其家属的人数大大增加,高于全部人口的增长率。工业从业者的人数早在1895年就已赶上农业从业者的人数,现在又超出了1372997人,即超出了15%。其家属的人数超出农业从业者家属的人数8705361人,即超出了49%(1895年超出1751934人)。商业和运输从业者及其家属的人数增长得更快。
结果说明,作为人口中真正保守部分和旧秩序主要支持者的农业人口日益减少,并且被从事工业、商业和交通的人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远远地抛在后面。虽然1882年以来从事公务和自由职业的人及其家属数量也急剧增加,但是这一点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除此之外,还应该指出的是尽管从最后一个统计数字来看这部分从业者人数的增加速度相对地有所减缓,1895年相对于1882年的增长率为38.29%,而1907年相对于1885年的增长率只有21.96%,但是从事这些职业的人数无论是1895年与1882年相比还是1907年与1885年相比都在持续增加。无业者及其家属人数的大量增加可以归因于享受意外事故保险金、伤残保险金和养老保险金人数的增加,还有各类学生和在贫民院、疗养院、精神病院和监狱中生活的人增多。
另一个特征是从事家庭服务的人只有少量增加,而佣人则有所减少,这一方面表明了收入情况允许雇用这类人的家庭数量相对减少,另一方面也表明了争取自身独立的无产阶级妇女越来越不喜欢从事这个职业。
以农业为主要职业的人1882年占43.38%,1895年占36.19%,到了1907年仅占32.69%。整个农业人口1882年占42.51%,1895年占35.74%,1907年只占28.65%。与此相比,以工业(包括采矿和工矿企业)为主要职业的人1882年占33.69%,1895年占36.14%,1907年占37.23%。加上其家属1882年占35.51%,1895年占39.12%,而到1907年已经占了42.75%。有关从事商业运输的人及其家属的情况见下列数字:

我们由此看到,现在德国整个人口的56.16%(在萨克森甚至人口的74.5%)以工商业为生,而农业人口只占28.65%(在萨克森甚至只占10.07%)。
「 支持乌有之乡!」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本网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侵删
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