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倍尔《妇女与社会主义》| 婚姻作为生活保障手段 || 为了婚姻的教育
倍倍尔《妇女与社会主义》第十章第三节
无可争议,当前女性在智力方面平均低于男性。巴尔扎克完全不是妇女的朋友,然而他强调说:“一个受到同男人一样教育的妇女事实上拥有为自己和丈夫创造幸福生活的极其卓越、极其有效的精神素质”歌德十分了解他同时代的男女。他在《威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一个美丽的灵魂的自由》)中尖刻地说:“人们嘲笑有学问的妇女,也不容忍受过教育的妇女,看来这是因为他们认为,让那么多的无知男子感到难堪是件无礼的事。”但这丝毫没有改变妇女的智力普遍落后于男人的事实。这种差别势必继续存在下去,因为妇女仅仅是她的当主人的丈夫让她是什么样就什么样的人。很早以来,妇女的教育比无产者的教育更被忽视,现在情况虽然有所改变但还远远不够。我们今天是生活在各界思想交流需求日益增长的时代,忽视妇女的智力教育是一大缺陷,这也给了男人不好的回报。男人教育的目的,人们至少认为是发展悟性、提高思维能力、扩大实际知识和增强意志力等,总之是发展理性职能,虽然使用手段常常没有达到目的,甚至不能达到目的。妇女教育正好与之相反。妇女的高等教育主要是良好性情的培养,仪表风度和优雅爱好的教养,如音乐、文学、艺术和诗歌等方面的教养,从而仅仅提高她们的神经敏感度和幻想力。这真是莫大的荒谬。这表明,妇女教育方面的权威决策人士,是遵循着他们对妇女的特质和妇女生活地位的局限性所抱的各种偏见行事的。妇女的情感生活和幻想力不宜再发展,那样只能使她们更加神经过敏,她们最好是像男人那样发展理性,洞悉实际生活的各种现象。如果妇女不再有常常使自己烦恼的过多情感,而具有敏锐的理解力和精确思维的能力;如果妇女不再神经过敏和胆小怕事,而是性格坚强和天生勇敢;如果妇女不只是具有她们通常具有的美感知识,而是具有关于世界、人类和自然力的知识;那么这对两性都会有很大裨益。
总的说,迄今为止,妇女的情感生活和心灵生活过分饱满,而她们的理性发展却受到阻碍,受到了严重忽视和压制。因此,她们简直是患了情感和幻想过度症,她们许多人因此容易接受迷信和魔法,从而给宗教骗子和其他江湖术士开辟了一块求之不得的地盘,并成了一切反动势力的驯服工具。目光短浅的男子常常对此抱怨不已,因为他们深受其害,但是他们都不改变这一切,因为他们大多数人自己都深深地陷入偏见之中。
正如上面指出过的,妇女对世界的看法一般不同于男人,而这就是两性差异的重大根源。
今天,参与公众生活是每个男人最重大的义务之一;虽然许多男人还没有理解到这一点,但也改变不了这一点。无论如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社会制度同每个人的私人生活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认识到个人和家庭的幸福与不幸更多地是依赖于社会制度的状况,而不是个人的特性和行为。人们认识到个人无论作出多大努力去反抗现存的并决定着其状况的各种缺陷,都是软弱无力的。另外,生存斗争要求比从前付出多得多的努力。今天普遍要求男人付出越来越多的时间和力量。但无知和冷漠的妻子对丈夫毫不理解。甚至可能说,男女间智力的差别今天比从前更加巨大了,因为从前社会关系比较简单、紧密,妇女比较容易理解。此外,今天各种公共事务以前所未有的规模需要大批男人办理,这就扩大了男人的眼界,但也使他们越来越疏远家庭的小圈子,妇女因而感到被冷落在一旁。于是,分歧有了新的根源。只有在很少的情况下丈夫才认为有必要向妻子作解释并说服她。丈夫通常认为,他要做的事与妻子不相干,她也不懂。但他又不想费神去开导她。妻子抱怨丈夫不理睬她时,丈夫就生硬地回答说:“你懂什么!”大多数丈夫的这种不理智态度,只会造成妻子的不理解。在无产阶级中,夫妻之间的关系好得多,他们双双懂得,他们的目标一致,为了争取自己合乎人的尊严的未来,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彻底改造社会,使所有的人都成为自由人。在无产阶级妇女中,随着这种认识越来越普及,她们尽管贫穷困苦,而她们的婚姻生活却是理想化的。男女双方现在有为之共同奋斗的目标,他们在并肩战斗中不断交换意见,从而得到了相互鼓励的永不枯竭的泉源。有这种认识的无产阶级妇女人数逐年剧增。对人类未来具有决定意义的运动在这里发展起来。
在其他婚姻中,夫妇间的教育和思想差别,在结婚初期因情欲还十分炽热而容易忽视,随着年龄增大,就越来越感觉得到。性生活的热情越是减退,就越需要用思想精神的一致去弥补。不管丈夫是否有应尽公民义务的概念,不管他是否尽了这种义务,但他因职业关系和经常同外界交往,势必不断在各种场合接触各种各样的人和各种各样的观点,因而总是处在不断扩大其眼界的精神筑围之中。他在精神上可以经常脱毛更新,而他的妻子却相反,从早到晚忙于家务,受教育的时间完全被剥夺,智力也就萎缩凋谢。
资产阶级思想家格哈尔德·冯·阿明托在他的《生活之书的旁批》一书中,非常正确地描述了大多数已婚妇女目前家庭生活的悲惨处境。在本书的《蚊螫致命》一章中,他是这样写的:“并不是丈夫亡故、爱子堕落、重病缠身、倾注心血的计划成了泡影这些人人难免的令人撕心裂肺的事消磨着她们(家庭主妇)的朝气和活力。而是那些细小琐碎、日日操心、伤神费力的家务事……有许许多多数以百万计的朝气蓬勃、精力旺盛的家庭主妇在家务操劳中逐渐失去生活的勇气,逐渐毁坏自己玫瑰般红润的脸庞和充满魅力的笑靥,直至变得满脸皱纹,骨瘦如柴,变得像一个木乃伊。她们天天重复的一个问题是:“今天做什么饭吃?”她们日复一日必须做的清扫洗刷、擦污拍尘,像水滴石穿一样,永远不停地逐渐而又确确实实地毁坏着她们的身心。灶台是她们愁眉苦脸地计算收支、垂头丧气地思量物价日见飞涨而必要的钱日益难赚的地方。她们把自己的青春、天真、美貌和快乐奉献给了这个火光熊熊、汤锅滚沸的祭坛。谁能认得出,这个人老珠黄、腰弯背驼、烂眼漏泪的厨娘,竟是头戴桂冠、花容月貌、千娇百媚、神采飞扬的新娘?灶台本来是古代人的神圣之地,她们在灶台旁供奉家宅的守护神和众保护神。但愿灶台也成为我们的神圣之地,忠于职守的德国女公民在这里逐渐逐渐地全部奉献出自己的生命,以便家庭舒适,餐桌丰盛和合家安康。
这就是资产阶级上流社会给那些在现存制度的死亡线上苦苦挣扎的妇女的安慰。
那些由于其社会地位而比较自由的妇女,通常能受到片面和肤浅的教育,这种教育同传统的女性性格特征结合在一起十分突出。她们大多数人仅仅注重外表,只关心跳舞和化装打扮,并在满足低级趣味和沉湎于五花八门的骄奢淫欲中寻找生活目的。她们对自己的子女和子女的教育几乎毫无兴趣;她们认为孩子太累人,令人厌烦,就把孩子交给保姆&女佣看管,等他们长大一点就把他们送到寄宿学校。她们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把女儿培养成花枝招展的娇小姐,把儿子训练成花花公子。于是产生出一批纨绔子弟,一类受人鄙视的男人,一类可以把他们同娼妓相提并论的男人。这些花花公子的主要消遣是引诱劳动人民的女儿;他们把无所事事和挥霍浪费看作是自己的使命。
妇女的各种特性就是在上述条件下形成的,这些特性一代代地日益发展完全。男人总是喜欢喋喋不休地议论妇女的这些特性,但他们忘记了,他们本身正是造成妇女具有这些特性的原因,他们本身的行为起着助长作用。喜欢拨弄是非、飞短流长、没完没了地谈论一些无聊琐事、满脑子想的只是外表、爱打扮好虚荣以及因而狂热地追求一切时髦——这就是常常被人非议的妇女特性。此外,对同性容易产生嫉妒猜忌、虚情假意和装腔作势。
这些特性普遍表现在妇女身上,只是在程度上有所不同,而且早在幼年时期就有所表露。这些特性在社会环境的压力下产生,通过遗传、仿效和教育不断发展。一个受到非理性教育的人当然不能用理性去教育他人。
为了阐明两性和整个民族的各种特性产生的原因和发展情况,必须采用现代自然科学研究生物及其特性的产生和发展所运用的那些方法。物质生活条件给每一种生物的特性打上了烙印。每一种生物都必须适应现有的生活条件,于是这些生活条件最终成了这一生物的本性。
自然界中适用于一切生物的东西,毫无例外也适用于人;人并没有处在自然法则之外,从生理学角度看,人是表达程度最高的动物,虽然人们不想承认人是动物。几千年前的古代人虽然不了解现代自然科学,但他们对许多人类的事情比现代人有更加合理的看法。重要的是,他们把自己从经验中获得的种种看法运用到实际当中。人们对希腊男人和女人的美和力赞叹不已,却忽略了这并不是由于这个濒海多港湾的国度良好的气候和迷人的自然景色有利于居民的性格和健康的发展,而是由于国家推行的体育和教育的准则。这就是把身体的美和力以及敏捷同智力的敏锐和灵活结合起来。虽然在那个时候,妇女的智力教育同男人相比,也已经不被重视,但在身体发展方面情况并非如此。在两性的体育最为发达最为先进的斯巴达,少男少女在成年之前裸体行走,一起锻炼、玩耍、搏击、角逐,赤裸裸地展示人体和以自然对待自然具有避免感官过敏的作用,因为感官过敏主要是由于两性交往从少年时期起就被人为地隔断引起的。一性的身体对于他性不是秘密。因此这里不会有任何意义双关的游戏。自然就是自然。一性为他性之美而高兴。
人类必须回到从前两性间无拘无束和完全自然的交往状态。人类必须抛弃当前占统治地位的不健康的唯灵论观点,并创造出能使身心再生的教育方法。
在我们这里,尤其是在妇女教育问题上还是十分落后的概念占据统治地位。妇女也应当有力量,有勇气和果断,这种看法被看成是异端,是“女人不该有的”,尽管谁也不能否认,妇女有了这些特性就可以避免许多损害和不快。
妇女的身体发育像她们的智力发展一样,也遇到重重障碍。在这方面不合理的服饰也起着重要作用。不合理的服饰不仅严重地妨碍她们的身体发育,还常常直接毁坏她们的健康,而很少有医生对此敢于提出什么反对意见。医生们因害怕女患者不满而缄口沉默,甚至还对她们的蠢举奉承几句。现代服装严重地妨碍着妇女应用自如地使用自己的力量,拫害着她们的身体健康,使她们自我感觉软弱无力。此外,这种服装对她周围的人的健康也是一种危害,因为她穿着这种服装,无论在家还是上街都是扬尘器。两性在学校和在社会交往中严格分离,是与深深植根于基督教的唯灵论观点完全相适应的,同样也阻碍着妇女的发展。
妇女之所以不能发挥她们的自身的天赋,是因为她们的思想被禁锢在极其狭小的圈子里,几乎只能与同性交往,从而不可能超出日常琐事的范围。她们的智力视野仅仅限于身边杂事、亲戚关系以及诸如此类的事。所有这一切,全力助长着她们喋喋不休地谈论无聊小事和好拨弄是非的毛病,因为她们身上的智力要表现,要练习。这些毛病常常使男人不快,甚至招致男人绝望的咒骂,但是这些毛病的产生主要应当归罪于男人这个“造物主”本身。
应当承认,最近,树立比较合乎理性的生活观的倾向大大加强了,但这仅仅是开始,而且也仅仅是涉及人数很少的一些社会阶层。
「 支持乌有之乡!」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本网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侵删
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