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倍尔《妇女与社会主义》| 婚姻作为生活保障手段 || 结婚的减少
倍倍尔《妇女与社会主义》第十章第一节。以上所有数字证明,不是道德原因而是物质原因对结婚起决定性作用。结婚数目同社会道德状况一样完全取决于物质基础。
不必列举更多证明就可以明白为什么在上述情况下,不把婚姻当成乐园和对结婚怀有疑虑的人数在增加。因此,在大多数文明国家出现结婚数目减少或停止增长的现象。经验证明,某一年度粮价上涨对结婚和出生的数目就有不利影响。但是一个国家工业化越是向前发展,结婚和出生的数目就越是受整个经济形势好坏的制约。经济危机和整个经济状况的不断恶化,必然不断造成不良后果。几乎所有文明国家的婚姻统计都证明这一点。
根据最新的政府调查材料,美国在1887—1906年这一时期的结婚数目是12832044。

我们从上表可以看出,由于1893—1894年的危机,1894年结婚数目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12512。1904年重新出现这种现象,这一年结婚数减少4987。
法国的结婚情况如下:

以上均为各年间的每年平均数。1873年的结婚数321238,是历年的最高数目,此后结婚数下降,而随着经济生活的好转又呈上升趋势。1907年是1873年以后法国结婚数最多的一年,数目是314903。数目增多在某种程度上是1907年6月21日生效的新法律促成的,因为该法简化了结婚的必要手续,并使贫困地区的结婚数目剧增
在各国的中等阶层居民中,每千名居民的结婚数目每年平均如下:




大多数国家的结婚数目随工业的繁荣或危机而上下波动,在这方面,德国表现得最为明显。在德法战争之后的1872年,像1873年的法国一样,德国的结婚数最多(423900)。从1873年开始,结婚数减少,到危机最严重的1879年,数目锐减至最低(335113);一直到1890年即经济繁荣昌盛的那一年,结婚数目又慢慢上升;但是1892年数目再次下降,而在繁荣年代又有上升,在工业繁荣达到最高峰的1899年和1900年,结婚数也增至最高点(1900年为476491,1899年为471519)。而新的危机又使这一数目下降。1902年的结婚数又减少到457208,而1906年和1907年又分别增至最高点(498900和503964)。如果说1906年结婚数比1905年增加13004,那么1907年的经济危机的影响表现在结婚的绝对增长数减少(同1907年相比,1906年仅仅增加4974)和结婚数相对减少(每千名居民的结婚平均数从8.2减至8.1)。
但总的看来,大多数国家的结婚数都呈下降趋势。在7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期结婚数达到最高点只是一种例外,我们从下表中可以看出,欧洲绝大多数国家在这方面远远落在后面。
但是,对结婚产生重大影响的不仅是职业状况,而且还有财产状况。《施莫尔年鉴》1885年第一卷报道过维腾堡王国的人口统计资料,从可以清楚地看到,25至30岁的已婚男人的人数随着大地产的增加而减少了,而40至50岁之间的未婚男人的人数却增加了。请见下表:


小土地占有有利于结婚,可以维持不少家庭的生活,虽然是清贫的生活。相反大土地占有则对婚姻生活不利。随着地区工业化的发展,在城市就业的人的结婚数目也增加。例如在瑞典,1901—1904年从事各种职业的每千人结婚平均数目如下:

以上所有数字证明,不是道德原因而是物质原因对结婚起决定性作用。结婚数目同社会道德状况一样完全取决于物质基础。
「 支持乌有之乡!」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本网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侵删
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