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出在国内!
我们热爱这片土地,所以更应该直面它身上的沉疴。谁该负责,这是一个不容甩锅的问题。
原编者按:低增长、高工时、低福利、低生育的源头在日本吗?

自高市早苗发表涉台言论后,打开社交媒体,满屏皆是“大秦男儿”的豪情壮志:“年轻的士兵渴望功勋”、“大刀向鬼子的头颅砍去”、“只有征战才可立功授爵”云云。仿佛只要键盘敲得够响,太平洋对岸就会瑟瑟发抖。
然而,当我们从这种令人肾上腺素飙升的宏大叙事中冷静下来,环顾四周,却发现现实的引力沉重得让人室息。
我们必须诚实地面对一个真相:阻碍我们过上好日子的,从来不是远在天边的“假想敌”,而是近在咫尺的“真问题”。
也就是那句老话:问题的症结,在萧墙之内。
1经济的寒意,是别人吹来的吗?
很多专家喜欢把经济下行归咎于“美西方的围堵“或“贸易战”。听起来很解气,但经不起推敲。
把时间轴拉长,经济增速的换挡减速,早在2010年之后就已经显现。那时候,中美关系还在蜜月期的余温中,贸易战连影子都没有。

经济增长的疲软,本质上是旧有的增长模式到了天花板。是“人口红利”的消退,是投资驱动的边际效应递减,是消费长期不足的阴云。
把这一切都赖给外国人,或许能获得心理安慰,但治不好我们的内伤。
2 找不到工作的年轻人,是因为日本吗?
当下的就业形势有多严峻,甚至不需要看统计局的数据(当然,某些国家的统计局在这上面做过多少手脚,也是毋庸赘言的),光看看身边有多少大学生在送外卖、有多少研究生在考公编、有多少年轻人在家里“全职儿女”就知道了。

请问,这持续升高的青年失业率,是高市早苗造成的吗?是特朗普签署法令禁止中国大学生就业吗?
显然不是。这是产业结构升级滞后、教育与市场脱节、以及中小企业生存空间被挤压的结果。当民营企业在各种不确定性中瑟瑟发抖不敢招人时,哪怕把东京湾填平了,岗位也不会凭空变出来。
3 996的福报,是美国人逼的吗?
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们工作时间却越来越长,休息时间越来越短。35岁危机、996、007、隐形加班、调休拼假…….这些压在打工人身上的大山,难道是美国劳工部给我们制定的?

让打工人像干电池一样被耗尽的,是落后的劳动法落实机制,是无休止的加班和内卷文化,是缺乏有力保障的劳动权益。这一点,华尔街的大鳄们恐怕都自愧不如。
4 钱流向了哪里?
这或许是最扎心的一点。
大家都在喊“共同富裕”,但数据却在诉说另一个故事。

自2018年以来,收入前1%的人群拿走了国民总收入的约15%;而在1978年,这个数字只有6.5%。
收入前10%的人群,拿走了43%;而在1978年,这个数字是27.8%。
与之相对,后50%的人群,只占有国民总收入的14%;而在1978年,他们曾拥有25.2%。
这几年来,这种巨大的裂痕并没有缩小的趋势。
贫富差距的扩大,阶层流动的固化,既得利益者的盘根错节-—这些才是阻碍大多数人获得幸福感的根本原因。
5 年轻人不婚不生,是受了西方价值观的“毒害”?
再来看看让专家们抓耳挠腮的生育和结婚数据。

数据已经直达历史冰点,幼儿园在关停,妇产科在缩编。面对这种断崖式下跌,总有人跳出来说是年轻人受了西方享乐主义的影响,缺乏责任感。
这就更是滑天下之大稽。
难道是高市早苗给我们的年轻人发放了避孕药?是美帝国主义把我们的房价炒到了天际?还是西方势力把我们的教育成本和育儿成本推高到了普通家庭难以承受的极限?
最好的避孕药,正是每平米几万块的房价,是掏空六个钱包的首付,是名为“鸡娃“实为“碎钞机”的教育军备竞赛。
年轻人选择不婚不生,不是因为他们不爱国,也不是因为他们堕落。这是一种最无奈、也最决绝的理性计算。当把自己养活都已拼尽全力,当“在此刻苟活“都成为一种奢望,谁还敢奢谈“延续香火”?
如果一个社会只把人当成“红利”、当成“燃料”,却不把人当成“人“来尊重和呵护,那么人们就会用最原始的方式--切断供应-—来回应。
6 写在最后
我们热爱这片土地,所以更应该直面它身上的沉疴。
如果你月薪三千,买不起房,不敢生病,不敢结婚,请不要把怒火发泄在几千公里外的岛国政客身上。
如果日本人不能为我们的高房价、高工时、低福利负责,那么,
谁该为此负责?
「 支持乌有之乡!」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本网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侵删
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