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学术

团结多数,孤立敌人(土改策略)

教员的追随者 2025-10-06 来源:鲲鹏击浪公众号

阶级分析,讲究策略,抓主要矛盾,固统一战线,有利态势把握主动权。

《毛选》是一个伟大的宝藏。

嗨,大家好,我是鲲鹏击浪,坚持解读《毛选》,提炼成人成事之道,坚持和传承毛泽东思想。

1950年3月12日,毛主席向各中央局发出了一封具有深远意义的电报,征询关于对待富农策略问题的意见。这封电报不仅展现了毛主席高超的政治智慧,更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中卓越的阶级分析方法。

为何暂时不动富农?毛主席在电报中提出了一个颇为谨慎的策略:“不但不动资本主义富农,而且不动半封建富农,待到几年之后再去解决半封建富农问题。”

这一策略背后,蕴含着三重深谋远虑:

第一,防止过左偏向,孤立地主。土地改革规模空前伟大,容易发生过左偏向。如果只动地主不动富农,就能更好地孤立地主,保护中农,防止乱打乱杀。毛主席清醒地认识到,在如此大规模的社会变革中,必须精确界定打击对象,避免扩大化。

第二,掌握政治主动权。过去北方土改是在战争环境中进行的,战争气氛掩盖了土改气氛。而和平时期进行土改,社会震动会更加明显,地主阶级的反抗声音也会更加尖锐。暂时不动半封建富农,待几年后再动,会使党和政府处于更加有利的政治地位。

第三,巩固统一战线。当时,党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统一战线已经在政治、经济和组织上形成,而民族资产阶级与土地问题密切相关。为了稳定民族资产阶级,暂时不动半封建富农是更为妥当的选择。毛主席的这一决策,展现了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法的精妙运用:

精确区分不同性质的富农。将富农区分为“资本主义富农”和“半封建富农”,不是简单的一刀切,而是根据其经济性质和对革命的态度进行细致划分。

准确把握主要矛盾。在复杂的社会阶级矛盾中,精准定位当时的主要敌人——地主阶级,而将富农问题暂缓处理,体现了抓主要矛盾的哲学思维。

灵活运用斗争策略。根据不同历史条件和革命阶段,调整对特定阶级的政策,既坚持原则性,又保持灵活性。毛主席的土地革命阶级分析法,不仅具有历史价值,也对今天的工作有着重要启示:

任何革新都需要精准施策。社会变革必须精确界定受益者和受损者,避免打击面过宽,争取最广泛的支持。

政策制定要有前瞻性。毛主席在电报中强调“现在已到需要作决定的时机了”,否则“将错过时机,陷于被动”。这提醒我们,决策必须把握时机,既要避免冒进,也要防止贻误时机。

始终掌握政治主动权。通过暂缓动富农的策略,为党和政府赢得了更大的政治回旋空间。在任何工作中,都要善于营造有利态势,掌握主动权。

毛主席的这封电报,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典范,展现了高超的政治智慧和领导艺术。其中的阶级分析方法和策略思想,至今仍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借鉴。

是为读《毛选》4+1卷第五篇文章一文所写!

查看全部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本网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侵删

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

官方微信订阅号

相关文章

《求是》(2025年19期):习近平: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历史必然。

历史的唯一“擎天柱”:一个没有毛泽东的中国将会怎样?

社会主义、修正主义与资本主义:基于马列毛经典理论的本质辨析与道路选择

好物推荐

最新推荐

《求是》(2025年19期):习近平: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历史必然。

历史的唯一“擎天柱”:一个没有毛泽东的中国将会怎样?

郝贵生 | 要害、核心是修正马克思主义“资本”理论

两日热点

修正主义的失败,是历史规律的必然

超越产权的迷思,回归政权的本质:与钟建民同志商榷“真正属于劳动人民的公有制”

岂容蚍蜉撼神树——驳“三七开”与“集体智慧”之流的卑劣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