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费尔巴哈论》结束语解说

乐燕平 2025-11-24 来源:赤竹隐客公众号

哲学是有阶级性、有党性的,资产阶级的党性和无产阶级的党性是根本对立的。

在结束语中,恩格斯说明了1848年革命以后德国理论界的情况。这个结束语一共有两段。在第一段中,恩格斯说明了1848年革命以后德国资产阶级对待理论的态度。在第二段中,恩格斯说明了1848年革命以后,德国无产阶级对待理论的态度。通过对1848年革命以后德国理论界状况的描述,恩格斯阐明了哲学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哲学中的党性问题。恩格斯教导我们,哲学是有党性的,资产阶级哲学的党性与科学性是背道而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党性与科学性是完全一致的。

第一段

在这一段中,恩格斯说明了1848年革命以后,德国资产阶级对待理论的态度。

恩格斯的整个这本书讲的都是1848年革命以前德国资产阶级哲学的情况,而没有谈到1848年革命以后,德国哲学界的情况。但是,这并不是说德国资产阶级在1848年革命前和1848年革命后对待理论的态度是完全一样的,所以恩格斯在结束这本书的时候,特别把这个问题提出来讲一下。

我们知道,在1848年以前,德国的革命尚处在一个理论准备的阶段,在1848年以后,德国的革命就由理论准备的阶段进入革命行动的阶段了。在这两个不同的阶段中,德国资产阶级对待理论的态度也是迥然不同的。

在1848年革命以前,当德国资产阶级还没有取得完全胜利,还没有爬上统治地位的时候,它还是积极地从事科学研究,从事理论活动,来为资产阶级革命作理论上的准备的。因此当时德国的理论界是十分活跃的,不论自然科学和哲学都是非常发达的。在这个时期里,德国出现了一批世界闻名的学者,如文学家歌德、席勒、莱新,哲学家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等,从而给德国带来了很大的光荣。

但是,在1848年革命以后,情况就大不相同了。这个时候,德国资产阶级已经因为与封建统治者进行妥协而爬上了统治地位。尤其是在1871年成立了德意志帝国以后,即在封建的官僚制度残余消除了,分散的封建割据局面结束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各种障碍基本上扫除了之后,资产阶级除了对金钱感到兴趣之外,对科学研究和理论活动等,就根本不感觉兴趣了。这个时候,德国虽然在自然科学方面,特别是在对某些个别事物的专门研究方面,还是当时最先进的国家,但是在理论研究方面却远远地落后于英国了。德国古典哲学那种对理论认真探讨的精神已经没有了,代之而起的则是那些不动脑筋的折衷主义者。

恩格斯在1878年所著的《反杜林论》中,曾经对德国当时理论界的情况作了非常精彩的描述,他写道:“近来在德意志,宇宙论、一般自然哲学、政治学、政治经济学等等体系,好象雨后春笋似的生长起来。最不行的哲学博士,甚至大学生,不动则已,一动至少就要创造整个的‘体系’。正好似在近代的国家里,假定着每一公民对于他所要表决的问题有资格作出判断一样;同时好似在政治经济学中,假定着每一个消费者对于他所要买来以供日用的所有商品都是真正的内行一样,——现在在科学上认为也要遵守类似的假定。科学的自由被认为是人们可以撰写一切他们所不曾研究过的东西,而这被当作是唯一严格的科学方法。杜林先生正是这种放肆的假科学的最标本的典型之一,这种假科学,现在在德意志到处风行,并以其高超的吹牛的喧声淹没一切。诗歌上、哲学上、政治学上、政治经济学上、历史科学上种种高超的牛皮;从研究室里和从讲台上所吹出来的牛皮;到处吹出来的牛皮;这种牛皮抱着想要出人头地、想要成为深刻思想的野心,而与其他民族的单纯平庸的牛皮相区别;这种牛皮是德意志知识工业最标本、最大量的产品,它以‘廉而劣’为格言,——完全和其他德意志的制造品一样,可惜它没有和其他产品一起陈列于菲拉得尔菲亚的展览会上。”

总之,1848年革命以后,德国资产阶级由进步变成了反动,德国的资产阶级的学者也就随之衰颓堕落下去了。他们对科学的发展毫不关心,对理论的探讨完全失去兴趣。他们为了升官发财、为了不丢失职位、为了不降低收入,只是胡乱吹牛捧场而已。

第二段

在这一段中,恩格斯说明了1848年革命以后德国无产阶级对待理论的态度。

恩格斯指出1848年革命以后,德国资产阶级虽然对理论不感兴趣了,但是德国无产阶级却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的传统,而成为对理论真正感兴趣的人了。为什么德国无产阶级对理论非常感兴趣呢?这不仅因为无产阶级的阶级利益是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完全一致的,而且还因为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本身要求认识和掌握社会发展的规律,要求有科学的理论作为自己革命斗争的指导。由此看来,德国无产阶级对待理论的态度和德国资产阶级对待理论的态度是根本不同的。正象恩格斯所说的,在无产阶级那里,“没有任何升官发财的思想,没有任何期待上峰开恩庇护的念头。反之,科学愈是表现得勇敢和坚决,它就愈加符合于工人们的利益和向望”。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就是无产阶级的哲学,它是面向无产阶级、为无产阶级阶级斗争服务的,它给无产阶级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无产阶级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自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后,它就在无产阶级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得到了无产阶级热烈的同情和全力的支持,而这种同情和支持,在资产阶级那里是根本得不到的。这样,马克思主义就在无产阶级那里找到了它自己的物质武器,无产阶级也在马克思主义那里找到了他自己的精神武器。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就产生了一种消灭资本主义和建设共产主义的无比强大力量,它引导人类走向未来幸福美好的社会。

从整个结束语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来呢?

第一,恩格斯在这里教导我们说,哲学是有阶级性、有党性的,资产阶级的党性和无产阶级的党性是根本对立的。

我们知道,阶级社会中的意识形态都是有阶级性的,它们无不带有阶级的烙印,哲学当然也不能例外。阶级社会中的哲学,总是属于一定阶级并为这一阶级服务的。资产阶级的哲学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无产阶级的哲学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由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是两个根本敌对的阶级,因此它们的哲学也是两种根本敌对的思想体系。资产阶级的思想家是公然敌视并攻击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也是坚决和一切资产阶级思想作不调和斗争的。以后列宁发展了恩格斯的这个原理,他明确地指出:“最新的哲学象在两千年前一样,也是有党派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按实质来说,是两个斗争着的党派……”

第二,恩格斯指出,资产阶级哲学的党性和科学性是不一致的,无产阶级哲学的党性则是和科学性完全一致的。

资产阶级在早期的时候,即当资产阶级还是一个革命的、进步的阶级的时候,当资产阶级的阶级利益还是和社会发展规律相一致的时候,它们对科学、对理论是有兴趣的,是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因为这样作不仅不妨碍它们的阶级利益,而且正符合它们的阶级利益。但是,到了后期的时候,也就是当资产阶级爬上了统治地位以后,当资产阶级已经由进步的阶级变成了反动的阶级以后,资产阶级的阶级利益就和社会的发展规律逐渐发生了矛盾。因此,在这个时候它们便失去了对科学、对理论的兴趣,因为这时候再去追求真理和坚持真理,就直接违反了它们的阶级利益,就等于宣布了资本主义的死亡。

与此相反,无产阶级的阶级利益是和社会发展规律完全一致的,作为无产阶级哲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就是和科学完全一致的。因此,坚持无产阶级的立场、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党性,这不但和坚持科学、坚持真理是不相矛盾的,相反这倒是和坚持科学、坚持真理完全一致的。

查看全部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本网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侵删

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

官方微信订阅号

相关文章

习近平会见汤加国王图普六世

中华民族之殇——纪念毛岸英逝世75周年

郝贵生 | 恩格斯是与工农相结合的典范和楷模 ——纪念恩格斯诞辰205周年

好物推荐

最新推荐

习近平会见汤加国王图普六世

现在所有人都在等一个英雄

中华民族之殇——纪念毛岸英逝世75周年

两日热点

现在所有人都在等一个英雄

B站章北海被“红三代”威胁整死,何意味?

陈曾明:今天我再次郑重地提醒大家, 战争的阴云已经降临中国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