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周忠:日本贼心不死,我们应当警惕

周忠 2025-11-25 来源:昆仑策网

以清醒的头脑、坚定的意志和有力的行动,彻底清算军国主义流毒,威慑一切敌人和潜在的敌人,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确保历史的悲剧永不重演。

日本近代对中华民族犯下的侵略罪行,铁证如山、罄竹难书。令人深思的是,日本国内部分势力非但缺乏真诚反省,反而呈现出一种扭曲的“受害者心态”,日本新首相更是口出狂干涉中国内政,支持率竟然高达80%,这个国家公然挑战战后国际秩序。这样的事实,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亟需我们以历史视野和战略清醒进行系统性反思。

日本军国主义残余势力始终未承认其战败的历史事实。他们刻意淡化、美化侵略历史,将自身包装为“战争受害者”,这种历史虚无主义不仅麻痹了日本国民,也成为其逃避罪责的精神鸦片。我们在战后对日处理上存在一定的战略宽松。虽然《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日本投降书》等国际法文件明确了日本战后安排,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出于当时国际格局的需要,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清算不够彻底,未能从根本上铲除其滋生土壤。这种“以德报怨”的善意,在缺乏足够战略威慑的情况下,反而被部分日本势力解读为软弱可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引进外资技术,日本对华投资、文化交流等一度成为双边关系的重要纽带。我们对日本右翼势力的渗透缺乏足够警惕,意识形态和经济合作等领域过度强调“友好”而淡化了斗争。一些地方政府为追求短期经济利益,在意识形态和安全领域放松了底线,日本人学校、日本风情街、穿和服招摇过市等不断出现,日本右翼思维、精日媚日风气在部分群体中滋生。阶级斗争观念和反法西斯义务在一定程度被淡化,“一切向钱看”的倾向,使得我们在面对日本公然挑战二战成果、突破历史底线时,反应不够坚决果断,客观上助长了其气焰。

“韬光养晦”战略在特定历史时期具有积极作用,但若将其误解为一味忍让、自断血性,则会在战略上陷入被动。一些弱小国家不断挑衅中国主权和利益,我们却一再忍让,缺乏亮剑精神,让别国有了中国好欺负的感觉,纷纷效仿。日本政客如高市早苗等人的公然挑衅,除了外交层面的口头警告,我们在政治、经济、法律等领域的反制措施尚显不足。在国民教育层面,历史观、民族观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显然有短板,部分民众对日本右翼势力的危险性认识不足,出现盲目追捧日本文化的现象。有关部门一再提醒日本旅游的危险,可是上海虹桥机场排队去日本的大有人在,甚至说“政治与我无关。”的话。我们的意识形态过于宽松,对“精日”分子、恨国党等构成的破坏性力量,社会监督和法律惩戒机制应当强化,避免“麻木不仁”的纵容态度侵蚀民族精神根基。

历史的教训警示我们,和平是打出来的和威慑出来的,绝非退让乞求而来,尊严需要用实力和残酷的军事打击来捍卫。我们不应忘记旧中国积弱挨打的惨痛经历,汲取清政府把先进的马克沁机枪锁在库房,将先进的军舰藏在军港,用落后武器战斗惨败的教训,警惕任何形式的战略自我阉割。今天的中国已拥有强大的国防实力和综合国力,关键在于能否在关键时刻敢于亮剑、善于亮剑。我们应当上下一心,全面警惕一切敌人,对日本右翼势力的任何挑衅行为,建立多层次、可预期的反制体系,将外交警告转化为实质性的政治、经济、军事、安全压力。国民教育不能放松,加强国民历史教育,筑牢国家意识防线,依法严厉打击“精日”等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营造崇尚英雄、捍卫正义的社会氛围。

“中日友好二十一世纪”的愿景,必须建立在相互尊重、正视历史的基础之上。任何单方面的善意,若缺乏坚定的底线思维和斗争精神,都可能沦为战略麻痹,这个惨痛教训应当警钟长鸣。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我们既要保持战略定力,也要发扬斗争精神,以清醒的头脑、坚定的意志和有力的行动,彻底清算军国主义流毒,威慑一切敌人和潜在的敌人,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确保历史的悲剧永不重演。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原创】,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查看全部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本网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侵删

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

官方微信订阅号

相关文章

习近平会见汤加国王图普六世

中华民族之殇——纪念毛岸英逝世75周年

郝贵生 | 恩格斯是与工农相结合的典范和楷模 ——纪念恩格斯诞辰205周年

好物推荐

最新推荐

习近平会见汤加国王图普六世

现在所有人都在等一个英雄

中华民族之殇——纪念毛岸英逝世75周年

两日热点

现在所有人都在等一个英雄

B站章北海被“红三代”威胁整死,何意味?

陈曾明:今天我再次郑重地提醒大家, 战争的阴云已经降临中国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