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朱德会见毛主席时,说道:朝鲜战争胜利了,该清理门户了
“现在我们腾出手了,应该去解决台湾问题了。”
1953年10月,朝鲜停战后,毛主席在中央军委会议上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这几年蒋介石一直兴风作浪,天天做美梦要反攻,确实也该解决一下了。

不过,很多人却有不同意见,事情商量得怎么样?我军派兵作战了吗?
毛主席话音刚落,几位军委委员当场就提出了反对意见,他们认为,打了几年朝鲜战争,国家经济已经吃紧了。
要渡海作战,肯定花费巨大,福建前线机场都没几个,空军炮兵怎么进去?海军也刚起步,拿什么跟人家打?
还有人说,美国第7舰队就在那附近转悠,如果大陆动手,美国人会不会跟着下场?大家的分析都有一定道理。
毛主席看得更远:“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做,美国就会一步步搞‘两个中国’。时间长了,全世界都会觉得台湾跟大陆是分开的,想统一就更难了。”
“主席说得对。”朱德开口了,提出了自己的设想,可以分两步走,第一步就是“清理门户”,先把沿海被国民党占着的岛屿拿回来。

这样的话,既可以解除东南沿海的威胁,又能砍掉台湾的手臂,未来有一天要解放台湾时,便再也没有后顾之忧。
毛主席对这个方案十分赞成,华东军区司令员陈毅也支持这个计划:“要清理门户,就从大陈岛开始。”这里是浙江沿海国民党军队的指挥中心,打下这个岛屿,周边的小岛眼见形势不好,肯定会自动投降。
毛主席当场拍板,把这件事情交给了陈毅,不过华东军区很快发现,大陈岛不好打,这个岛屯了一万多国民党军队,到处是碉堡战壕,胡宗南还亲自坐镇指挥。想要硬攻的话,恐怕会造成很大的伤亡。
有人建议干脆绕过去,浙东前线指挥部司令员张爱萍盯上了一江山岛,这个小岛只有1.7平方公里,守军才一千多人。面积小巧,战略地位却很特殊。就连国民党的“国防部长”俞大维都说过:“一江不保,大陈难保。”

1955年1月18日凌晨,作战部队准备出发,此时海上风浪太大,竟达到了六七级的风力。这种天气出海,登陆艇能不能靠岸都是个问题。
就在大家犹豫时,气象科长徐杰下了保证:“明天早上一定会好转。”
第二天一早,果真晴空万里,上午8点,空军开始轰炸,作战开始了。下午,又有百余艘舰艇浩浩荡荡杀了过来,国民党守军拼命抵抗,也挡不住我军的联合进攻,不到2小时,解放军就把红旗插上高地,我军成功了。
得知这一消息,蒋介石慌了,大陈岛守不住了,在美国的帮助下,陆续把守军16353人和平民17132人全部撤回台湾。
1月19日,国民党空军出动12架飞机,专门轰炸福州市居民区,很多房子都是木板搭的,一炸就着火,烧了四千多间房子,上万老百姓流离失所。
蒋介石就等着解放军暴怒反击,好把美国拖下水,那时美国内部已经吵翻天了,很多议员质问艾森豪威尔:“为了几个小岛,值得让美国卷入战争吗?”

最后,美国国务院建议蒋介石撤出金门、马祖,美国派陆战队和战斗机去守台湾。
蒋介石肯定不同意,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和杜勒斯商量后,甚至准备动用核武器保卫金门、马祖,来帮助国民党“保持士气”。
3月,他们在记者会上公开暗示可能用原子弹,形势骤然紧张起来,新的大战要开始了吗?
这时,毛主席做了决定,不打了,从大局出发考虑,如果把金门、马祖也拿下,国共之间就隔着一百多公里的海峡,以后想谈都不好谈。
蒋介石如果失去了最后的沿海据点,美国搞“两个中国”就更方便了,如果不打仗,还能给美国、台湾制造矛盾。

4月23日,周总理在万隆会议上主动释放善意,说愿意坐下来和谈,讨论如何缓和台湾地区的紧张局势。美国人松了口气,国际舆论一片叫好,高手下棋,关注的是整盘棋局,不仅仅是那一两步。
参考资料:《毛泽东为何暂不解放金门、马祖》《百年瞬间丨解放一江山岛》
「 支持乌有之乡!」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本网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侵删
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