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掌握学法·不做分数的奴隶

狄玫 2025-11-25 来源:简艺堂

考试是检查学习效果的一种方式,也是一个学习过程。

本抄录摘自《怎样科学地学习》,著作者狄玫,感谢作者允许抄录共学!其中标红、加粗的文字,则为本人自行标识。

有很多同志想要全书的电子版,但留邮箱或发送联系方式又会被系统自动屏蔽,我在后台很难找出来,因此将文件上传到wps云,需要的同志可以将这个链接黏贴到浏览器后下载。此前发给各位的电子版中有缺页,书友“一米欧阳光”找到了所缺页面,并补上了,本次分享出来的电子版是完整版,在此致谢!

祝各位学有所成!

https://www.kdocs.cn/l/ca74ZWVTq9Bu

——————————————————

考试是检查学习效果的一种方式,也是一个学习过程。

在大学学习阶段,将要遇到无数次考试,小至课堂提问、测验、期中考试,大至期末考试、毕业答辩。仅计算期末考试时间,约占全部学习时间的8~10%。如何通过考试促进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是每一个学生都很重视也应当认真考虑的问题。

在研究考试这一学习环节的特点和学习方法之前,应当先搞清考试的目的,端正对待考试的态度。

考试要达到的目的有三条:(1)督促学生全面、系统地复习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2)检查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效果;(3)促进学生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根据考试的目的,我们应当首先把考试看作是一个学习过程,看作是进一步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的特殊阶段,其次才是检查学习效果,总结经验教训,以利于以后的学习。

由于考试的成绩是决定一个学生升级、留级的根据,也是能否取得毕业证书、获得学位的根据,每一个学生都十分关心考试的分数,这是自然的,也是正常的。但是,有的学生把取得较好的考试分数作为学习的目的,把分数作为衡量学习成绩的唯一标准,这是一种片面的看法。我们应当充分地重视考试的成绩所反映出来的学习效果和存在的问题,但不能为考试而考试,被动地应付考试,更不能为考试而学习。为考试而考试,在考前热衷于猜题目、探消息,要求教师划定或缩小考试的范围,对估计要考的内容死记硬背,估计不考的内容就丢在一边,也许,侥幸能得一一个较好的分数,但又能说明什么呢?被动地应付考试,一切围绕考试转,要测验数学了,物理、化学丢在一边,要测验外语了,其他的一概不管,到期末,拼命加班加点,这样,打乱了正常的学习节奏,放弃了广博专深要求,“考试背笔记,考后全忘记”,真正学到手的知识,微乎其微。为考试而学习,把学习的目的放在搏取一个好分数,不注意全面发展,不重视能力培养,迷信死记硬背,分数好一点就盲目自满,分数差一点又悲观失望,正如通常所说的,成了“分数的奴隶”,这种学习态度,有百害而无一利。

正确地对待考试这一学习环节,不仅是考试阶段的重要问题,也影响到整个学习的各个方面,应当掌握正确的方法。

一、重点放在考前的系统总结和复习。平时学习,一堂课接一堂课,一次习题接一次习题,系统总结的时间很少。学习比较主动的同学,能做一些阶段小结,但整门课程的系统总结,只有在全部讲完考前复习中才有可能进行。考前复习是全面系统总结的难得机会。怎样才能搞好全面系统总结?这里提出一种可供参考的三步方法。第一步,全面回顾。就是说,把一学期一门课的内容,从头到尾很快地复习一遍。回顾一门课的各章内容,目的在于摸清自己对各部分内容掌握的程度,做到胸有全局。同时对各章内容重新回忆,在下一步逐章逐节复习中便于前后联系。在此基础上,抓住重点、难点和自己的弱点,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复习计划,以免平均使用力量或前松后紧。全面回顾的时间不要花得太多,如果有三天复习时间,用二、三小时即可。第二步,逐章复习。逐章逐节并不意味着看一遍、背一遍。首先要强调深入,就是说要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解决问题提高一步,其次要抓住重点,就是说要抓住基本内容、要点、难点,彻底搞清,不留隐患,再其次,要注意联系,各章节之间,讲课内容和习题、实验之间,都要互相联系,做到融汇贯通。逐章复习要争取一遍成功,不要给自己留下空白。第三步,全面总结。在消化了各章各节之后,返回来搞清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逻辑结构,就可以把全部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对深入理解和巩固记忆有很大好处。全面总结的办法,可以着重从横的方面进行,比较各部分的区别和联系、相同点和不同点,必要时还可以列出一些提纲、表格。这样,既有纵的方面的逻辑系统,又有横的方面的对比分析,对整门课的脉络就能更加清楚,在平时学习和考前复习的基础上有进一步提高。

二、通过考试,发现问题,进行补课。考试可以比较准确地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在学习内容上,哪些答对了,自己很有把握;哪些虽然对了,但把握不大;哪些答错了,是什么错误,自己都一清二楚。在学习方法上,可以发现自己是思维能力上有弱点,还是记忆能力不强,是基本概念不清,还是系统总结不够。平时测验,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补救。期末考试发现问题,也应当重新补课。古人说:“亡羊补牢,犹未为晚”。一门课学完了、考完了,并不等于和这部分知识“告别”,而仅仅是开始。在以后的工作中,可能一生也离不开它,甚至在下一学期的课程中,就要用到它。善于学习的学生,常常不仅从自己的错误中吸取教训,而且很注意从他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不仅分析错误本身,而且把错误当作警钟,推检其他,以防患未然。

三、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学习能力。考试得到了较好的成绩或不够理想,都有原因可找。成绩好,当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平时刻苦钻研的成效,也应当一分为二地分析。例如,可以问问自己,是靠科学的学习方法取得的,还是靠死记硬背取得的?是靠平时努力,还是靠考前突击?是确有把握,还是有几分侥幸?这样一问,就能从成绩中看出不足,从表面上的成功看出掩盖着的隐患。成绩不够理想,当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主要是什么呢?是钻研不深,还是知识面窄?是思维能力不强,还是技能技巧的不足?这样一查,就能发现学习中的薄弱环节,找到关键所在,加以改进。同时,也应当充分认识到已取得的成绩,题目算错了,可能所用的原理、公式和思路还是对的;考试时答不上来,可能是记忆不牢,一时遗忘,并非完全不懂。实事求是地总结,可以鼓舞学习的信心和勇气,以利于继续发扬优点和长处,不致产生灰心失望情绪。学习的能力,就是在学习方法的不断总结、改进、再总结、再改进的过程中不断提高的。考试本身,也能锻炼一个人的能力。例如,考试特别要求沉着、冷静。看清题意,能够锻炼审题的能力,考试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答卷,能够锻炼迅速准确的运算能力;考题的答案是否正确、准确,完全要由自己作出判断,能够锻炼分析结论和验算的能力,考试答题要求简单明了,表达正确,能够锻炼善于抓住要点,科学严谨的叙述能力;等等。这些方面的功夫,依靠平时养成,但通过考试,是一次集中的训练,对于形成一个人基本的科学素养,是不可缺少的一环。

查看全部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本网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侵删

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

官方微信订阅号

相关文章

习近平会见汤加国王图普六世

中华民族之殇——纪念毛岸英逝世75周年

郝贵生 | 恩格斯是与工农相结合的典范和楷模 ——纪念恩格斯诞辰205周年

好物推荐

最新推荐

习近平会见汤加国王图普六世

现在所有人都在等一个英雄

中华民族之殇——纪念毛岸英逝世75周年

两日热点

现在所有人都在等一个英雄

B站章北海被“红三代”威胁整死,何意味?

陈曾明:今天我再次郑重地提醒大家, 战争的阴云已经降临中国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