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学法·实习——处处留心皆学问
实习是大学生将理论学习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关键环节,通过向实践学习、理论联系实际、掌握操作技能和管理知识,提升解决问题能力和综合素质。
本抄录摘自《怎样科学地学习》,著作者狄玫,感谢作者允许抄录共学!其中标红、加粗的文字,则为本人自行标识。
有很多同志想要全书的电子版,需要的同志可以将这个链接:“https://www.kdocs.cn/l/ca74ZWVTq9Bu”黏贴到浏览器后下载。
祝各位学有所成!
实习是理论学习与生产实际相联系的教学环节。实习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生产技术知识和生产管理知识,同时又培养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实习在理工科特别是大多数工科专业教育计划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一般占总教学时间的10~15%,有的专业还更多一些。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对实习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都十分重视,成为国际上一些教育学术会议上讨论的重要课题之一。
实习大致分为教学实习和生产实习两大类。教学实习是配合一门课或几门课的学习而安排的实习,例如,工科院校大多数专业,都要进行金属工艺学实习,是配合金属工艺学课程学习而安排的。教学实习常常是以获得本专业基本的生产实际知识和学习操作技能为目的,同时也要了解一些生产管理的初步知识。有的专业称为认识实习,也是一种教学实习。
生产实习一般是配合专业课学习而安排的,它要求获得更多的本专业生产实际知识,学习把各种专业理论知识综合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提高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学习更多的生产管理方面的实际知识。毕业实习也是一种生产实习,它以准备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的实际资料为目的,是一种要求更高、综合性更强的实习环节。
实习是大学学习所特有的一种学习方式。掌握实习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方法,对提高学习质量,缩短学习和从事实际工作之间的距离,有着重要意义。
一、要善于在实习中向实践学习。不了解实习这一学习环节的特点,常常会产生“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这不难理解,因为从小学到大学,习惯了听课、复习、习题、实验等学习方式,而到实习中,情况就不同了。生产现场,碰到的是生动具体的生产现象,使人目不暇接,似乎可学的东西很多,可是,生产工人操作机床设备,生产出一件件产品,似乎又是那样简单明了,感到没什么可以学习的。还有的觉得这些具体的东西,比起微积分概念那样的理论,似乎算不得什么知识。如果有这种“没什么可学”的思想,那在实习中无非看看热闹,是不会有什么收获的。
应当怎样向实践学习呢?
首先,要重视实践知识。理论知识是从实际知识中抽象出来的,反过来,人们又运用理论知识为指导,创造出千千万万、生动丰富的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去改造自然,造福人类。在生产实践中,每项生产设备,工人的每一步操作,都凝聚着前人丰富而宝贵的生产经验,都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结晶。在机械加工车间里,为什么要有那么多形形色色的机床?为什么车床达不到磨床的精度,磨床又代替不了车床的作用?车刀为什么要磨成五花八门的形状,砂轮又会有粗有细、有大有小?加工时有的加冷却液,有的又为什么不加?……这里用得上一句谚语。“处处留心皆学问”。实习教学有实习大纲,但并没有专门的教材,丰富的实践知识,全靠细心观察,勤于请教,才能学到手。
其次,要善于联系理论知识。实践知识并非没有理论,而是处处都和理论知识有关。车间里的各种机床上,都装有刀具:车刀、铣刀、刨刀、镗刀、钻头等等,各种刀具都有一定的几何形状,它们为什么要做成那种样子而不是别的样子呢?《金属切削原理和刀具》课就要研究这个问题。在实习中思考过这些问题,学习这门课的时候就有了实践知识的基础,掌握了课程理论,在实习中就要用来分析研究这些具体问题。
第三,要有独特的学习方法。在实习中,教师和工人、技术员将进行必要的讲解,但更主要的是靠学生自己多观察、善思考、勤总结。观察要细、面要广。了解车床加工,不善于观察的,只能看到刀架上装的几把车刀,而善于观察的,从工人的工具箱里,可以看到种类繁多的各种各样车刀。这么多的车刀,每一把都有什么用处呢?在具体加工时,针对不同的材料和加工要求,又如何正确地选用呢?这就必须开动脑筋多思考,多请教。了解它们的各自特点之后,善于学习的自然要把它们分成类,按刀具材料可以分为高速钢车刀、硬质合金车刀等,按加工用途又可分外圆车刀、端面车刀、切断刀、螺纹车刀等。实践知识常常是零碎的,具体的,经过总结,就能成为系统的知识。不仅便于巩固记忆,而且是提高成为理论知识的第一步。
二、理论联系实际,学习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一般来说,实习中并不要求学生真正去解决生产实践中的具体问题,而只是学习的一种方法。当然,高年级学生如果能抓住生产中的一、两个实际问题进行研究,提出革新建议,是应当提倡的。在大多数情况下,主要是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理解和解释生产中的各种现象。实习钻床加工,分析钻头形状要用到数学上螺旋线、螺旋面的知识,分析钻削过程要用到物理的力学、热学(钻头的散热、冷却)知识,钻孔的定位要用到几何、三角知识,等等。这种理论知识的运用,不象习题、实验一样,问题很明确,解答的要求很具体,而是要求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进行思考,自己作出解答。也不象习题、实验一样,问题比较单纯,所运用的理论也比较专一,而是比较综合,比较复杂,要求自己善于抓住重点,抓住关键,全面考虑问题。越到高年级,这种要求的程度也越高。
在高年级的实习中,特别是毕业实习中,碰到什么问题研究什么问题就不够了,按照实习大纲去钻研问题也不够了,而是要求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确定实习的内容、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去收集所需要的实际资料。你的毕业设计题目是设计内燃机的一个部件,你就要到工厂去把这个部件的设计、工艺资料,生产中的情况、问题、关键,当前的技术革新动向等等实际知识有目的地进行系统了解。有些重要问题,在实习过程中就要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透彻,研究清楚,以形成设计思想,定出设计中要进行革新的课题,才能为毕业设计打下一个坚实的实践基础。毕业实习进行得好不好,常常是毕业设计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关键。
三、用心学习操作技能。一个人的知识和技能,是有差距的。“知”并不等于“会”,由“知”到“会”,要有一个反复练习的过程。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习生产实际的操作技能呢?首先,这是实际工作的需要。在工程科技人员的工作中,并不总是在纸上写、嘴上讲,许多情况下,必须亲自去干。进行一项科研实验,许多实验设备的加工、安装、调试都要亲自动手,进行一项新工艺的实验、新设备的试用,也常常要亲自动手操作。不会动手操作,实验就很难成功。其次,是理论和技术工作的需要。一项新产品的设计,能否方便地加工制造出来,没有亲自参加制造过程的体验,就不会有深刻的体会。一辆汽车设计出来,是否驾驶方便,没有开汽车的体会也很难做到设计的合理。科技人员好比生产的指挥员,什么乐器演奏也不会的人当不了乐队指挥,什么操作技术也没有的人也一定指挥不了生产。第三,某些专业操作技能,是从事这些行业科技人员的基本功,更需要达到娴熟的程度。一个矿产普查勘探工作者,如果不会使用地质锤和放大镜,一个金相专业人才,如果不会做金相磨片,他们的专业工作是无法进行的。学习操作技能,由于实习时间有限,不可能要求达到熟练工人的水平,重点应当放在理解操作方法的原理上,所以在学习中应当充分开动脑筋,而不单纯依靠重复操作达到熟练的目的。实践说明,具有一定理论知识的大学生,比缺乏理论知识的学徒工,学习操作技能要快一些。只要用心学习,在较短的实习时间内,是可以学会一些最基本的操作技能的。
四、努力学习生产管理知识。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科学研究和企业生产,各种专业的分工更细而要求相互之间的配合更紧密。如何最充分地发挥人力、物力和财力,使局部和整体关系协调配合,以便从整体上达到最优设计、最优控制、最优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是现代管理工程的主要任务。现代的管理知识,不仅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而且每一一个科技人员和工人都要有充分了解,否则就无法做好本职工作。
在高等工科院校,有管理工程专业,其他某些专业也设有管理工程方面的课程或是在工艺课等课程中介绍管理方面的知识。通过生产实习来学习生产管理知识,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在实习中,要请工厂企业的管理人员讲解管理知识,也要求学生主动地通过观察和请教工人、技术人员,了解生产的组织和管理等情况,增进管理知识。实习是一种特殊的学习环节,学习的对象是工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学习的内容是生动丰富的实际知识和操作技能,学习方法的特点是多看、多听、多想、多请教,要有更强的求知欲,有更大的学习灵活性和更强的获取知识的能力。一个人一生都需要不断地学习,学习方式有向书本理论学习和向实际学习两大类,习惯在学校学习书本理论的人,应当着重提高向实际学习的本领,而生产实习正是锻炼这种本领的最好机会。通过实习学会如何在实践中学习,将对终生的工作都有很大的益处。
「 支持乌有之乡!」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本网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侵删
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