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关于杨振宁在纽约毛主席追悼会上演讲原文考证

Old Major 2025-11-02 来源:泽兰台公众号

网传“杨振宁在纽约毛主席追悼会上的演讲”(或称“杨振宁在纽约华埠毛主席追悼会上的演讲”、“杨振宁在纽约华人追悼毛主席大会上的演讲”),经堡友指点线索和堡主个人查证,现已明确其最早的纸质版文献源头为香港本土期刊《七十年代》1976年第82期28-29页,原标题为《人类历史上的一位巨人——1976年9月19日在纽约市亨特学院举行的毛主席追悼会上的讲辞》。美国《纽约时报》1976年9月20日第14版刊登了理查德·J·梅斯林(Richard J.Meislin)的署名文章《美籍华人追悼毛泽东》(Chinese-Americans Tribute to Mao),也提到约有2500人于9月19日下午来到曼哈顿亨特学院礼堂,参加由美中人民友好协会和旅美华人临时委员会联合举办的“毛泽东主席追思大会”,包括杨振宁在内的6人现场致辞,其中杨的致辞为中文。

但这篇悼词在内地流传却并非基于该杂志,而是另见于内地官方内部发行出版的图书《举世悼念毛泽东主席》172-175页(新华通讯社编译,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该书中这篇悼词的标题为《人类历史上的一位巨人——在纽约追悼大会上的讲话》,内容乍看大致相同,但仔细对比后会发现诸多删改痕迹。详情如下(划去部分为内地图书版,括号内为香港杂志版):

二十世纪初(年)的中国社会是一个在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层层压榨之下(的)暗无天日的社会,是一个农村整个(体)破产,工业被帝国主义全盘控制的社会。用鲁迅的话,是一个吃人的社会。面对着这些压榨,中国人民作了数不尽的英勇反抗。要了解那时候的历史,让我们来读《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的敏锐的预言,那是毛主席于一九二七年初写的:“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他们将冲决一切束缚他们的罗网,朝着解放的路上迅跑。一切帝国主义、军阀、贪官污吏.土豪劣绅,都将被他们葬入坟墓。一切革命的党派、革命的同志,都将在他们面前受他们的检验而决定弃取。站在他们的前头领导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的后头指手画脚地批评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的对面反对他们呢?(每个中国人对于这三项都有选择的自由……。)”年轻的毛泽东选择了第一条道路。他挺身站在中国农民的前头做革命的带路人。

革命的道路是艰难的。一九三五年毛主席的诗这样地描述了二万五千里(的)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革命的牺牲是巨大的。毛主席自己的一家就为了中国的革命事业牺牲了六个亲人:他的爱人杨开慧,弟弟毛泽民和毛泽覃,堂妹毛泽建,儿子毛岸英和侄子毛楚雄,都为革命牺牲了性(生)命。杨开慧是一九三零年被蒋介石的爪牙在长沙识字岭处刑而死的,死的时候才二十九岁。二十七年以后毛主席写了一首词(来)纪念她(,题目是《答李淑一》。李淑一是杨开慧的同学。她自己的爱人柳直荀于一九二三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一九三二年在湖北洪湖战役中牺牲。)毛主席的词是这样的:“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词的第一句用“骄杨”而不用“娇杨”,这是何等的气概(,何等感情)!“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这又是何等的幻想!这首《蝶恋花》没有问题(我想)是世界文学史上(里面爱情诗篇中)感情最丰富的爱情诗篇。(文章!)

革命的成果是辉煌的,把一个山穷水尽、丧失了自尊(信)心的国家变成今日的(一个)自足自信、有理想的、前途光明的新中国(国家),这是怎样(的)一个天翻地覆的变化。要描述这个变化,我们可以列举今天中国年产三千万吨钢、八千万吨石油的数据,可以列举卫星上天、断肢再植的科技发展,可以列举中国人民的新(的)精神面貌,或者中国社会的种种有远见的制度,可是我想最能道出中国的巨大变化的还是诗人的描述:“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这是毛主席一九五八年(所)写的两首《送瘟神》,他在这两首诗的前面写了一个短序,说一九五八年六月三十日《人民日报》报道江西余江县消灭了历来危害农民的血吸虫病,“浮想联翩,夜不能寐”。浮想联翩,所以有这样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所以有这样的描述“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这是何等力量,何等胸怀!

在艰难的道路上,带路的是毛主席,在巨大的牺牲中,带路的是毛主席,在取得辉煌的成果的每一个过程中(里面),带路的是毛主席。在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他是中国的明灯,是中国的舵手。

什么是毛主席的领导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毛主席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之一,他于一九二一年在上海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以后(的)五十多年的时间中(里面),通过他的著作、他的演讲,通过他所领导的中国共产党的(行动与)文件,毛主席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发展有了决定性的影响。他总结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革命实践。他提出了在生产资料基本上公有(的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阶级仍然存在的论断。他创建了继续革命的理论,他分析(与暴露)了现代修正主义的本质(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上(最近的公报)说“毛泽东主席是当代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我想这是(世界)绝大多数的世界人民都会同意的评价。这是历史的事实。

毛泽东思想里面的一个基本观念是群众路线。什么是(叫做)群众路线呢?据我的了解,简单的说就是要站在被压迫的群众一边,就是要坚信群众的无比的庞大的力量,就是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我们看毛主席自己怎样讲(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我们应该走到群众中间去,向群众学习,把他们的经验综合起来,成为更好的有条理的道理和办法,然后再告诉群众(宣传),并号召群众实行起来,解决群众的问题,使群众得到解放和幸福。”

(毛泽东思想在中国的成就给了已工业化的国家的人民重要的启示。它引起了对于传统的价值观念和对于人的意志的力量的重新评估。它产生了新的社会观和人生观。毛泽东思想对于第三世界的人民的意识有尤其重大的影响;“小国可以战胜大国,弱国可以战胜强国。”“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它产生了新的世界观。)受了毛泽东思想的影响,在中国产生了新的精神面貌,在第三世界产生了新的世界观,在发达国家里产生了对人的价值观念的重新估定。

毛泽东主席(出生于一八九三年,逝世于一九七六年。他)对中国人民的革命建设的领导,他对世界人民的思想意识的启示,是史无前例(不朽)的伟大的贡献!他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位巨人!

对于上述删改出现的原因,堡主提出几种可能。一是翻译出入。虽然杨振宁在现场致辞使用的是中文,但图书编辑者拿到的或为当地报纸上刊登的英文版本,而后又转译回中文,所以产生了不尽相同的情况。但这貌似又不能解释两篇悼词大部分完全一致的情况,毕竟外语翻译很难做到如此雷同。二是有意加工。新华通讯社在编辑这篇悼词时,结合内地语境对进行了二次加工,譬如删去了《蝶恋花》的创作背景,补充了《送瘟神》的创作背景,将中国人的“选择自由”表述隐去,将“公报”调整为全称,将部分句式调整为排比句,等等。三是时政影响。两篇悼词差异最大处,莫过于港版中引用的“小国可以战胜大国,弱国可以战胜强国”及“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在内地版中完全消失,相关段落也进行了大幅度的缩减。个人大胆推测这或许与图书发行时正发生的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有关,“小国可以战胜大国”的说法容易引发理解歧义。

1998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公开发行了由张奠宙编辑出版的《杨振宁文集:传记、演讲、随笔》,其中收录有杨振宁在1976年1月18日美国东岸各界追悼周恩来总理大会上所致悼词《哀悼周恩来总理》,并附有原载刊物《七十年代》(1976年第74期)中的编者按,其中提到该悼词“已经杨教授亲自审订”。奇怪的是,作为同一本杂志在同一年内刊出的同类型文章,杨振宁在毛主席追悼会上的悼词却未被收入文集之中,这使得我们很难在内地公开发行的纸质出版物中检索到这篇悼词;目前流传于网络上的电子版悼词内容,也是从1979年的删改版而来,不借助境外数据库我们也很难看到1976年的原文。【本站注:所以,还有多少真实的历史记录,被什么人在虚无?历史虚无主义的根源在哪里?】鉴于编者和作者皆已离开人世,这篇悼词没能收入文集的原因只怕永远成谜了。

查看全部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本网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侵删

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

官方微信订阅号

相关文章

习近平会见汤加国王图普六世

中华民族之殇——纪念毛岸英逝世75周年

郝贵生 | 恩格斯是与工农相结合的典范和楷模 ——纪念恩格斯诞辰205周年

好物推荐

最新推荐

习近平会见汤加国王图普六世

现在所有人都在等一个英雄

中华民族之殇——纪念毛岸英逝世75周年

两日热点

现在所有人都在等一个英雄

B站章北海被“红三代”威胁整死,何意味?

陈曾明:今天我再次郑重地提醒大家, 战争的阴云已经降临中国头上